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昕 趙玉琢
摘 要:抽象中的水彩狀態是觀察、想象和應用。 它不是對具體事物的描述,而是比現實主義更模糊。水彩畫的抽象是一種全面應用的表達,以展現創作者的主觀性,并在沖動的潛意識中創造。繪畫的抽象性是作者個性的集中體現。它是一種反映其內在形式的外在形式,它的目的是對獨特藝術形式的一種追求。
關鍵詞:形式語言;水彩畫;抽象;創作
形式基礎的學習,首先讓我們理解什么是抽象、什么是形式? 抽象的本質更多的是創造宏觀形式,元素之間的審美意義的抽象形式,讓我們理解并有正式的概念來研究多種創造形式。法國的藝術理論家福西永在論證藝術的物質與精神層面時說:一件藝術作品既是物質又是精神,既是形式又是內容。藝術作品是依形式語言才得以存在的。
一、什么是形式?
形式是三大構成的發展基礎,是隨著西方現代藝術的出現而派生的抽象思維,在20世紀80年代傳入中國,在設計素描中,顏色是繪畫形式的抽象理解的表達,其基礎是通過元素和元素的排列來表達抽象的形狀,抽象形狀的內在質量是一致的。我們應該理解抽象思維,提升抽象造型能力。
形式實際上是我們創作出來的作品的整體特征,是元素形成的關系,有“橫式”“豎式”“斜式”等多種形式。基礎元素的形、組織方式及材料的效果構成了形式的內容。 大小、尺寸、顏色,色調、材料、紋理和媒介都具有相對價值,是一切形式的根本。對于水彩專業來說,形式基礎在水彩創作研究中起到了一定性的作用。
二、形式語言的抽象性
在研究基本元素的“形”時,我們對于這些不同形態的“形”要有一定的概念,這樣對我們創作才有幫助,也就是作品中出現的所有形和圖都是抽象元素,它可以是相同的形狀或不同的形狀、抽象的形狀或比喻形狀。我們在基本元素理解方面,具象性、細節性的慣性思維很強大,很容易陷入細節的表現上,元素的形狀可以根據呈現出來的不同特征理解為點、線、面等抽象的符號。同樣由相同的點、線、面構成不同的畫面,如整齊、自由、規則與不規則等多種畫面。 在形式基礎上元素不同的排列方式形成各種不同的視覺效果,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排列形成的抽象的視覺效果,例如:重復、漸變、筆直、傾斜、濃密、淺色和深色、正面和背面等。根據不同的視覺效果,可以歸納為兩種關系:統一和對比。各種設計語言、畫面風格都可以歸納到對比或統一的造型語言上來。
理性與感性的有機結合是忠于理解的敏感性。將生活中的特定感受轉化為強調、突出和變形,使對象具有抽象的特征。水彩畫是在二維空間中呈現三維空間的藝術。藝術中的抽象實際上是主題創作者在屏幕上的美學思維的展示,或者“圖片中的抽象”使藝術家洞察到自然場景。水彩藝術家運用極其豐富的想象力來進行抽象水彩藝術的審美形式,抽象出具象藝術中的審美藝術。除了水彩藝術作品中體現的藝術語言的扎實基本技能外,作品的藝術魅力也體現在對抽象形式的概括和把握上。
抽象中的水彩狀態是觀察、想象和應用。 它不是對具體事物的描述,而是比現實主義更模糊。水彩畫的抽象是一種全面應用的表達,以展現創作者的主觀性,并在沖動的潛意識中創造。繪畫的抽象性是作者個性的集中體現。它是一種反映其內在形式的外在形式,它的目的是對獨特藝術形式的一種追求。 在具象藝術之外的藝術領域,通過高度的概括和提煉,體現出藝術作品的價值。
三、創作中的色彩元素
在水彩創作中,對于色彩的運用是極其重要的。水彩畫的個性和藝術特征是水色滋潤淋漓,顏色晶瑩透明,筆意流暢爽快。水彩畫給人以輕盈、透明、流暢、清新的藝術感。水彩畫與其他畫種不同是由于工具、顏料的特性、技法的不同,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以及審美價值,并因各個畫種媒介和材質的結合,因此產生水彩的特殊藝術形式語言。水彩畫的創作與水、色彩、紙張和筆密不可分,而形式是與技術、工具和材料密切相關的。色彩是自然界中最美麗的藝術表現形式,也是藝術創作表現中最重要的因素。水彩畫的顏色是情感表達的形式,即具體形式和抽象形式的體現。水彩畫中對“色”的掌控,成就了一個畫家的風格的體現,對冷暖色調的合理運用讓畫面產生更豐富的情感,就像黃色給人以溫暖的感覺,紅色代表熱情,藍色代表憂郁。這種表現形式會使作品看起來顯得更加豐富也更有藝術感。在使用色彩形式來表現創作者想要表達的場景時,通過色彩的統一、重疊、對比、碰撞、改變來將畫面組織成一幅豐富并具有情趣的理想畫面,讓畫面看起來富有精神內涵,從而產生藝術聯想。
(一)色彩的對比
色彩可以給人以美的感受,能夠喚醒人們對生活的理解和心靈的感應。對于來自自然的色彩,要巧妙地運用對比的法則。色彩沒有固定不變的絕對品質,總是隨著周圍環境的色彩影響而發生變化。因此,一種色彩總是與其他相鄰近的色彩相聯結而變化。顏色的對比和碰撞是一幅作品給觀賞者帶來的整體感受。從復雜的色彩變化中經營出作品的整體色調,呈現出一個完整獨特的作品。就如同繪畫的其他要素一樣,色彩也是不能單獨存在的,而必須依據顏色之間的相互關系,合理地運用色彩,依賴于對色彩基本關系的理解。 只有把色彩組織到一起,通過對比才能體現色彩的作用,從而營造出更具有美感的畫面。
(二)色彩的和諧
水彩創作通過和諧的色彩展現出簡約的色調,色調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情調的意境。但在繪畫中,和諧并不總是必要的藝術規則,因為當藝術家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時,任何顏色組合都會受到影響。,其應該被認為是恰當的、準確的。和諧色彩的運用使作品能夠呈現簡潔的色調,營造出穩重的美感。 和諧的色彩可以使人們的情緒穩定,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在創作中顏色的疊加與水的融合碰撞會產生很多偶然的效果,例如黃綠的搭配能給人一種新生的喜悅之感,黑白灰的搭配可以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效果。
在色彩的和諧中首先應當明確同類色、鄰近色的基本概念,同類色指的是在性質上統一并在明度上有色差的色彩,呈現著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而鄰近色則是指性質相近但色彩不同的相鄰色彩,色彩關系既有一定的和諧效果,也有一定的對比效果。 我們需要牢記的是,結合使用對比與和諧手段,是繪畫的色彩結構中最豐富和最有力的因素之一。形式法則的運用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的。
(三)色彩的節奏
1899年高更曾提出:“感謝音樂的規則,由于有了它從今以后色彩在現代繪畫中將成為主角。色彩像音樂一樣震蕩,能夠獲得自然中最普遍的,同時又是最難捉摸的東西——那就是它的內部力量。”我們不妨把這種能量和內力之一看成是色彩的旋律與節奏。 顏色本身具有明顯的節奏特征。 色彩的節奏也具有運動和時間的特征。 隨著繪畫藝術的發展,色彩的節奏更加突出。節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與制約,所以呈現了多樣性和豐富性。在繪畫過程中線條的長短、粗細和疏密等規律都體現出節奏與韻律,完全可以調動人本能的審美情節。在畫面中點、線、面這三種構成元素是組成畫面節奏的關鍵所在。
四、形式語言的裝飾性
裝飾的形式語言是一種反映風格的必要元素。 裝飾形式語言的魅力,在水彩畫創作中,從水彩畫構圖、色彩、造型等角度展現出豐富的藝術形式,反映裝飾形式語言在水彩畫中的作用。 將裝飾因素融入水彩藝術語言中是水彩畫語言形式的新表現形式,也是水彩畫能夠隨著當代繪畫藝術多元化的發展而發展的一種體現,更是一種創新形式。那么,既然把裝飾性融入到水彩中,就意味著水彩創作不再是機械地寫生和寫實,而是突出甚至放大景物的美,并且引進能夠使畫面看起來更美的東西,體現了畫家對作品美感的追求。裝飾性的水彩畫不僅要讓畫面更簡潔,而且在色彩上也要使視覺效果更加強烈,造型上講究與空間的效果關系。通過從多方面繪畫語言的融入與改變,對裝飾性的形式語言是一種突破。
劉壽祥的作品在畫面中有裝飾構圖特征,運用鮮明的色彩對比,畫面采用透明水彩和不透明顏料進行表現,使畫面靜物渾厚細致,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具有十分明顯的藝術效果。
水彩畫中繪畫概念和審美形式的要素是裝飾元素的融合。 水彩畫中裝飾的運用也可以欣賞水彩畫的美學,同時強調水彩畫的審美因素,表達不同形式語言的有機結合,裝飾技法融入水彩藝術中, 使水彩藝術成為一種新的風格。它就像一種圖案,一條線,一種在表達水彩時使用強烈形式感的顏色,并在創作過程中重復,以總結強大藝術語言的作品。裝飾水彩在藝術語言中具有強烈的表現風格,作為一種新的表現形式被越來越多的畫家所認可,裝飾元素在創作中也被更多地運用。
五、結語
因為有形式語言的存在,藝術得以展現出其魅力所在。從水彩畫傳入中國以來,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所欣賞,也不斷涌現出出色的水彩畫家。在這過程中,經過藝術家們的不斷研究和創新,水彩藝術語言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出現了不同的藝術風格和豐富的藝術語言形式,都體現著中國水彩畫的多元化發展趨勢。現代中西水彩畫的水彩畫藝術結合了西方繪畫的光與色的關系、空間的外觀、體積與結構,以及超越東方繪畫形象的意境與情感。我們從感性知識到理性理解都有所提升:文明的進步和落后的每一刻都有著強烈的沖突。 現代中國水彩畫藝術力求從客觀物體中尋找美,揭示美,并以社會生活的理想為出發點。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水彩畫家仔細研究物體的最基本表現形式,并同意在物質的普遍性中存在最高的審美理想。
從當代中國水彩藝術語言的當代審美意識來看,水彩畫的藝術更多體現在其藝術表現語言的運用中。水彩藝術家要把握自己的水彩藝術語言,有自己的語言特點。藝術家們更需要根據自己的心和情感賦予作品生命力和藝術內涵,要讓我們的作品走進生活,源于生活,要讓觀賞者從作品中真真切切地體會生活,讓藝術與生活融為一體。我們不希望在未來的發展中,畫家們是為了畫水彩而畫水彩。
參考文獻:
[1]王一.色彩形式語言在當代藝術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4(24).
[2]佚名.水彩創作中的色彩運用與視覺感悟[J].藝術研究,2018(3).
作者單位:
佳木斯大學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