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化建設深入推進,在高效與節能環保等生產標準號召下,加氣混凝土砌塊、聚苯乙烯泡沫板等建筑節能材料的應用越發自如與成熟。但檢測標準內容更新較慢,無法為材料檢測提供價值依據。除此之外,檢測技術滯后與節能檢測管理不足等問題影響下,導致熱導率測試與保溫膠料檢測等環節問題頻繁出現,易在施工中留在質量與安全等隱患;對此,加強節能材料質量監管意義重大。
關鍵詞:節能材料 檢測問題 質量監管
面對資源緊缺與建材浪費等問題,對建筑行業提出了綠色環保要求。建筑材料占據工程建設重大開銷比例,采用建筑節能材料不僅能夠減少采購成本,攻克傳統建材使用問題,能夠減少能耗。建筑節能材料檢測是工程建設準備階段更要工作環節,由于建筑節能材料起步晚,檢測方法與過程實施并不標準,還需加強問題研究與原因總結,從而為質量監管措施落實提供價值參照。
一、建筑節能材料檢測常見問題
建筑節能材料檢測是指利用檢測儀器設備,對建材的性能展開技術操作,了解建材性能是否達標的手段,以確保工程建筑質量。但實際上,無論是節能建材生產或檢測,我國都處于摸索性前進階段,在檢測標準與管理等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導致在測試熱導率等環節時,會出現一些檢測問題,如下所示;
1.檢測抹面膠漿與膠粘劑。在測試抹面膠漿、膠粘劑的拉伸粘結強度時,主要參照JG149-2003與JC/T993-2006兩項檢測標準,其中測試養護條件應符合JG/T547-1994規定,試驗規程應符合JG/T3049-1998規定。測試方法主要參照JC/T993-2006提及的浸泡深度與時間等規定展開。當測試方法參照不同規定標準時,測試結果存在較大偏差。且機構并未統一參照標準,實驗結果真實度降低。
2.測試熱導率。熱導率直接反映了建材的保溫與隔熱性能,也是節能程度重要評價依據。在實際測試中,保溫材料材質結構等都會影響測試結果;對此,在測試時還需考慮其他影響因素。測試熱導率通常采用穩態法或非穩態法,后者還包括熱線法等,是生產質量常用控制方法。前者還包括熱流計法等,但測試結果偏差較大。參照相關規定標準,在利用平板式導熱儀時,應當借助其他設備施加壓緊力,易控制板面、試件的接觸。尤其是在測試絕熱材料時,壓緊力不能超過2.5MPa。但實際上,很多儀器設備并未配備施壓裝置,無法施加恒定的壓緊力,施加效果無法準確判斷,直接影響測試最終結果[1]。
3. 檢測保溫膠料。保溫膠料由聚苯顆粒與膠粉料組成,主要對膠粉聚苯顆粒展開檢測,即攪拌后在墻面涂抹。干密度是影響保溫膠料性能的關鍵要素,對此,在基體測試中,側重對保溫性能、膠料強度展開測試。無論是干密度測試,還是抗壓強度的測試,都應當嚴格按照標準規定制作試件。但實際上應當按照產品說明制作試件,并需對試件展開覆膜保養。
二、節能材料檢測問題原因
工程建筑節能檢測水平,直接影響工程整體質量,也是建材市場管理調控以及建設單位評判材料是否達標的重要依據;對此,提高建材檢測技術水平意義重大,從而帶動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針對于檢測問題,各部門應當加強原因分析與經驗總結,以摸索出符合建筑節能材料的檢測方法與標準。建材檢測問題原因如下;
1.檢測技術不到位。節能建材檢測過程復雜且繁瑣,涉及各種檢測儀器設備,同時對檢測人員的專業水平、職業操作、工作經驗要求較高,任何檢測技術條件不達標,都會影響最終檢測結果。尤其是專業知識理論欠缺與敬業程度低的檢測人員,會無形中增加檢測中的人為誤差。
2.檢測標準多樣。各個地區的建材檢測標準不一致,檢測方法與程度、檢測設備等方面也存在較大差別,導致檢測結果多有不同。我國檢測體制多樣化,缺失規范的節能建材檢測系統,檢測數據統計處理以半人工為主,檢測結果準確度隨之降低[2]。
3.檢測管理缺陷。我國對建筑節能材料檢測并不重視,規范標準有待進一步完善,參照標準規范制定的各種管理計劃問題重重,包括材料運輸與采購等方面,導致原材料腐蝕等破壞嚴重,材料性能隨之弱化。加之檢測工作不規范,將直接留下施工質量隱患。
4.標準更新滯后。在國內外科技帶動下,節能材料更新加速,新材料占據更多市場份額,但相關標準更新速度嚴重滯后,仍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導致檢測工作展開無有力參照依據。政府應當加強信息整合,提高信息管理時效性,動態跟蹤材料相關信息,加快技術標準文件更新速度。除此之外,加大新材料進入市場的限制,要求其具備明確的檢測與企業標準等資料依據。
三、建筑節能材料質量的監督管理
1.落實監管職責。為加大建材質量監管力度,應當明確落實各參與主體的監管職責。首先是監管單位:應當明確自身權利義務,認真履行職責,確保監管工作有序展開。做好建筑現場與驗收管理工作,切實保證建筑施工質量。尤其是建筑節能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節能建材的能效測試與監督認證。其次是質量監督機構:嚴格驗收分項工程,每到工序嚴格監督檢驗,嚴查質量缺陷,發現質量問題及時辦理備案手續,確保整體施工質量,以最大程度發揮節能材料效能。
2.約束市場檢測行為。為加大市場檢測行為約束力度,提高檢測水平,應當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加大檢測行業整頓力度,嚴厲打擊存在不良檢測行為的范圍,尤其是違規成立的檢測機構,以穩定檢測市場秩序,帶動檢測行業健康發展。其次嚴格審查單位檢測資質,要求其規范展開檢測工作,并出具科學完成的檢測報告。對無檢測資質的單位個人,嚴禁展開檢測業務,進一步規范無序競爭行為。檢測建筑節能材料時,尤其是材料實體檢驗,應當避免檢測形式化與無序化,檢測報告內容應當完整且真實準確。最后加大檢測人員的系統培訓教育力度,提高其專業知識節能水平,強化業務能力與素養,進一步完善檢測綜合服務體系,確保材料檢測與工程整體質量[3]。
3.約束主體質量行為。建筑節能材料質量監管是系統性工程,應當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控制節能建材來源,確保建材規范生產與銷售,確保監管無死角。二是提高節能建材市場準入門檻,對技術落后與質量不達標的產品、生產企業淘汰。帶動產業結構轉型,推動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夯實新材料研發基礎。三是營造良好節能市場環境,引入行業公平競爭機制。加大主體質量行為約束力度,核查施工企業資格,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如非法轉包等。尤其是監理單位,應當貫徹執行監管職責,明確相關人員的責任義務。
總 結
為貫徹可持續發展原則,建筑行業應當加大節能新材料的應用與推廣力度,提高工程質量的同時,本著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原則,處理節能建材檢測問題,以此營造良好的建筑市場環境。面對節能建材檢測現狀,應當從多角度入手分析原因,并采取綜合處理措施,積極落實監管責任制,確保檢測工作規范展開,提高建筑行業整體節能環保水平。
參考文獻:
[1] 鄔進榮. 探究建筑節能材料檢測常見問題及質量監督管理措施[J]. 綠色環保建材, 2018, 141(11):35+37.
[2] 何雪婷, 王宇, 王正,等. 熱流計法在輕型木結構建筑節能檢測的應用與發展[J]. 木工機床, 2017(2):19-21.
[3] 朱傳晟, 范濤, 周楠楠, 等. 裝配式建筑在節能設計及工程應用中常見問題分析與對策[J]. 建筑技術, 2018, 49(S1):6-8.
作者簡介:王明星(1981.9-),女,漢族,內蒙古錫盟多倫縣人,工程師,研究方向: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