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王法 圖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賈智
貴州通過“援黔醫療衛生對口幫扶”“醫療衛生援黔專家團”“黔醫人才計劃”等形式聚才匯智,大力提升貴州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為推動全民健康,打造健康貴州奠定了堅實基礎。
走進六盤水市水城縣營盤鄉衛生院,門診大廳寬敞明亮,設置有導診臺、急診門診、“一站式”即時結算醫保窗口……一個現代化醫院的景象呈現在眼前。
“現在的條件,是過去根本無法想象的。”營盤鄉衛生院院長邱 告訴記者,通過人才引進,衛生院在不到1年的時間迅速擴充,現有醫務人員62人,極大地增強了衛生院的醫療力量。
近年來,貴州通過“援黔醫療衛生對口幫扶”“醫療衛生援黔專家團”“黔醫人才計劃”等形式聚才匯智,大力提升貴州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為推動全民健康,打造健康貴州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黔東南州麻江縣杏山鎮,說起“濱江醫生”無人不曉。
這位“濱江醫生”就是余元雯。2018年7月,余元雯從杭州市濱江區西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到麻江縣杏山衛生院掛職幫扶。一到崗,便投入到杏山衛生院中醫館的建設中,在中醫門診、中藥房管理、中醫適宜技術等方面入手改進提升,開展了三伏貼、中藥飲片、中藥穴位敷貼、24小時動態血壓和24小時心電圖等新項目。
今年1月,在相關部門的支持和余元雯的努力下,麻江縣首個“東西部扶貧協作醫務人員實訓基地”及“余元雯名醫工作室”掛牌成立。
短短半年多時間里,余元雯已經得到了當地群眾的認可。不僅在門診、病房中幫助了1800余名患者,還積極參與了下鄉活動近20余次,同時為4位因病致貧患者提供持續的上門醫療服務。
2016年,貴州省政府與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貴州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借助全國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加速推動貴州醫療衛生事業整體發展。
援黔醫療衛生對口幫扶工作啟動以來,在國家衛生健康委與相關省市、各相關部門的傾力幫助和精心指導下,貴州搶抓機遇、奮發作為,幫扶工作組織有力、措施精準、成效顯著。
2018年,醫療衛生援黔專家團入團院士達54名、核心專家1116名,37名院士在貴州建立了41個工作站(室)。援黔院士專家幫扶醫院達71家,已實現對省級醫院、市級綜合醫院幫扶的全覆蓋。
“那天天剛蒙蒙亮,一面寫著‘百年骨醫仁心仁術 百歲老人喜獲重生’的大紅錦旗,就送到了我們醫院。”貴陽白志祥骨科醫院大外科主任李國靖說,這是剛做完右側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98歲患者鐘祥敬送來的。
給如此高齡患者做髖關節置換手術,是李國靖從醫以來第一次,也是貴州醫學領域的一次極限挑戰。
“要是在以前,我雖然有技術,但卻沒有足夠的自信能保證手術的成功與術后的順利康復,而現在有90%以上的把握。”李國靖如今的胸有成竹來源于參加“黔醫人才計劃”培訓學習積累的知識和經驗。
2017年,李國靖通過遴選成為了“黔醫人才計劃”第二期赴京學員。作為三級民營醫院人才代表,他被派往北京積水潭醫院接受培訓,2018年11月結業返回貴州。
“黔醫人才計劃”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員會)2016年以來對貴州健康扶貧、人才扶貧,推動貴州醫療衛生事業跨越發展的一項具體舉措。

近年來,貴州通過充實醫療人才力量,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為推動全民健康,打造健康貴州奠定了堅實基礎。圖為貴安新區馬場鎮衛生院從貴航集團三〇三醫院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中醫針灸學專業醫生項東飛(右)給病人把脈看病。
根據規劃,將依托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委屬委管醫院,從貴州三級醫院中遴選醫學重點學科和醫院管理優秀人才,以集中培訓、跟班培訓和掛職培訓等方式,分3年幫助貴州省培養200名以上高層次臨床醫學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快補齊貴州醫療衛生高層次人才、骨干人才缺乏的短板,為貴州三級醫院培養一批醫學學科頂尖帶頭人才,帶動相關學科發展,并向基層輻射,讓百姓獲得更好的健康服務。
目前,“黔醫人才計劃”第一期70名、第二期100名學員順利結業,第三期60名學員正在培訓。學員結業后,將培訓期間掌握的多項先進技術“移植”回貴州,填補了91項技術空白,引進了108項新技術(新方法),為1073名患者解除了病痛。
“臺江縣民族中醫院全職引進臨床醫生2名,參照事業編制提供待遇。”
“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全職引進疼痛科醫師2名,醫院將根據實際情況提供至少40萬元到120萬元的安家費,提供事業發展平臺,協助解決家屬和子女就業就學問題。”
打開中國貴州人才交流合作網,檢索醫療類人才需求,省內各大醫療機構紛紛通過第七屆人博會平臺向高層次人才拋出橄欖枝。
近年來,貴州始終把出臺和落實優惠政策,作為留住人才、激勵人才的重要保障,通過貴州人才博覽會等重要平臺,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引進培養一批博士研究生和急需緊缺人才。
在培養使用上,對具有較高專業水平和較好管理能力的人才,積極爭取科研立項和科研經費,同時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選拔擔任一定的行政領導職務,為今后遴選既有高學術水平又有管理能力的未來學科帶頭人提供了儲備。
在激勵政策方面,對入選省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百層次)的人員,給予累計100萬元的培養經費,目前醫療全系統已有10余人入選。
此外,配套“銀齡計劃”引才保障措施。“銀齡計劃”引進人才,除享受與用人單位約定的引進期間勞務報酬、福利待遇外,還可享受用人單位不少于60平方米周轉宿舍的住房保障。簽訂工作協議且服務期滿達到規定的,每年可享受有2名陪同人員的為期10—20天的省內療養,核發《援黔醫療衛生專家旅游優惠證》,享受相關省內景區門票優惠等政策。
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32.35萬衛生健康人員。高層次人才中,有國醫大師、國家衛生健康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貴州省核心專家等高端人才275人,博士580人。
據了解,今年,全省各級共41家醫療衛生機構組織參加第七屆貴州人博會,招攬更多高層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