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成翠霞
摘 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存在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也正是基于此,規模化種植技術也正是在這背景下應運而生,這種種植模式不僅便于提升農業勞動生產率,而且也極大的推動了農業結構的調整,實現了農民增收。最近幾年,農業技術不斷進步,農村經濟迅猛發展,通過轉租以及入股的方式也讓經營農村土地變得可行,不同地區出現了規模化的種植戶,農機推廣人員開始考慮怎樣滿足規模化種植的需要。正是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規模化種植對農技服務的需求,并針對此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希望能夠更好的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
關鍵詞:農技服務;規模化種植;改革
近幾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升,對農作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規模化種植已經成為農業生產發展的必然趨勢,有關部門對此需要予以足夠的重視,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改革力度,進而推動農業生產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一、規模化種植對農技服務的需求
首先,隨著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種植戶對農技服務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比如說,在此之前,小規模種植戶對種子、化肥的要求相對較高,大規模種植戶則將關注的重心放在了氣象以及種植技術上。其次,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規模化種植戶對農業機械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兩者是呈正比的,規模化種植戶為了擴大種植規模,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這也是小型種植戶無法企及的。再次,一些規模化種植戶開始嘗試著朝著農產品深加工的方向發展,簡單來說,相比較之前,規模化種植戶的農技服務產品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對農技服務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目前農技服務存在的缺陷
1.農技服務供給存在的問題分析
第一,農技服務參與程度比較低,從目前的發展來看,農技推廣工作主要是由政府、科研機構以及學校牽線搭橋,農技公司和農機企業的參與程度相對較低;第二,農技服務內容主要集中在生產性農業技術上,生產技術的推廣力度無法滿足發展的需要。上述存在的問題,直接造成了一系列的經濟損失。
2.農技推廣供需未能有效銜接
一方面,沒有聯系不同的主體有針對性的開展農技服務項目,農技服務個性化和多樣化的特點丟失,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比如說,還有很多的農戶選擇采取傳統的農技推廣方式來進行種植,這和種植戶的服務需求存在有明顯的差異;另一方面,農技推廣技術服務供求矛盾較為突出,農技推廣服務的發展速度無法滿足農戶的需要,也極大的限制了農技推廣的效率。
三、規模化種植農技服務改革的措施
1.構建多元化的服務機制
不僅要將農技推廣機構的公益性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而且還要確保農技推廣機構的營利性。構建以基層推廣機構為主體,高校、科研機構積極參與的多樣化農技推廣服務體系。這其中,基層農業推廣服務的主體作用要充分發揮出來,要有針對性的開展技術服務工作,要讓各類市場主體都能積極的參與進來,共同發展。
2.拓寬農技服務的內容
在進行規模化種植中,農戶對農技服務的需求呈現出個性化以及多元化的特點,要求農技服務能夠滲透到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在推廣農技的過程中,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出發:其一,氣象服務,規模化種植對病蟲害防治和氣象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直接影響了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所以農技推廣過程中,會通過各方面的途徑,加強病蟲害的防治、獲得實時預報等;其二,農產品深加工。農業生產的農產品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料,涉農企業則為農產品深加工技術提供了發展的空間,兩者是相互影響共同發展的,作為農技服務部門,需要發揮出橋梁的作用,為兩者的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3.處理好“最后一公里”問題
農技推廣方式影響了農技推廣效果,如果種植戶能夠自覺主動的采用實用的推廣方式,農業生產效率能夠得到明顯提升。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出發:第一,農技推廣機構需要加大對推廣人員的培訓力度,重視知識的更新,建立健全完善的農技推廣隊伍,從根本上提升農技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第二,基層農技推廣機構需要組織高校科研、專家團隊等積極的參與到農技推廣工作中來,使其更加的靈活和多樣,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通過積極帶動的方式,讓農戶積極的參與到農技推廣工作中;第三,要鼓勵高校大學生參與到農業種植中來,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農業生產中,不僅可以拓寬農技服務的覆蓋面,而且還能夠讓優秀的人才深入到基層,為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4.調節供需關系
經營類型和受教育存在有差異的農業生產主體,對農技服務的需求也存在有明顯的差異。所以農技推廣機構可以牽頭組建農業技術協會,進行技術指導,政府部門也要在政策上進行傾斜,站在農戶和促進供需的角度,加大農技服務在規模化種植中的影響力度,更好的推動農技服務的發展。
四、 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農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農技推廣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出來,農戶對農技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的變化。因此,農技推廣服務機構需要做好宏觀調控的作用,第一時間了解農戶的需要,及時解決供求問題,做好農技服務工作,提升農技生產效率,推動區域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胡瑞法,孫藝奪.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困境擺脫與策應[J]. 改革,2018(02):89-99.
[2]孫生陽,孫藝奪,胡瑞法,張超,蔡金陽. 中國農技推廣體系的現狀、問題及政策研究[J]. 中國軟科學,2018(06):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