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集體經濟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集體經濟具有個體農業經濟不具備的優勢。在我國農業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的利用好農業集體經濟的形式,進一步走出農業集體經濟的改革新路,努力提升農村集體經濟的質量和優勢。當前農村經濟的發展模式應當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能夠在國家政策背景下找出發展新路。圍繞著國家大力倡導發展綠色農業經濟要求,進一步明確農業集體經濟的發展重點,注重根據集體組織結構的變化對農業經濟結構進行調整,著力在農村稅費改革的大背景下在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高效運轉,不斷的進行農業稅費的改革工作,雖然財政部門加大了農村財政的補助力度,但是當前仍要解決農村集體經濟無其它收入來源的問題,著力維護農村經濟發展的穩定性,更好的維護農村和諧社會的建設,消除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弊端,實現集體與個體的和諧發展,建立穩定和諧的統一發展步伐,達到消除集體經濟萎縮和增強集體活力的目標。本文主要分析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策略,著力構建完善的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體系,進一步在優化資源配置的基礎上提高集體經濟的質量。
一、影響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1、村級歷史遺留沉重
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建立在農村經濟歷史沿革之上,不少農村集體經濟在以往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歷史欠賬,因為各種原因造成了濃沉重的集體負擔。不少農村集體存在著農戶欠收提留統籌款,原有基礎建設設施嚴重不足、公益事業發展滯后的情況。部分村集體還著負債嚴重的問題。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需要有良好的支撐體系,由于村集體的條件較差,部分村集體的自然稟賦不足,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加上農村地區的交通不便,因此影響了農村集體經濟的水平。當前農村人口向城鎮化移動的速度較快,加上有些村集體需要必要的經營管理人才,這些歷史遺留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農村發展,不利于農村經濟水平的提升。當前農村歷史遺留問題嚴重,農村集體經濟的歷史欠賬較多。
2、農村干部觀念陳舊。
當前不少農村干部對集體經濟的理念陳舊,不具備帶領農村經濟實現創新發展的思維,傳統的農村經營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的效率。一是村干部大多文化層次較低、村干部不具備現代經濟思想,缺乏品牌意識,不懂得企業化的運行方式,存在著發展思路較為保守的問題,不能結合十九大的精神有效優化的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思路。二是有些寸干部存在著畏懼發展的思想。他們認為現在村集體已舉步維艱,農村集體經濟不具備活力,不愿意主動探索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方法,在農村集體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怕擔風險意識,沒能為集體經濟的特色發展找尋新路,往往措失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良機。三是依賴的思想。還有一些村干部的等靠要思想嚴重,往往把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寄托在政策扶持方面,沒能走出特色化的發展道路,不注重進行自我完善和改革,不能有效的依靠農民力量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水平,嚴重的影響了農村集體經濟的整體質量。
3、經營方式不合理。
不少農村集體經濟建立在粗放的增長模式基礎上,農村集體經濟缺乏合理的運動方式,農村集體經濟較為陳舊,因此不利于找出自身優勢創新經濟新品牌。例如,當前農村集體經濟主要以粗加工業與資源出售方式為主,缺乏有效的籌資方法,因此存在著農村經濟的殺雞取卵的問題。還有的農村集體經濟單純的依造租賃業務,沒能對現有的集體資產采用創新化的管理方式,沒能更好的實現農村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還有的農村集體經濟主要思考如何化解短期債務,沒能優化村級債務的管理方式,導致一些農村集體的債務壓力較大,一些優質的資產相繼被拍賣,導致農村集體經濟資金的水平較弱,嚴重的影響農村集體經濟水平。
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1、加強對村干部的培訓
應當強化村干部的集體意識,注重對現有的村干部加強技術與理念的培訓,保證在村財政資金供給連年增長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村干部提高從事公益事業的決心,引導公共財政對各項公益事業給予大力的支持。首先,應當提高村干部的整體工作能力,注重以豐富的培訓方式促進村干部懂得豐富的理論知識,進一步加強材干部的培訓活動,進一步促進村干部懂得經濟學、管理學習、會管理相關知識。加強人才培養機制的建設、注重改變農村基層干部年齡老化、后繼乏人狀況。進一步制定村集體人才培養規劃,著力加強農村人才的培養工作水平。
2、加強村集體財務管理制度。
只有提高農村財務管理水平,才能更好的配置集體資源,提高農村經濟發展的綜合性。首先,應當創新財務管理機制,優化農村財務的三級管理諒地,進一步提高農村財務管理的規范性,切實加強對相關部門的必要監督,有效防止農村集體財務被挪用的問題;還要建立村級財務預決算制度,健全定期審計制度,確保村集體賬目清晰。其次,建立村財務的公開制度,倡導建立民主管理機制,做到集體經濟的重大事項由集體決定。全面促進農村集體財務的保值增值,達到有效盤活農村資產目標。建立公示制度,形成外部監督機制,保證財務數據在上級行政部門的監管下有效運行,提高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的科學性。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為了緩解農村集體經濟較弱的局面,還要從國家政策扶持角度給予適當的傾斜,注重讓農民不斷得到各種優質的農業經濟發展政策,強調進一步給予豐富的優惠政策,給予必要的扶持資金,這樣才能促進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級財政應當拿出豐富的資金,注重在配套資金的基礎上提高農村經。首先,應當對農村集體經濟的現狀進行有效的評估,促進基層農村集體拿出切實可行的政策,通過良好的創新環境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其次,還要加大對農村集體經濟的扶持力度,注重在引資金、引項目和引技術的基礎上提出必要的獎勵政策,運用以獎代補的方式調動農村集體經濟的積極性。第三,還要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注重激發各界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探討企業與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的新模式,在嚴重的考核制度下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空間。
(作者單位:152000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新華鄉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