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一
摘 要: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本文對制約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創新的關鍵要素進行分析,提出在新經濟形勢下應該如何發展經濟、走什么樣的發展道路。
關鍵詞:新經濟形勢 轉型發展
在新時代,三門峽市經濟轉型發展的道路應該是什么?深入分析我市經濟發展現狀,分析存在問題,找準原因,對癥下藥,對我市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
一、我市經濟發展面臨的困境
1、資金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尚未補齊民生短板就面臨與先進城市的“斷崖式差距”。我市資源初加工占主導的產業結構導致產品附加值低、企業利潤不高、稅收體量較小、財政保障能力弱,同時,金融和資本市場發育不足,對項目和企業的發展支撐不足,資金的不足致使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保障建設滯后,且欠賬較多。在我市仍在補基礎設施欠賬時,大城市就已經開始追求公共服務的人性化、智慧化、定制化,快速拉開與我市的差距。
2、結構不優,非公經濟不活躍,尚未形成新動能就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作為傳統資源型城市,二產獨大,三產不優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轉變。目前我市三次產業結構比重已由2013年的8.3:66.4:25.3優化至2017年的8.5:56.4:35.1,三產占比提升了10個百分點。但距離全省(9.6: 47.7: 42.7)以及全國(7.9:40.5:51.6)的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同時,服務業發展層級偏低,對經濟貢獻率較低,是我市服務業發展的明顯短板。
3、思維僵化,人才“荒漠化”,地方對城市的未來期待感尚且不足何談招商引資。厚重的歷史文化致使我市各領域普遍存在守舊思維,開拓創新精神不足,求新求變的思想不夠多、行動不夠快,不敢邁大步、不敢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加之全市高等教育在校大學生數量少,本地戶籍大學生回鄉少,創新平臺不足,使得全市創新創業領域死氣沉沉,這一狀況又反過來致使更多的大學畢業生到外地尋求發展機會,本地企業人才戰略、創新戰略“有價無市”,產業轉型創新發展主體不足。
二、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一)優化傳統產業
1、優化發展“黃金”產業。我市是河南省乃至我國重要黃金礦資源基地,應在現行著力發展精加工與產業鏈延伸發展的基礎上,注重黃金開發的跨界融合,盡快向黃金衍生領域和衍生產品開發與拓展,同時,目前不少大型黃金集團企業積極“走出去”,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黃金資源開發合作;黃金是限制性開采行業,所以我市要積極探索與“一帶一路”結合新模式.
2、優化發展“鋁業”產業。由豐沛的鋁礦資源為依托的“鋁業”產業,是三門峽市傳統優勢產業與支柱產業,以后的發展方向應為:其一,發展高強高韌高性能鋁合金的新材料,特別是復合化合金化,開發出各種滿足不同需要的新型鋁合金高強度材料; 其二,聚焦“全交通裝備”開發, 以及滿足“現代生活裝備”急需的高強度鋁合金,重點是汽車輕量化材料;其三,積極開發鋁新型的新用途。例如:近年德國用鋁合金型材, 開發的配裝式“抗洪水神器”-抗洪水擋板,我國是洪水災害頻發的國家,抗洪水擋板在各地的抗洪救災中,一定能大顯身手。此外還有弱電的電子電容產品、精密機械制造,以及滿足不同用途的功能膜材料,薄化及強化的包裝材料等。
3、優化發展“農特產品深加工”產業。一是要充分發揮與利用本市, 以及周邊地區農特優產品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開發與研制區域性特色食品,比如區域特色生態食品功能保健食品、旅游休閑食品等;二是率先創建“三門峽·特色生態農產品品牌拓展中心”, 將三門峽市的“靈寶大棗、仰韶大杏、牛心柿、黑花生、仰韶貢米、核桃、獼猴桃、花椒與朝天椒,以及優質礦泉水”等生態綠色農特產品, 以“三門峽”品牌專營店、專賣屋的形式,打入“長三角”的中心城市市場;三是面對“十三五”期間, 河南省乃至中西部地區,皆將全面進入了“航空時代”與“高鐵時代”的趨勢, 我市要積極作為率先開發“航空食品”與“高鐵食品”,且爭取成為河南省,乃至中西部地區,具有指標與示范意義的“航空食品”與“高鐵食品”的基地。
(二)創新發展“新興產業”
(1)創新發展行業“數據”產業 。旨在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行業數據中心”,其一,三門峽市發展的行業數據中心,擬以本市擁有話語權的行業為主(例如:黃金行業)真正做到“擁有自主話語權、獨到解讀力、具有指標意義”;其二,注重行業數據的“分析、評估、處理,以及開發應用”人才的培養;其三,充分利用行業數據資源,積極研發衍生產品,真正為行業所共享。
(2)創新發展“新材料”產業。新材料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且是區域經濟的“命脈產業”,我市應在現行發展“新能源材料、新型金屬材料、鋁合金”等新材料產業同時,優先與創新發展新型材料,例如:汽車輕量化材料、紙質建筑材料、納米生物儲能材料,特別是與3D智能打印相匹配的新型耗材。
(三)大力發展服務業
1、爭取率建三門峽市(非銀行)特色金融服務業。邀盟與引進境內外直接投融資金融機構,定向定標地為三門峽市,以及周邊區域,乃至三門峽市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創業企業,小巨人企業“門對門”與“項對項”地, 提供各種“私募基金、風投創投、信托信貸、融資性租賃,以及理財保險”等方面的“非銀行”類特色金融業服務。
2、率建“豫晉陜黃河金三角(三門峽市)物流資源交易示范區”。三門峽市地處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地區,是承接東部、連接中原、進軍西部的橋梁與紐帶,更是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地區重要的區域物流中心,我市應主動作為,搶占先機,充分發揮區位比較優勢,率先創建“豫晉陜黃河金三角(三門峽)物流資源交易示范區”,其中的交易內容,包括:物流資源、物流載體、物流平臺、物流裝備,以及物流通路交易等。同時, 要著力打造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地區物流企業的“結算中心”、“分撥中心”、“第四方物流支持中心”等總部集聚區。
3、爭取創建“河南省健康服務業(三門峽市)示范區”。我市康養資源豐沛且富集,完全有優勢、有條件,創建省級的河南省健康服務業(三門峽市)示范區(或綜合體);我市應以“培育大健康服務業中高級人才”為突破口,結合建設“高等職業教育中心”,率先打造河南省具有指標與示范意義的健康服務業中高級人才基地。加快大健康產業規劃編制和實施,堅持發展以“藥”為支撐的醫療產業,重點發展杜仲、連翹、丹參、山茱萸等特色中藥材品種,做強中醫藥、生物醫藥等醫藥品牌和具有獨特風光的田園綜合體。加快發展以“養”為支撐的保健康養產業,重點依托白天鵝、地熱溫泉、自然山水資源和早期中國文化,推動大健康與文化旅游、生態旅游深度融合。加快發展以“健”為支撐的運動康體產業,重點發展徒步、自行車、馬拉松等山地戶外運動和水上漂流運動,努力建設全國知名的戶外運動中心。加快發展以“服”為支撐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充分發揮大數據作用,重點發展遠程醫療、3D體檢、健康咨詢等新興業態,讓大數據擁抱大健康。
4、率先創建“河南省旅游經濟供給側改革(三門峽)綜合試驗區”。傳唱“黃河三門峽、魅力天鵝城”的城市品牌,繼續擴大知名度、美譽度,并在該城市品牌的影響下,建立起城市文化、旅游、康養、休閑品牌網。以陜州地坑院為抓手提升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豐富體驗內容,增加游樂項目。以函谷關為依托樹立道家老子文化品牌,提煉精神內核,做好概念營銷。以高陽山大健康產業園為抓手努力打造溫泉康養品牌,整合康養資源,理順全生命周期消費鏈條。
總之,我市一定要抓住新經濟形勢下國家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戰略機遇,推動我市傳統經濟轉型,解決主導產業不鮮明不突出、產業鏈斷裂等我市產業發展中的短板問題,為我市經濟發展闖出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