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呈現“新常態”發展特點:經濟增長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經濟發展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2017年,我國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41238億元,同比增長7.0%,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為55689億元,同比增長4.3%,占GDP比重為6.73%。[1]
公共建筑裝飾行業依然保持平穩的發展。國家宏觀調控和行業政策的引導,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以及生活、交通、商業配套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將為建筑裝飾行業尤其是公共建筑裝飾行業提供新的發展動能。2017年我國的GDP增速為6.90%,相較于2016年的6.7%有略微上漲,但與前幾年相比,還是有減緩的。從圖1中看出,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趨緩,結構變化指數也在緩慢下降。(見圖1)

圖1 結構變化指數SI與經濟增長GY趨勢
2017年,我國宏觀經濟在改革開放推進、經濟結構加快調整、創新驅動發展等相關戰略政策的共同作用下,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現階段對于建筑裝飾行業而言,有機遇也有挑戰。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和“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各地區加快推進了住宅裝修;國民生活質量與水平提高帶來的消費升級也給裝修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受國家的經濟結構性改革和國家分類調控房地產政策變化的影響,近年來房地產市場呈現較大的波動,房地產市場產生的波動對以房地產行業為依托的建筑裝飾行業的業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建筑裝飾行業的業務結構、新簽訂單、開工速度、回款速度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總體來看,2017年我國的建筑裝飾行業呈現平穩發展的態勢,但是也存在行業集中化程度不高的問題。從中長期來看,建筑裝飾行業面臨兩大趨勢:行業集中化程度提高與產業結構升級。從產業結構與相關行業發展的規律來看,要素將會逐步向行業中的龍頭企業集中,行業的寡頭公司會隨之出現,大公司會不斷擴張,小公司會逐漸退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行業中龍頭企業市場份額的占有率會有顯著提升。

圖2 17家上市公司近三年營業收入情況
在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帶來的消費升級的帶動下,消費者會對建筑裝飾行業有更高品質的要求,隨之會帶來下游客戶對產品設計、施工、服務、售后等多方面更加高的要求,進一步促進行業的技術升級與創新,更加符合消費者消費預期的公司會在未來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也即未來擁有設計理念先進、施工水平精湛、成本管理優秀、客戶體驗優質的公司將會脫穎而出。
2017年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政府對房價的調控,建筑行業普遍呈現低迷的態勢,但消費升級、舊房改造、“一帶一路”、PPP等諸多機遇也給建筑裝飾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5年17家公司營業收入總額為709.72億元,2016年17家公司營業收入總額為783.36億元,2017年17家公司營業收入總額為900.81億元。2016年17家公司營業收入總額較2015年增長了10.4%,2017年17家公司營業收入總額較2016年增長了15.0%。2017年17家公司營業收入總額的增速與2016年相應的數據相比,增加了4.6個百分點。建筑裝飾行業的17家公司營業收入總額在緩慢增加,也暗示著該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見圖2)。
從單個公司角度來看,大部分公司的營業收入在2017年都有所增加。在2017年的營業收入中,金螳螂以絕對的優勢位于建筑裝飾行業的榜首,遠超亞廈股份和廣田集團,廣田集團繼2016年之后第二次超過亞廈股份排名第二。
應收賬款反映的是一個企業應收卻還未收到的款項,應收賬款的增加會帶來一定的風險,其金額越多,壞賬的金額也會越大。對于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司而言,現金是保障公司能夠正常營運的基礎,應收賬款的增加將會相應地減少現金的數額。而且在建筑裝飾行業,很多公司存在為了拉業務、促進銷售而與下游公司簽訂許多大額的應收賬款的訂單,這對于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上市公司而言,對廣大的股東是極不負責任的。
與2016年相比,17家公司的應收賬款均有小幅度的增加。其中金螳螂與亞廈集團的應收賬款金額分別為180.24億元、121.99億元,分別位居17家公司中第一、第二。神州長城的應收賬款從2016年的37.25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57.07億元,其增速在17家上市公司中是最快的。東易日盛和名雕股份的應收賬款在17家公司中是最少的,其金額分別為0.28億元和0.05億元(見圖3)。
銷售凈利率,是凈利潤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銷售凈利率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凈利潤的金額,表示銷售收入的盈利水平。銷售凈利率與凈利潤成正比關系,與銷售收入成反比關系,企業在增加銷售收入額的同時,必須相應地獲得更多的凈利潤,才能使銷售凈利率保持不變或有所提高。
經營中往往可以發現,企業在擴大銷售的同時,由于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的大幅增加,企業凈利潤并不一定會同比例地增長,甚至會產生一定的負增長。盲目擴大生產和銷售規模未必會為企業帶來正的收益。2017年,17家公司中有8家銷售凈利率是增加的,有9家公司的銷售凈利率減少。在17家公司中神州長城的銷售凈利率的下降是最多的,從2016年的10.12%到2017年的5.91%。在17家公司中,金螳螂的銷售凈利率是最多的,其數值為9.18%,第二為東易日盛,其數值為7.55%。在17家公司中,銷售凈利率最小的公司為柯利達和奇信股份,其數值分別為3.10%和3.57%(見圖4)。

圖3 2016~2017年17家上市公司應收賬款情況

圖4 2016~2017年17家上市公司銷售凈利率情況
資產凈利率表示企業全部資產獲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業的獲利能力和投入產出狀況。通過對該指標的深入分析,可以增強各方面對企業資產經營的關注,促進企業提高單位資產的收益水平。一般情況下,企業可據此指標與市場資本利率進行比較,如果該指標大于市場利率,則表明企業可以充分利用財務杠桿,進行負債經營,獲取盡可能多的收益。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投入產出的水平越好,企業的資產運營越有效。在17家公司中,資產凈利率最高的公司為東易日盛,其數值為8.79%;第二為金螳螂,其數值為7.01%;第三為名雕股份,其數值為5.09%。在17家公司中,資產凈利率最低的公司為洪濤股份和柯利達,其數值分別為1.26%和1.94%(見圖5)。
建筑裝飾行業上市公司在2017年的銷售業績均有所上升,但面臨行業外與行業內縱向與橫向的競爭壓力,各上市公司紛紛積極地開始針對自己的優勢與劣勢進行相應的調整與轉型升級。
人才是各個公司得以在未來的行業內取得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資源,先進的技術、有能力的領導層、不斷增加的銷售業績等都和人才息息相關。也因此,各上市公司針對各公司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有各自針對性的人才戰略。
金螳螂在建立管培生制度的基礎上,積極啟動管培生基金,為員工制訂從進入公司到成長期的完整計劃,公司建立了企業人才庫,涵蓋了項目經理、優秀設計師等專業技術人才。公司積極推進“千百十”人才梯隊建設,聚焦重點培訓項目,儲備關鍵崗位人才。
亞廈股份公司為了讓人才在公司實現更好的價值,在公司內部特設專職部門,配有內訓師組織員工培訓學習和自主學習;在外部積極地與歐商學院等知名的專業機構合作為員工制定一系列的培訓課程。
廣田集團緊緊把握“后備人才校招+緊缺人才社招”相結合的原則,在2017年的校園招聘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共454人。公司也積極地與建筑專業院校進行合作。公司也成立了“廣田學院”,其對員工的組織架構、課程體系、師資隊伍等方面進行了重新規劃。
瑞和股份推行持續從市場引進相應的職業經理人的做法,其包括管理團隊、施工項目經理、設計研發人員與相應的營銷人員。公司根據內部培訓和外部培訓兩個方向,針對管理類、技能類、證書類三大類別,高層、中層、基層三類對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神州長城從一個傳統的裝飾、機電、幕墻等專業分包公司逐漸升級為施工總承包,以EPC方式承接總承包工程公司,與其秉承的人才觀點息息相關。公司近幾年業務的發展和轉型致使對高端的管理人才、綜合性復合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
寶鷹股份秉承“誠信寶鷹、質量寶鷹、效益寶鷹、人文寶鷹”的發展要求,在2013年就開始創立“寶鷹講堂”,號召公司內部核心成員積極地帶頭聽課,提升領導力。
柯利達一直秉承設計是建筑裝飾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公司設立公共建筑裝飾設計部、室內設計研究院、建筑渲染院、酒店設計研究所等,另外還設有建筑幕墻設計研究院、建筑幕墻設計等設計部門,同時公司有多名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高級、中級幕墻設計師。
金螳螂在技術方面積極進行材料與工藝測試和新技術應用,推廣三新工藝文件、技術專項方案、應知應會工藝及節支降本視頻等工藝資料。此外,公司還與Delos公司合作,將“WELL健康建筑標準”引入室內建筑裝飾中,將健康產品的理念融入設計師室內設計作品和健康裝飾材料,為消費者提供全屋整裝健康家居解決方案。
亞廈股份及其子公司亞廈幕墻是行業內的首家高新技術企業,始終堅持技術創新和自主研發。公司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一家同時被住建部認定為“國家住宅產業基地”和“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的裝飾企業,是業內首家擁有住宅精裝修工業化核心技術體系的高新企業。

圖5 2017年17家上市公司資產凈利率情況
瑞和股份積極地對技術進行改進和創新,截至2017年末,公司共研發專利和著作權145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91項、外觀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1項,正在受理審核中的專利32項。
寶鷹股份致力于技術創新,利用新技術促進傳統裝飾行業的轉型升級、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科技孵化、產業資本對接、產業結構升級。在技術研發中心,不斷提高BIM技術,利用BIM管理優勢,提高溝通和協調能力、經濟效益、管理水平及降低資源消耗。
東易日盛建立了行業領先的全信息系統構架,借助供應鏈與電子商務平臺的信息化搭建,實現了運營能力提升及風險把控;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平臺(CRM)及電子商務平臺的信息化系統的搭建,支撐了集團戰略型業務的發展,并實現了以客戶為導向的O2O業務模式。
全筑股份在職能設施上有其獨特的優勢,公司與上海大學共同研制了人工替代智能施工機器人。現階段公司對智能施工機器人的定位是“人工替代”,是完全可以自主實施不需要人為干預的。當前公司的智能畫線機器人樣機已經完成。
柯利達積極探索“互聯網+”智能管理模式,實施互聯網信息化管理系統,將互聯網思維廣泛地運用到公司行政辦公、財務管理、施工監管等各項業務中。
奇信股份重視信息技術在經營管理、項目管理和分支機構管理中的應用,公司建立了現代化的計算機網絡、計算機軟硬件設備平臺和辦公自動化系統。公司重視科技創新與自主知識產權的積累,在建筑裝飾領域通過承擔多項課題研究。
名雕股份將科技、智能、互聯網思維融入家裝服務過程,建立大數據資源庫,推出了“云體驗、云設計、云管控、云采購、云支付、云呼叫”的云家裝體驗式服務,客戶使用移動智能終端體驗由VR、3D技術所展現的裝飾全流程服務。
亞廈股份是建筑裝飾企業資質等級最高、最完備的企業之一,公司及其子公司擁有建筑裝飾、建筑幕墻、機電設備安裝、電子與智能化工程、展覽工程、安防工程、工程設計智能化系統、中國博物館陳列展覽施工和設計最高資質。
洪濤股份的建筑裝飾業務覆蓋了全國市場,其標志性精品工程遍布除西藏以外全國各地,在100多個大中型城市均有公司完成的標志性工程。迄今為止公司在全國各地設置了47家分公司,在我國三大區域都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神州長城在供應鏈上有嚴格的把控,公司相應的核心管理人員擁有豐富的建筑施工從業經驗,采購中通過采取綜合比價、招標采購,對供應商進行篩選,在項目前期即能確保項目材料采購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圍內。
寶鷹股份營銷網絡現已實現除臺灣地區之外的華南、西南、華中、華東、華北、西北、東北及港澳地區的全覆蓋,公司在鞏固現有國內市場的同時,也在逐步加快國外市場開拓。公司目前國際營銷網絡已經遍布東南亞、北美及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東易日盛在倉儲物流體系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公司應需建設了供需鏈智能物流倉儲管理平臺。專屬服務家裝行業的家裝云倉,覆蓋30個省市的中轉倉,全透明運輸配送信息化展示,多種運配方式提高效率,節省成本,為家裝行業提供了專業倉儲物流保障。
維業股份近年的區域營銷優勢不斷加強,業務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形成了全國性的業務網絡,覆蓋包括企事業單位辦公大樓、商業中心、旅游地產、科教文衛設施、住宅精裝修、展覽陳列等工程的設計與施工,為客戶提供設計、施工的一體化服務。
金螳螂在PPP項目上充分發揮其行業“領頭羊”的優勢,公司伴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拓展海外業務。2017年,在西安咖啡創業街PPP項目上和柬埔寨(金邊)鉆石云庭等海外項目上都充分體現了其在行業內領先地位的優勢。
廣田集團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加強了對海外市場的分析研究,重點關注各區域經濟走廊的動向。2017年,公司中標了華銘園中國商務中心多功能綜合體工程室內裝修工程、工程裝備項目,提高了公司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寶鷹股份自2014年起,開始積極探索開拓海外市場,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建成寶鷹國際建設、印尼寶鷹等業務各具特色、市場各有側重的海外業務平臺。形成以公司為核心、以各大海外業務平臺為支撐的公司海外市場營銷體系,完整覆蓋“一帶一路”亞洲商圈。
柯利達積極推動PPP、EPC模式在建筑裝飾行業的應用和發展,先后發起設立了四川立達住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和蘇州柯利達蘇作園林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并收購四川域高建筑設計有限公司,開拓建筑、園林古建和生態景觀、建筑設計等PPP、EPC工程領域。2018年4月簽訂瓜瀝七彩小鎮總承包(EPC)合同,建設特色小鎮。
奇信股份緊跟“一帶一路”倡議,穩步推進海外業務,探索與海外當地優勢企業合資經營。公司對非洲、東南亞、中東、南美等地區的重點項目也在進行接洽和跟蹤,其中越中友誼宮榮獲住建部綠色施工示范工地,被商務部竣工驗收專家組評定為優良工程。
洪濤股份在保持其在建筑裝飾行業相對領先地位的基礎上,積極拓展其他行業,把“將職業教育打造為公司第二主業”作為其戰略目標。在2013~2017年的五年中,公司整合了中國建筑裝飾行業職業教育平臺;在第二個五年計劃中,明確提出了要在建筑裝飾產業、大健康產業、文化旅游產業等職業教育培訓上成為中國該領域的領跑者。
柯利達參股設立方圓證券,本次參股投資有利于公司把握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機遇,分享證券業務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紅利,并通過長期持有方圓證券股權獲取投資收益和資本增值,為公司經營業績增長做出貢獻。公司目前在積極協助控股股東在設立證券公司方面的籌建工作,爭取能夠盡快落地,開張營業。
廣田集團開展債轉股等融資工作,于2017年上半年成立了“招商創融—廣田集團應收賬款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是行業內首個嘗試ABS業務的建筑裝飾企業。2017年下半年,公司開展了第二期應收賬款資產證券化業務,該項計劃有助于公司進一步盤活賬面資產,有助于公司擴大規模。公司也在積極開展公司債、超短期融資、中期票據等融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