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
主持人:指數還是震蕩為主,波動幅度也不大。
袁月:指數雖然平淡,但縱觀個股走勢,有業績支撐的明顯要強于純題材、純概念的個股。再看近期股價創新低的個股可以發現,問題股和垃圾股不在少數,無論跌幅多大,股價多低,都不能成為買入的理由,因為以后還會有更低。其實,隨著科創板的推出,重點影響的還是殼資源和ST板塊,畢竟稀缺性極大降低。此外,沒有業績的純題材股也會被資金拋棄。
其他創新低個股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周期股或者行業邏輯不通的,比如鋼鐵、影視、服裝等。對于周期股來說,無論短期有什么催化劑,中長期看終究擺脫不了周期股的屬性,所以還是要明確不適合長拿。而邏輯不通的行業更多還是存在商業模式與景氣度等問題,導致企業盈利不穩定,甚至是爆雷,這類的也要遠離,并且這類個股是沒有必要計算估值的。與之對應的是,基本面優質的核心資產在不斷新高后,也會有調整,但當估值逐步合理后,還會得到以外資為首的長線資金進行配置,這個方向是不會變的,只會越來越強化。
主持人:以白酒為首的消費股近期連續調整,是基本面發生變化了?
袁月:上周紙刊文章說了從估值角度來說,目前科技白馬股比消費白馬股更具優勢,畢竟前者只有20倍左右,后者已經30+甚至是40倍了,那么短期估值高了的,對資金的吸引力就會下降,至于是用下跌還是橫盤震蕩的方式去消化,都是有可能的。而在資金有限輪動的情況下,估值相對低的,自然上漲的可能性就增加了,本周的走勢也印證了這個邏輯。當然消費股調整也只是因為估值不具備優勢,并不是說基本面變壞,這點還是要區分的,因為市場聲音或者說很多投資者都難免陷入漲時看漲跌時看跌的困境。
白酒股可以說是今年以來漲幅較大的板塊,尤其是高端和次高端白酒,短期出現調整也是很正常的,當震蕩調整一段時間后,估值就會趨于合理,之后考慮到明年的業績增速,對應現在的估值還會降低,再疊加消費黃金周的來臨,后面還是有契機的。總之,對于這類個股,不怕調整就怕不調整。
主持人:本周手機產業鏈表現不錯,是不是行業即將迎來拐點?
袁月:手機和汽車都算可選消費品種,之前的文章分析過汽車產業鏈了,今天就來說說手機產業鏈。就目前來說行業迎來拐點也有點早,近兩年來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總體還是下滑的,截止到今年上半年,這種態勢也沒有明顯改觀。而出貨量的下滑對于產業鏈的公司構成直接影響,所以如果相關企業的中報業績不佳也都是正常的,市場已經有所預期了。
不過從投資邏輯上來說,銷量的下降也并非是對所有細分產業鏈都會構成負面影響,還是要從中挖掘逆向增長的領域。之前在分析汽車產業鏈的時候說過車燈這個領域,受益于配置升級,雖然汽車銷量下降,但是用LED燈的車占比多了,那么對于生產車燈企業形成利好。
手機產業鏈也是同樣的道理,比如,指紋識別現在也都是手機的標配,之前受制于成本,主要采取的都是后置指紋,現在開始流行正面屏下指紋,并且有從高端機逐步向中低端機轉移的趨勢,那么對于屏下指紋的需求量也會增加。此外,屏下指紋是具備一定技術含量的,并不是所有廠商都能做。
再比如,蘋果推出的TWS耳機也備受市場歡迎,去年的銷量超過了3000萬只,今年也繼續火爆,隨著產品不斷的迭代升級,接下來的銷量應該也會有保障。這其中的供貨商或者代工企業就會存在機會。還有不能忽略的是,之前3G換4G的時候,天線和射頻都是必須要更換的,隨著5G手機的推出,這類配件還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其實說了這么多,核心觀點還是要尋找能受益行業發展的,并且最終能形成利潤的,這才是關鍵。概念有多么新穎,故事講的再精彩,最后落實不到業績上都是徒勞。接下來手機產業鏈還是要在這種景氣度相對較高的細分領域中去挖掘,而對于科技股的方向也要以5G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