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艷


【摘 要】目的 觀察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選擇從2018年7月到2019年3月于我院中進行護理的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78例,依照患者的住院順序將其分為m組與n組,每組各39例。其中m組給予圍手術期護理干預,n組給予常規護理,比較m組與n組生活質量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血壓水平。結果 通過m組與n組數據可知,前者的生活質量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后者,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m組與n組數據可知,護理前,兩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并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前者舒張壓、收縮壓顯著優于后者,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更顯著,能夠切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控制患者血壓,為高效的護理方式,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高血壓 ;子宮肌瘤 ;圍手術期 ;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7-03--02
子宮肌瘤為常見的婦科病,臨床表現為貧血和月經過多。隨著生活習慣的轉變,當前合并高血壓的子宮肌瘤患者越來越多,而患者在手術中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為了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質量效果。此研究選取從2018年7月到2019年3月于我院中進行護理的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78例,對其中二分之一進行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擇從2018年7月到2019年3月于我院中進行護理的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患者78例,依照患者的住院順序將其分為m組與n組,每組各39例。其中m組給予圍手術期護理干預,n組給予常規護理。n組年紀40~72歲,平均(52.4±10.6)歲;m組年紀41~71歲,平均(53.1±11.2)歲。研究對象的性別與年紀等相關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n組給予常規護理。在手術之前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對其不良情緒進行安撫。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手術之中密切關注各項臨床指標,配合醫生治療。術后進行并發癥防范護理。
m組給予圍手術期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如下:第一,高血壓護理。護理人員對入院后的患者詳細講解高血壓有關知識,闡述怎樣控制,加強患者對疾病額認識,提高其治療依從性。第二,術前護理。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以流食為主,并進行兩次灌腸。若是患者需要行子宮全切術,需對其陰道部位進行充分消毒,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第三,預防感染。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免疫力較低,感染為術后與術中的高發并發癥。因此在手術期間,需嚴格消毒引流管等。術后叮囑患者及時清洗外陰,減小感染發生的可能性。
1.3 評定標準
第一,對比m組與n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與日常生活能力;第二,m組與n組患者血壓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m組與n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與日常生活能力
通過m組與n組數據可知,前者的生活質量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后者,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比較m組與n組患者血壓水平
通過m組與n組數據可知,護理前,兩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并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前者舒張壓、收縮壓顯著優于后者,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現階段,手術治療是子宮肌瘤首選治療方法,但是因為此病同患者的生殖系統息息相關,患者心理會出現巨大壓力。對于合并高血糖患者來講,有較高的手術風險,因此臨床護理十分重要。此次研究結果顯示,通過m組與n組數據可知,前者的生活質量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后者,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m組與n組數據可知,護理前,兩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并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前者舒張壓、收縮壓顯著優于后者,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更顯著,能夠切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控制患者血壓,為高效的護理方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華紹東.子宮肌瘤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9,6(06):152.
張紅鴿,蒲云,蘇珊.針對性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效果[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8,25(07):857-860.
游銀霞.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5):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