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要]在素質教育大變革的背景下,我國高中政治教學課堂也發生了較大的變革,而且高中政治是培育學生綜合素養和道德能力的主要路徑,是高中時期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新課改下,提升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 鍵? 詞]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措施
一、創造政治教學情境,實施趣味教學
就政治學科本身而言,它是一門理論性相對較強的學科,而且較為繁冗,政治課本中的一些內容和知識點都與當今社會的聯系較為緊密,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另外,有些政治老師在具體的政治課堂上常常使用的都是直接灌輸的教學方式,無法增加學生對政治知識的學習興趣,最終影響學生對政治知識學習的效果。因此,假如政治老師想要強化政治課堂的有效性,就需要確定政治教學目的,緊密結合政治課本內容創造趣味性濃厚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自主融入其中,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如,在學習“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有關內容時,政治老師的首要教學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清晰地了解作為一個國家公民需要履行的職責和享有的權利,在此過程中政治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向學生展示群眾代表參與人民代表大會的視頻,從而讓學生直觀感受人民的權利,進而深入學習政治課本知識。抑或是借助“工廠焚燒垃圾被群眾舉報”這一社會新聞,讓學生結合課本內容探索在此事件中群眾都行使了哪些公民權利,進而增加學生的知識點積累。
二、凸顯老師的輔導作用,適當地擴大教學內容
學生是政治課堂的中心,老師需要做好一旁輔助學生學習進程的之后,而且要格外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際政治課堂上增強學生的活動融入感,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政治老師需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創設教學任務,增加政治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可以在課堂實踐中自主學習,進而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和文化內涵。比如,在學習“多彩的消費”有關內容時,政治老師可以讓學生搜集歷史資料,分析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消費模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并深入了解變化的原因。而且在課堂上政治老師要把更多的發言機會留給學生,以“影響消費的因素”以及“消費模式”為主線,融合當下的消費模式和學生的消費觀念,與學生共同討論消費問題,協助學生建立正確和勤儉的消費觀,從而豐富政治課堂內容,培養學生的政治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三、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在教學實踐中體驗快樂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本質要求是以學生為本,強化學生的政治綜合素養,促進學生能夠朝著全面健康的方向發展。所以,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政治老師需要給學生提供較多的實踐機會,并在實踐活動中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促使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積極性,帶著足夠的動力在政治實踐活動中感受政治知識學習的魅力。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選擇”模塊中的“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有關內容時,政治老師首先需要讓學生了解儲蓄銀行的基本特征。學生接觸到的銀行有哪些?假如要存款的話每年的利息是多少?政治老師需要激勵學生多多了解銀行機構的投資理財活動,把自己的零用錢放到銀行里,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和投資觀,在此基礎上強化學生的政治學習進程,促使學生能夠在高中時期健康茁壯地成長。
四、建立并完善政治課堂評價系統
政治課堂上的評價是對學生當堂課學習進程的點評以及政治老師對自身教學模式的反省,評價系統的有效利用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促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但是政治老師需要依照學生的學習現狀和學習風格實施綜合性的點評,通過這些點評活動來指出學生學習的不足,協助學生做出最合適的轉變和微調,從而探尋出最適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模式。政治老師也可以依照評價系統反省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及時更新政治教學方案,給學生的政治學習提供更豐富便利的條件,在此基礎上增強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下,高中政治課堂需要做出極大的改變,政治老師需要順應當下素質教育的發展進程,借助各種科學的教學工具和教學思維豐富學生的政治課堂,強化學生的政治綜合素養。學生也需要積極主動地配合老師完成政治教學活動,在具體的實踐中體會政治知識的學習樂趣,強化自身的學識和學科素養,以此來提高高中政治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彭蕓.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優化途徑解說[J]. 新課程(中),2017(8):82.
[2]李芳.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優化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J].知識窗(教師版),2018(4):27.
[3]王芬.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 云南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陳慧林(1985—),女,廣西北流市人,漢族,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學二級。
作者單位:北流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