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延成 鐘銀祥
摘 要:按照城口縣科委的統一安排和部署,我被選為城口縣的科技特派員。從進村入戶、強化技術指導、技術培訓、引導項目、強化扶持、提供技術保障入手,取得了明顯實效。全年共幫助實施科技開發項目2個,推廣新技術新產品2個,引進新品種3個,創辦協會或合作社3個,形成龍頭企業2個,年項目總投資600萬元,實現利潤達100萬元。通過提供咨詢、技術服務、項目領銜等模式,培訓農民1000人次,發放科普資料1300份,安置勞動力50人次,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380元,增幅12.6%。
關鍵詞:科技;帶動農戶;脫貧
一、主要做法
1.通過科技培訓,傳播了先進科學理念和科技知識
充分利用“送科技下鄉”、“科技之春”科普宣傳月、“科技活動周”等科技活動,深入到10多個場鎮進行科技宣傳,發放宣傳資料近1000余份,贈送種養殖書籍1300余冊。并到基層舉辦生豬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技術、肉牛健康養殖技術、城口山地雞養殖技術、山羊健康養殖技術等培訓班10多期,培訓人員達600余人次。通過大量的科技宣傳和各種養殖業的專題技術講座,有力地提高了農民群眾的科技水平。
2.通過定點技術服務,促進優勢特色產業發展
通過以農戶、種養殖業主為服務對象,進行種養殖發展規劃、現場指導、技術示范、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加快建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定點聯系10戶養殖戶,幫助聯系戶人平增收200元,幫助養殖大戶實施標準化圈舍設計和健康養殖技術,有力地推進生豬養殖良種化、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安全化、產業化發展。通過這些深入定點的緊密結合服務,為全縣糧油、畜牧、水果、蔬菜、水產、中藥材等的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起到了示范和帶動作用。
3.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進了農業產業化進程
我始終堅持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為工作重點,以市場為導向,培育發展了一大批優勢特色產業。幫助農民、業主調大規模、調出特色、調高品質,走農業生產規模化、特色化、優質化和標準化的路子,千方百計提高農業效益。在推進現代畜牧業工作中,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大戶,培育千頭豬場1個,百頭養豬場3個,豬肉加工企業收入突破100萬元大關,重慶市鵬城源公司成為全縣生豬產品加工最大的產業化龍頭企業。
4.引進新技術新品種,促進農業增收
積極開展新品種引進,新技術示范。在水果上引進了青脆李等新品種,蔬菜上引進櫻桃番茄,臺灣苦瓜及有色椒等名特優品種,建設無公害蔬菜基地,發展訂單農業銷往廣州、上海等。糧食引進美國甜玉米、紫色紅薯,提高種植效益。畜牧上,引進香豬、七彩山雞等特色養殖,并探索出了種-養-加和豬-沼-果的循環經濟模式,提高了綜合養殖效益,增加了農業收入。
5.加強基地建設,提高科技示范和輻射帶動能力
在科技推廣工作中,注重科技示范基地建設,以提高科技示范帶動作用。指導建立了3個現代畜牧業科技示范基地,按照規劃要求建設,各具特色。如城口縣豆梁生豬養殖家庭農場具備了現代養豬的特點,重慶市鵬城源具有科技孵化器技術擴散的特點,建立了企業與農民利益聯結共同致富模式,還有循環經濟、生態養殖等模式。為推廣先進的養殖技術和模式,組織養殖大戶、企業進行相互參觀交流,并召開工作總結進行交流,加速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和新經驗。
二、存在問題
1.基層創業機制還不夠健全,缺乏實質性政策和措施支撐。
2.與業主結成利益共同體機制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3.投入不足,影響特派員工作邁上新臺階。
三、下一步打算
1.結合農業產業發展的需要,進一步調整特派員隊伍的結構,充實一批開拓創新意識強、事業心和責任心強、技術實踐水平和工作能力強的科技特派員。
2.加強科技特派工作宣傳力度。通過報紙、電視、電臺等媒體,廣泛宣傳有關政策,報道先進典型,組織成果展示,全方位開展宣傳,形成黨政重視、社會各界廣泛關心,支持科技特派工作的良好氛圍。
3.加強科技特派隊伍建設。抓好特派員的再培訓再提高工作,提升科技特派員服務農村產業發展的能力,加快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應用。
4.完善科技特派員選派聘任考核制度和激勵機制。對科技特派員隊伍采取選賢用能,能出能進的動態管理,確保服務的社會效果。對選聘的科技特派員,根據目標責任進行定期量化考核并獎懲。并定期開展檢查交流,對工作突出的團隊和個人給予表彰。
5.加大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的投入。一是積極支持科技特派員申報國、省科技項目,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二是爭取各方面加大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的支持,加強科技經費及其他項目資金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的投入。
參考文獻
[1]張樹良. 淺談農業產業多元帶動模式與扶貧路徑[J]. 農村科學實驗, 2018(1):1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