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占一
摘 要:我國是一個缺水十分嚴重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則更少,并且分布極不均衡,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黨的十八大召開,提出了新的思路,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建設內容,提出了一系列長遠性、開創性的工作思路,制定出一套可行性的思想新戰略。同時,治水總綱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最初的改變自然、征服自然,到如今的調整人的行為和糾正人的錯誤行為。
關鍵詞:治水方針 節水優先 空間均衡 系統治理 兩手發力
一.新時代水利精神產生的背景
歷朝歷代,無論朝代的大小,都會面臨興水利、除水害這一難題。在我國治水史上,核心是如何以能更好的興水之利、除水之害,在本質上就是如何更好地改變自然和征服自然,以及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水利的生產力問題。
但是,在水利生產力得到極大提高的同時,現在面臨的水問題卻更加嚴重,尤其是在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等方面,十分嚴重。對水資源的過度開發、對江河湖泊的過度圍墾、水污染物的肆意排放,從本質上看,這些都是人類錯誤行為所導致的惡果,同時也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系已經嚴重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這就決定了我國的治水必然要從著重提高生產力的階段進入到調整和改變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階段。從以往經驗來說,舊時代的治水方針已經不適合我國發展,這也要求我們做出改變,從本質上去改變這些,把從改變自然、征服自然的方向,進一步轉向調整人的行為和糾正人的錯誤行為。
二.新時代治水方針的內容
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
節水優先,是針對我國國情水情,總結世界各國發展教訓,著眼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作出的關鍵選擇,是新時期治水工作必須始終遵循的根本方針。
空間均衡,是從生態文明建設高度,審視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關系,在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的科學路徑,是新時期治水工作必須始終堅守的重大原則。
系統治理,是立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統籌自然生態各要素,解決我國復雜水問題的根本出路,是新時期治水工作必須始終堅持的思想方法。
兩手發力,是從水的公共產品屬性出發,充分發揮政府作用和市場機制,提高水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是新時期治水工作必須始終把握的基本要求。
三. 水工專業視野下對新時代治水方針的認識和體會
1.遵循節水優先的根本方針。節水就是節約用水,從水資源的利用角度來說,節約用水是一種成本低,潛力大,見效快的方法,無論是短期內還是長久來說,都是一件意義深遠的事。國家提出節水這一方針,是經過深入的探索得到的經驗,這些都是根據中國自身的國情決定的。放眼整個世界,水的發展直接決定這個國家的成敗,對于世界各國來說,水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水可以直接決定一個國家的興亡。從世界各國來看,水的發展狀況可以直接性決定一個國家的發展現狀,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努力尋找一套能夠行之有效的治水思路,因為他們都深知水對于一個國家意味著什么。古埃及,文明古國之一,人類文明的發源地,曾經的燦爛輝煌最終因為水的原因隕落,不得不令人嘆息。節水,節約用水,是中華民族以自身國情為基礎,吸收世界各國的治水方針的教訓而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對于節約用水,包括生活、農業、工業上面的用水,尤其是針對農業和工業,對水的消耗特別大。所以節約用水也要從這些方面發力,加快步伐推進節水新格局。對于那些水耗較大、污水排放比較嚴重的企業,通過相關部門的調控和管理,建立健全相應的體制,實現真正的全民節水。
2.堅守空間均衡的重大原則。所謂的空間平衡,就是空間布局的均衡。鑒于我國水資源自然分布不均衡,國家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中應堅持空間平衡原則。水資源控制需要在空間上進行均衡控制,必須加強水資源環境的嚴格約束。對于一個地區來說,這個地區的人口、經濟的發展都要根據這個地區水的資源、分布、生態、環境,更要充分的考慮到當地的的承載能力,不能盲目制定方案,要是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實地調研和考察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還要確保建立健全水資源的供給、管理制度,落到實處,從根本上解決水的資源、分布、生態、環境等問題,從而更好地促進社會全面發展。
3.堅持系統治理的思想方法。系統治理,要求我們更加全面、深入的去考慮事情。我們要從一個事物的整體、局部、層次等多方面去考慮。系統治理要以山地,河流,森林,田野和湖泊的生命社區為基礎,針對生態環境中的各種存在元素,從根本上去徹底解決我國的水問題。要解決我國水資源嚴重短缺,污染嚴重的問題,必須依靠系統治理的方法。山脈,河流,森林,農田和湖泊都是生命的共同體。要把水的治理與山的治理,森林深林治理和田地治理密切結合起來,從節約用水和生態恢復入手,加大治理力度。新時代的發展,必須要承前啟后,著眼當下,更要回顧歷史,因為歷史的經驗是寶貴的。因此,系統治理的完全落實,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和水生態破壞等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4.把握兩手發力的基本要求。兩手發力,指的是要求市場和政府同時出力,發揮其自身的作用。政府,作為主導作用,應當充分發揮政府思想主導作用,在市場主導帶頭作用上也要起到帶頭作用,在市場的決策上起到決策作用和先鋒作用。針對兩手發力,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根本關系,加大政府的管理范圍和管理力度,還能更大程度上擴大對水利工程的建設和對水利工程的監管力度,即使預防和發現出現的問題,防微杜漸,及時調整人的行為和糾正人的錯誤行為。特別是在我國水利生產力已經得到極大提高、水旱災害防御水平已經達到較安全水平的情況下,水利改革發展的重點應當落在調整人的行為和糾正人的錯誤行為上。經常不斷的去調整,去改變與生產力不相匹配的生產關系,保障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同時,發揮其機制作用。因此,政府和市場要齊心協力,各司其職,共同管理好水。同時,政府方面要深入研究,更好更快的制定出有效的方案,盡快積極落實,推進制度建設。
5.扭轉錯誤觀念,升級治水理念。新時代治水相對于以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因此,新時代治水的主要矛盾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舊時代的治水方針已經不適合我國發展,這也要求我們做出改變,從本質上去改變,把從改變自然、征服自然的方向,進一步轉向調整人的行為和糾正人的錯誤行為。以往的主要矛盾是:改變自然、征服自然;過渡到現在的主要矛盾是:到調整和糾正人的錯誤行為。同時,我們也必須對此有更新的認識和理解,更新自己的觀念,不能再單純的把治水局限于"興水利,除水害"的問題,而是要從更深的程度上認識到治水的重要性。所以,我們要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記在心里,落到實處。總書記的治水方針,為我國的治水工作指明一個鮮明的方向,治水理念不改變,前期再多的工作也是徒勞。因此,扭轉錯誤理念,這一工作迫在眉睫。堅持節約用水,從源頭處保證水源的充分利用;堅持空間均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社會經濟發展結構,保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大自然這個大系統下,把山脈,河流,森林,農田和湖泊當成一個有機生命共同體,在這個大前提下進行系統治理,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場的優勢。
四 .總結
水是文明之源、生態之要,治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將"從改變自然征服自然轉向調整人的行為和糾正人的錯誤行為"等生態文明思想貫穿到治水全過程,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應有之義。新時代的發展,必須要承前啟后著眼當下,更要回顧歷史。以史為鏡,擼起袖子,奮勇向前,打好這場關于水的沒有硝煙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