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興
摘 要: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及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逐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注度日益增強。本文通過在2017~2018兩年期間省廳、市局和區農業局隨機抽樣檢查秀嶼區農產品所監測的數據來分析該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主要是監測農產品的農藥(68項)殘留情況及相關禁限用藥的情況。結果表明,2017年省廳所抽樣的監測數據中,1家公司生產的生菜因克百威含量超標被判定不合格,其他農產品均合格;2018年區農業局所抽樣的監測數據中,2家農戶生產的綠豆芽被檢測出含有禁用藥4-氯苯氧乙酸鈉被判定不合格,其他農產品均合格。因此,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中,除了68項農藥殘留指標外,還必須加強對相關禁限用藥的監測,加強對企業和農戶的農產品進行質量安全監管,嚴格控制農產品的質量來保障農業健康安全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產品;農藥殘留;禁限用藥;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作為農業生產大國,隨著農業的快速發展,我們對農藥、激素、肥料等物質的依賴性逐漸增強,生產過程中必然會存在不合理的使用問題,從而會導致農產品的農藥殘留問題等質量安全憂患,不僅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會破壞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因此,要重視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加強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的監管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一、資料和方法
1.數據來源。綜合2017~2018兩年期間省廳、市局和區農業局抽檢樣品的檢測報告,檢驗報告由譜尼測試集團深圳有限公司、莆田市農業檢驗監測中心和綠城農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2.檢測項目與標準。蔬菜、水果的監測項目有68項農藥殘留,包括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六六六等;豆芽的檢測項目有3種禁限用藥:6-芐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鈉和赤霉素。
3.方法
(1)抽樣方法。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原則展開抽樣工作,蔬菜、豆芽、水果的抽樣工作按照NY/T789規定執行。抽樣樣品量滿足檢測、復檢、留樣的所需數量,其中用于檢測的樣品交給第三方檢測機構,復檢的樣品交給區農業部門保存,留樣的樣品存放條件須在-20℃以下。
(2)判定依據。判定依據按照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蔬菜和水果需要監測的項目按照GB 2763—2016和GB 2763.1—2018進行判定。豆芽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農業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豆芽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4-芐基腺嘌呤等物質的公告(2015年第11號)。
(3)檢測所用的主要儀器。氣象色譜儀、氣象色譜-串聯質譜儀、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串聯四級桿液質聯用儀等。
(4)受檢單位。秀嶼區轄區內的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戶。
二、結果與分析
1.農藥殘留狀況。2017-2018年期間所監測的數據中,2017年省廳所抽樣監測的生菜中,經檢測,該樣品中克百威(以克百威及三羥基克百威之和計)殘留超標,該樣品由秀嶼區某公司提供。轄區內其他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戶被抽檢的農產品的農藥殘留監測結果均合格。
2.相關禁限用藥殘留狀況。2017-2018年期間所監測的數據中,2018年秀嶼區農業局所抽樣監測的2批次綠豆芽中,經檢測,均不合格,該2批次樣品均被檢測出含4-芐基腺嘌呤,檢出量分別為0.252 mg/kg、0.150mg/kg,該物質屬于禁用藥。該樣品均是2個農戶所提供,轄區內其他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戶被抽檢的農產品的禁限用藥殘留監測結果均合格。
三、小結與討論
1.小結。2017~2018年期間農產品的農藥(68項)殘留監測數據及相關禁限用藥的監測結果來看,秀嶼區轄區內的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戶,所生產的農產品均存在農藥殘留和相關禁限用藥殘留狀況。因此,要重視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做好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落實到農業相關的公司和農戶中,從源頭上進行把關監測,避免農藥殘留和相關禁限用藥殘留的不合格農產品流入市場,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從而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
2.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與人們的身體健康、社會的穩定息息相關,因此,開展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階段所開展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對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作用效果不是很明顯,主要原因有監管相關的法律體系不夠完善、農殘等相關指標的檢測的機構少、農田基礎建設能力較弱、生產者和消費著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薄弱等,從而導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難以普及到區內各個點。
3.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建議。針對現階段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完善監管相關的法律法規。雖然當下已經出了很多農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導和約束監督作用,但是,面對一些突發事項,這些法律法規無法滿足當下的市場需求。因此,農產品相關的法律法規,應結合農產品自身的特點因地制宜,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去約束生產者的行為,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讓監管工作執行者做到有法可循,消費者有法可依。
(2)加強農殘等相關指標檢測機構的建立。農殘等相關指標檢測機構是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部分,該機構的主要任務是檢測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相關指標是否符合國家相應法律法規的要求,為監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術證據。現階段區內相關檢測機構較少,導致生產者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重視力度不夠,忽視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多數生產者的基地分布在農村中,因此,要重視鄉鎮的檢測機構的建設,加大力度投入,讓檢測機構更好地服務于監管方,從而在源頭上避免農藥殘留和相關禁限藥殘留的不合格農產品流入市場,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從而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
(3)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農田基礎建設標準化,遵守農藥和化肥的安全使用原則,保障農田的環境安全,提高現有農田的耕地質量,保障農田的永久性使用。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及相關示范單位的帶動作用,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從而保障農產品的品質。
(4)強化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現階段農業生產規模小,仍是小農經濟為主,多數是根據市場需求,生產企業和農戶自行決定農產品的生產種類。因此農產品的生產分散,無法實現各個監督,部分生產者缺乏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盲目地追求產量而忽視了產品質量。因此,要強化生產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宣傳農藥及相關禁限用藥的危害性,讓生產者在生產經營中使用安全的農藥,減少農藥的用量,合理施用化肥,重施有機肥,從而減少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量和相關禁限藥殘留量,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積極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大力宣傳“三品一標”,支持農產品生產企業進行“三品一標”認證。此外,消費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增強,會在一定程度上督促生產者,對生產者的行為起到約束,加快監管部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李志平. 學衢江“放心農業” 加強我省生態農業建設[N]. 黑龍江日報,2019-04-17(007).
[2]. 張紹珊,周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存在問題及對策[J].種子科技,2019,37(04):11.
[3]. 吳飛英.淺議種植業農產品生產的安全保障[J].種子科技,2019,37(0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