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驊
本周科創板盛大啟幕,打中科創板的多只基金也享受到了喜悅,雖然當天大盤下跌,但是多只公募基金凈值卻出現了大幅飆升。但是,走勢接下來就出現了分化,對于過分倚重科創板的基金來說,持基投資者是走是留呢?
在機構投資者中,公募基金參與科創板打新最為積極,多家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可以投資科創板的基金均參與了打新,最后公募基金也是收獲滿滿:每只科創板新股報價有效的基金產品平均數量為1000只;共1594只公募基金產品成功獲配科創板股;25只科創板基金全部獲配的共2只,獲配22只股票以上的基金共218只。
7月22日,有3只基金日凈值增長率超過7%,37只基金獲得超過5%的漲幅,而這些漲幅居前的基金大多獲配了科創板股票,這40只基金平均獲配股票數量為20.38只。而在其中,便有相當多的產品走“固收+科創板打新”的投資策略,將超額收益全寄托在科創板首日的表現上。當日漲幅達到9.45%的金信智能中國2025就是一例:基金股票資產稍高于打新要求的6000萬市值門檻且重倉股中銀行股占據九席;根據二季報,二季末固收部分的杠桿高達1.83,其資產配置幾乎為抹平底倉波動服務;而在交易首日,獲配的18只股票大幅高開之后,金信智能中國2025似乎也獲利了結了。
首日漲幅7.56%的九泰久穩,漲幅6.11%的國聯安鑫發也或在此列,兩只基金的股票資產均為7000多萬,除了打新底倉,基金的大部分資產都配置了利率債、高等級短融等收益穩健的品種。兩只基金的底倉分布雖沒那么極端,但在二季度末的重倉中依然有不少銀行股的身影;此外,九泰久穩配置了長江電力、大秦鐵路等基建板塊個股,國聯安鑫發繼續持有貴州茅臺、伊利股份等大消費龍頭,這些板塊歷史波動率不高,也奠定了它們能夠憑借打新獲得不俗收益的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南方安享絕對收益在采取對沖策略的基金中表現落后,但憑借當天6.22%的漲幅成功逆襲。
然而,采取打新策略的產品在偏穩健的投資策略下,長期收益相對一般:本周之前,金信智能中國2025年內僅上漲11.18%;九泰久穩和國聯安鑫發收益率分別為-0.72%和3.52%,在上市首日集中賣出后,這些基金的走勢也都回歸常態。
科創板上市之前就已經披露了具體配售明細,國聯安兩只基金獲配了全部25只科創板新股,獲配24家公司的公募基金有33只,包括東方量化成長、融通新能源、東方精選等基金。不過,首日除國聯安鑫隆上漲5.71%之外,其他基金漲幅并不大,國聯安小盤精選和東方量化成長單日分別上漲2.21%和2.90%,融通新能源僅上漲0.82%。
以融通新能源為例,基金二季度的持倉邏輯是在中小市值公司整體估值偏低的狀況下,用“合理的價格買潛在的夢想”,因此基金也新進和增持了不少中小盤股,如博思軟件、堅朗五金、玲瓏輪胎等,但是該策略二季度以來表現不佳,跌幅9.85%;而在科創板交易首日,基金重倉的科技股以下跌為主,跨境通甚至出現跌停。科創板股票開始交易后,短期是和主板以及創業板的走勢形成背離,尤其是對科技板塊的影響更大,這也導致了部分獲配科創板股票的基金漲幅不及預期。
往后看,科創板交易首周并不設漲跌幅限制,在首日大幅上漲后,價格并不能處在相對穩態,未來看價格可能會存在波動回歸的過程;但終究市場會按照一種新的科創板公司估值的模式來對這些公司進行交易和定價。因此,素來以謹慎著稱的公募大多選擇在首日盤中獲利了結,但對于獲配數量較多的基金來說,抽中6個月鎖定期的概率也更高,例如國聯安鑫隆就有鉑力特、瀚川智能等4只個股進入鎖定期,而在此期間,繼續持有科創板股票的基金也不免產生凈值波動。
由此來看,對于科創板打新,最大的一波“紅利”似乎已經過去。科創板上市首周盤中波動較高,新股間的分化也開始出現,這說明市場還是存在分歧,加上對于這類處于相對早期的公司,對其行業趨勢和價值判斷還需時間打磨,因此,對于那些主動或是被動持有科創板股票的基金,投資者宜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