蔣小龍
摘 要:本次對營林綠化苗木培育的關鍵技術進行分析,從土壤、水肥管理、撫育管理、苗木收獲和運輸等方面,探究有效的培育技術。
關鍵詞:營林綠化苗木;培育關鍵技術
近年來,我國一直重視開展營林綠化工作,一方面推動林業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現狀。在營林綠化工作過程中,苗木培育是開展工作的關鍵,而選擇的培育技術的科學性和針對性,關系到苗木培育的質量和效率。
一、營林綠化苗木培育關鍵技術
營林綠化苗木的生長階段,基本可以劃分為:繁殖盆-移植盆-栽植袋入田三個階段,比如說一些兩段生長的苗木,就是在田間生長-闊葉樹或者田間中型苗木-針葉樹等的形式。對于育苗關鍵技術的把握,對于育苗成果有直接的關系。種植人員需要在關鍵技術方面做好準備和技術支持工作,才能保證育苗質量和效率。經過多年苗木培育工作,認為進行苗木培育的關鍵技術在于以下四點。
1.土地選擇
不同綠化苗木的生長對于土壤、光照、水分的要求不同,有的苗木的生長特性決定它們對于生長環境的要求較高。特別是對幼苗來說,本身存在對強光、高濕、高溫等的抵抗性不足等情況,會因此而出現損害,因此在選擇苗圃地時,要做好土壤條件和環境條件的控制。一般來說,都是選擇灌溉條件良好、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平整的土地,這樣才能保證苗木培育的效率和質量。而且在選擇好苗圃地之后,要進行仔細的整地,通過深翻,將土壤中的雜物,草根、石塊、土塊等清除出去,保證土壤平整,以利于幼苗移栽。在整地的同時施加基肥,如果土壤比較干旱,要及時澆水,保證水分充足。考慮到土壤中可能有殘留的病原微生物、蟲卵等,要進行徹底消毒,消除病原菌和害蟲。一般可以選擇高溫消毒或使用消毒藥物,選擇高效低毒的藥物,避免殘留。
2.采條與插穗
很多苗木的培育都是選擇扦插操作,因此需要準備插條。在對苗木進行采條和插穗時,要注意選擇平茬、一年生、健壯、無病蟲害、適應性強、冬芽飽滿的枝條進行插穗。這樣可以從基礎上保證苗木健康生長,防止病蟲害的入侵。插條的長度在25cm左右,一般有2-3個節,在下部進行斜切,上部剪平,并用凡士林涂抹,減少水分的流失。準備好之后,使用ABT生根粉1號進行浸泡,時間持續2小時左右,之后直接進行扦插,這樣可以促進生根,提高成活率。
3.扦插操作
在對苗木進行扦插時,一般是將選擇好的插條以垂直的方式直接插入土壤中,保證第一個芽基部位與土壤的表面一致。為了保證扦插的成活率,一般選擇每年的秋冬季節進行扦插,但也需要考慮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插好后澆灌定根水,保持水量充足,促進插條定根;之后要定期觀察壟面的濕潤情況,如果較干時要及時澆水,保持濕潤。在扦插一個月之后進行成活率的檢查,及時進行補苗。
4.摘芽
在完成苗木的栽培工作之后,苗木在養分和管理的作用下得到快速生長,但為了保證養分的集中供給,提高苗木的發芽率,要注意對苗木進行摘芽,一般采取“去弱留強”的原則,留下最健壯的芽,以減少營養成份的競爭,保證苗木的生長。
二、實施營林綠化苗木培育技術分析的必要性
近年來,營林綠化工作是我國重點開展的工作,這一方面可以推動林業領域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為生態系統建設提供幫助。在營林綠化工作過程中,苗木培育是開展工作的關鍵,為了保證造林綠化的效果,需要保證苗木培育的質量和數量,而這就需要對苗木培育技術進行分析,保證苗木培育技術的科學性和適用性,適合用于本地區。因此,對營林綠化苗木培育的關鍵技術進行分析,對于營林綠化工作開展有積極意義。
三、營林綠化的苗木培育技術分析
1.育苗階段護養技術
苗木培育技術是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手段之一。根據當前苗木培育的情況,主要將其分為三個時期,初期、中期和后期,對每個時期進行科學護養。
在初期,幼苗的生命力比較脆弱,無法抵抗惡劣的自然環境,對于很多生長因素比較敏感,因此技術人員要注意水分和溫度的控制,為種子提供大量的水分,將苗床濕度保持在適宜于種子發芽的最佳濕度,勤澆水,每次少澆水;幼苗生長的適宜溫度在13-15℃,要對溫度進行科學控制,比如可以覆蓋一層地摸等。進行越冬和防凍的方法主要有土埋、覆草、設風沙障等。
在中期,幼苗比較穩定,這個階段進行養護主要是保證營養的科學配備。在施加肥料時,要注意增加氮肥的含量,一般施加量在50-100g。
在后期,幼苗的生長力較強,主要是以枝條的修剪為主,保證幼苗主干的營養需求。修剪時要去掉過于密集的枝條,留下嫩和健壯的枝條,去掉老的和病弱的枝條。
2.育苗土壤培育
因為苗木生長對于土壤的要求較高,所以科學的培土技術對于苗木的培育來說十分關鍵。通過培土技術,人工打造適宜苗木生長的土壤條件,將土壤變得疏松深厚,肥沃,這樣可以保持促進苗木的發芽、出芽和生長,延長苗木在地上的生長時間,提高苗木的粗生長和高生長,最終提高產量。一般來說,進行培土與施肥結合進行,尤其是在施加有機肥之后,需要覆蓋一層細土,這樣可以促進肥料分解以及防止肥料流失。通過培土可以創造適合苗木成活和成長的環境條件。培土工作應在造林前進行,選擇造林前的秋、冬季節,先是進行林地清理、開墾,然后施肥和挖掘栽植穴等。
林地清理:進行清理的目的是清除土壤中的雜草、石塊等不利于苗木生長的物質,同時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物理性狀,促進土壤有機質和礦物質的分解,改善土壤肥力條件。首先,挖除土地上的石頭、雜草、樹樁,創造有利于苗木根系生長發育的良好環境。這一點主要依靠深翻進行,深度保持在30-40cm,操作時避免損傷苗木的根系;時間選擇在冬季12月-來年1月。其次是除草,苗木培育的養分比較充足,容易滋生雜草,需要盡快除草,避免與苗木爭奪養分。除草可以結合松土進行,使土壤疏松透氣,增加通透性,有利于苗木生長和發芽。每年夏秋季節的6-9月份進行,1-2次,深度保持在10-15cm,盡量除盡草根,同時將雜草翻埋到土壤中,腐爛當肥料。最后是挖穴,在清理好的土地上,按照造林密度和株行距挖穴,在坡度25度以上陡坡的造林地則采用塊狀整地,即根據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確定栽植點,清除各栽植點周圍2米左右的雜草灌木,按栽植點挖穴。整地需要在挖栽植穴前確定好造林密度和株行距離。在坡地上挖穴時,應注意穴的長邊與等高線平行。
3.育苗的嫁接技術
嫁接技術是營林綠化常用的技術之一。技術應用時間選擇在秋季,具體的嫁接方法有切接法和插皮接法。前者是對嫁接苗的主干20cm的位置進行削平,然后在嫁接枝干不到2cm的地方進行嫁接,嫁接完成后要用嫁接膜密封,以對嫁接苗木進行保護。后者比較常用,是從育苗苗木的樹皮內層進行嫁接,將嫁接育苗枝條的20-40cm直接嫁接到比較粗壯的枝干位置,留出一定的嫁接芽白,然后用嫁接膜密封,以對嫁接苗木進行保護。
4.育苗的病蟲害防治
苗木在種植期間還需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一般來說是使用化學藥物或物理化學方法進行病蟲害的防治,比如直接噴灑敵百蟲等藥物,引進病蟲害的天敵等。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堅持科學合理生態化原則,主要體現為“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在具體的防治工作中,在預防階段,進行物理誘捕及人工捕殺結合,在選擇藥劑的過程中,注重使用對病蟲害有效的劑量和用量,還要結合藥劑使用的安全性,要選擇殘留小和毒害小的農藥;在施加農藥時要按照規定進行,針對某類病蟲害選擇高效的農藥,保證對癥下藥。這樣的目的在于盡可能減小對天敵的殺傷,從而較好的保護生物資源。在施加農藥之前要科學確定用藥量和方式、用藥時間和次數,這樣來合理控制農藥的濃度。因為病蟲害的耐藥性,要盡量頻繁更換農藥種類,同一類農藥最好就使用一次。
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更應該倡導生態化、無公害的防治方式,簡單的比如選擇性在種植區域種植其它植物,目的在于保護和增加害蟲的天敵資源。大力推廣生物農藥,比如苦參堿、礦物油等,減少藥物殘留,也減少對苗木的損害。但要注意的是,多數生物農藥價格較貴,作用發揮較慢,因此一般在病蟲害發生初期使用。另外,還要注意研發針對性的抗病蟲害藥物,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防治效果、毒性、耐藥性、靶向性等,還應注重發展植物性和昆蟲信息素等方面的藥物。
5.做好綠化苗木的運輸管理
在苗木培育過程中,可能需要更換培育地,此時就需要對苗木進行運輸,而為了保證苗木的生長能力以及成活率,要做好苗木的運輸管理工作。在運輸過程中,要盡量縮短運輸時間,減少晃動,避免對苗木造成損傷;做好根系的防護工作,而且為了保證根系的活力,最好攜帶一部分土壤,使用比較潮濕的麻袋包裹,以盡可能保證苗木的活性;在運輸期間,要注意保持根系的潮濕性,必要的話可以定期噴灑水分,而且要避免長時間被陽光照射,盡量減少水分蒸發。
6.育苗的后期保存技術
在苗木培育后期,保存技術和運輸保障技術是保障苗木成活率的關鍵。苗木在后期進行保存時,主要是注意對根部的保存,保證根系的生長活力,避免因為水分流失等出現根系衰弱或死亡的問題。在進行苗木挖掘時,一般是以苗木的根系為中心,挖掘半徑30cm以內的土壤和根系,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保持根系與土壤的鏈接,避免根系因為土壤環境的突然變化而不適應,出現死亡問題。
7.做好培育階段的養分管理
在苗木培育期間,要注意及時施肥,要增加復合肥或者氮肥,施肥量為每畝地5kg,可以直接撒到土地上,也可以與灌水相結合,在水中添加肥料進行澆水,順便施肥。施肥的目的是為苗木提供足夠的營養,應對冬季的低溫環境。具體管理時需要結合土壤的實際肥力進行肥料的確定;整個育苗期間一般需要施肥三次,出苗一個月后施加第一次肥,以氮肥和磷肥為主,起到壯苗的效果;苗木生長期間進行1-2次追肥,為苗木生長提供足夠的肥力,以盡量保證成活率和留苗量。
四、結語
營林綠化工作的基礎就是苗木培育工作,而這需要做好對苗木培育技術的分析,從土壤選擇開始,做好對土壤、水肥、病蟲害、運輸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保證苗木培育的質量,進而保證成長能力,保證造林綠化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茂森,常福.營林綠化苗木培育技術問題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9(18):90-91.
[2]胡迪.營林綠化中對苗木培育的關鍵技術[J].黑龍江科學,2016,7(10):88-89.
[3]王軍.探析營林綠化苗木培育技術的相關問題[J].科學技術創新,2016,(28):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