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吳貴榮 李橫

廣州市天河區援建大方縣新農村建設示范點——興隆鄉菱角村航拍圖。(袁徳智 / 攝)
4 月15 日,奢香故里大方縣春暖花開,走進廣州市天河區援建新農村建設示范點興隆鄉菱角村,菱角塘邊楊柳依依,村里道路寬敞、綠樹成蔭,寬闊的菱角廣場上,人們閑坐暢聊,孩子盡情玩耍,各有所樂。
據了解,自2014 年大方縣全面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以來,廣州市天河區、深圳市龍崗區先后投入1.07 億元,引資簽約27.42 億元,通過實施項目建設、推進人才交流、搭建產銷平臺等方式,助力大方脫貧攻堅。
精密構建組織體系。大方縣及時調整充實對口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明確領導小組工作由縣委副書記牽頭抓、分管副縣長具體抓。將對口辦從統戰部調整設置到政府辦,先后召開黨政聯席會3 次、大方縣方面專題會6 次、天河區方面專題會4 次,統籌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工作。
抽調6 人充實對口辦工作力量,進一步明確了對口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健全了聯席會議制度、信息報送制度、工作調度機制和督查考核制度,確保東西部扶貧協作及對口幫扶工作協調聯動、有序開展。
實行“全過程、全留痕、全跟蹤”精細化管理,明確由縣督辦督查局對對口幫扶各項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跟蹤督查,對工作滯后的單位及時下發提示單督促整改,對在工作中推諉扯皮、消極應付的相關責任人嚴肅追責問責,確保各項工作按既定時間節點全面完成。
精準謀劃實施項目。大方縣結合縣情實際和脫貧攻堅需求,精準謀劃申報廣州市財政援助資金項目。在項目申報前期,由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召集縣直有關部門和鄉鎮會商確定資金投向和實施內容,再由縣扶貧辦深入調研提出項目可行性論證,最后才按照程序向廣州方面提出項目申請。
項目獲批后,由主管單位或實施鄉鎮制定實施建議方案,由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查后批復實施。實施過程中,縣扶貧辦對項目進度實行“全過程、全留痕、全跟蹤”“一周一調度、一月一通報”精細化管理,根據進度適時撥付進度款,確保項目有序推進、資金有效監管使用并發揮應有效益。
2014 年以來,東西部協作共在大方實施項目53 個,其中深圳市援建項目31 個(龍崗區13 個)、廣州市援建項目22 個(天河區8 個),主要涉及新農村建設、通組路建設、安全飲水、村寨排污治理等,現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精細暢通人才渠道。廣州市天河區選派3 名黨政干部、6 名專技干部到大方縣掛職,聘請24 名專家擔任大方縣農業發展顧問。大方縣選派9 名黨政干部到天河區跟崗掛職,51 名鄉科級領導干部和44 名婦女干部到天河區接受提升培訓,14 名醫生到廣州學習進修,56 名教師到天河區掛職鍛煉。
大方縣還與天河區積極對接,共舉辦4 次招聘會和3 期勞務培訓,培訓貧困人口477 人;幫助63 名貧困人口到東部就業、8315 名貧困群眾實現就近就業。同時在天河區建立“勞務協作工作站”,破解勞務輸出后貧困戶穩定就業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