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金融素養影響農戶正規信貸獲得的內在機制研究
——基于需求角度的分析

2019-07-31 09:33:04劉自強樊俊穎
農業現代化研究 2019年4期
關鍵詞:金融素養

劉自強,樊俊穎

(北方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國家民委經濟管理綜合重點開放實驗室,寧夏 銀川 750021)

農村金融作為現代金融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我國鄉村發展及農民增收提供了重要的資金支持。然而,由于長久以來我國信貸資源的不平衡流通以及農業本身的不確定性,使得農戶始終面臨貸款難、貸款貴的困境。雖然政府部門出臺多種政策解決這一難題,但農戶的信貸約束問題仍未得到根本性解決,這也成為阻礙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探究如何降低農戶的正規信貸約束、提高農戶的正規信貸獲得水平對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民的收入具有重要意義。

正規信貸獲得是由供給與需求共同作用與決定的[1]。農戶正規信貸獲得程度低,一方面由于正規金融機構發放涉農貸款的交易成本高、風險防控難、批量化的貸款程序難以形成,導致較多農戶被排除在正規信貸的門檻之外,從而形成“供給型信貸約束”;另一方面,由于農戶對正規信貸的交易成本、風險成本的考量以及對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產品、申請程序等缺乏認知或存在認知偏差等,使得農戶主動放棄申請貸款的機會,從而形成“需求型信貸約束”。回顧以往文獻可以發現,關于農戶正規信貸約束問題的研究也主要基于這兩個層面。易小蘭和蔡榮[2]、何廣文等[3]認為我國農戶受到的正規信貸約束主要由于金融機構對農戶的正規信貸供給不足導致的。但也有一些學者從需求角度探究了農戶正規信貸獲得度低的原因。Kochar[4]發現,農戶正規信貸獲得程度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戶對正規信貸的需求不足,一部分農戶確實對正規信貸沒有需求;吳雨等[5]通過分析我國農戶的信貸獲得也支持這一觀點,其認為在受到需求型信貸約束的農戶中,存在大量因對正規金融機構貸款產品或申請程序的不了解及認知偏差等原因而使農戶受到“潛在需求型信貸約束”。近年來,我國農村金融改革將重點置于金融供給層面,如倡導建立新型金融機構、鼓勵增加支農貸款的比例等,雖然農戶信貸約束有所減輕但也未得到根本解決。因此,農戶的正規信貸需求是否決定其受到信貸約束?農戶正規信貸獲得的內在機制是什么?如何從根本上解決農戶的正規信貸約束問題?對這些問題做出科學合理的解釋既有利于糾正農戶在貸款行為上的偏差,又能為各部門制定農村金融改革措施提供參考。

已有關于正規信貸獲得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農戶的個體特征[6-7]、家庭結構特征[8-10]、社會資本[11-13]等方面。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與完善,人們逐漸認識到借貸主體的金融認知對正規信貸獲得的影響。尹志超等[14]通過將家庭借貸行為與風險態度作為研究金融知識與家庭創業之間關系的中介因素,研究發現,金融知識可以顯著提高家庭的正規信貸需求與獲得情況;王晶等[15]研究發現,借貸主體對貸款產品、信貸政策、貸款手續等的不了解以及對正規信貸的認知偏差而導致行為上的偏差是農戶受到正規信貸約束的重要原因;Beck等[16]研究指出,若人們對金融產品不了解或不熟悉,也就不會對其有需求;而人們的金融素養水平會顯著影響其對金融產品及服務的運用[17]。

通過對已有文獻的梳理可以發現,學者對農戶正規信貸獲得問題的研究雖已關注信貸需求對正規信貸約束的作用,但關注的重點大多是實際正規信貸需求或有效正規信貸需求,而對潛在正規信貸需求的關注不足。其次,在已有研究農戶正規信貸獲得和正規信貸需求的文獻中,雖有部分文獻關注潛在正規信貸需求,但同時從有效正規信貸需求與潛在正規信貸需求的角度分析正規信貸獲得及其內在影響機制的文獻較少。在農戶正規信貸獲得的影響因素方面,已有文獻對農戶個人特征、家庭特征和社會資本等影響因素的研究已經較為全面,從金融素養的角度對農戶正規信貸獲得的研究還相對欠缺,且對其衡量的方法較為單一,多用農戶對金融知識或貸款了解程度等主觀評價。基于此,本文基于較金融認知或金融知識更全面的角度,從有效正規信貸需求與潛在正規信貸需求的路徑出發,利用中國家庭金融調查2013年農戶層面的數據,采用Probit模型和Ivprobit模型,分析我國農戶正規信貸獲得與金融素養之間的關系,探討農戶正規信貸約束在需求層面的內在機制,以期為糾正農戶在貸款行為上的偏差、緩解農戶的信貸約束提供理論支持與決策參考。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金融素養( fi nancial literacy)最早是由Noctor等[18]提出,并將金融素養定義為人們在管理財富中可以使其做出正確判斷并采取有效措施的技能。現有文獻對金融素養的定義不盡相同,其中被廣泛接受的定義是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INFE)[19]提出的:金融素養是能夠促使人們做出合理的財務決策并實現金融福利的必要知識、意識、態度、技術和行為的聯系。在該定義中將“知識”理解為人們對金融問題的理解能力,“技術”理解為人們對金融知識的現實運用能力,參照這一概念本文將金融素養概括為借貸主體對金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1.1 金融素養對農戶正規信貸需求的影響

關于金融素養對正規信貸需求的影響可以追溯到家庭負債層面,Lusardi和Tufano[20]通過測算受訪者的金融素養與債務狀況發現,金融素養水平越低的居民,對自身債務狀況的認知越差,易導致對借貸方式和借貸成本的選擇出現偏差。Disney和Gathergood[21]證明了金融素養可以顯著影響居民對自身債務需求狀況的認知,金融素養越高的家庭對債務的成本及價值的了解越多,有助于降低家庭的負債成本。吳衛星等[22]指出金融素養高的居民更可能通過負債來平滑消費,并且更偏好通過正規渠道貸款。Akudugu等[23]研究發現,居民金融素養水平的提高可以促使人們主動了解正規信貸政策及貸款程序,降低對正規信貸的認知偏差,進而增加對正規信貸的需求。Kon和Storey[24]認為,金融素養水平低的借貸需求者因對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產品或政策缺乏認識,使其認為申請也得不到貸款而主動放棄貸款申請。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認為農戶的金融素養水平越高,其對金融信息的掌握越全面,從而有助于農戶對貸款政策、程序、成本等信息的理解,進而改善農戶的借貸渠道偏好,增加對正規信貸的需求;同時農戶金融素養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農戶因不知道如何申請貸款或因認知偏差而未申請貸款的可能性,促進有信貸需求的農戶向銀行申請貸款,推動潛在正規信貸需求向有效正規信貸需求的轉化。

1.2 金融素養對農戶正規信貸獲得的影響

金融素養作為一種特殊的人力資本[25],對正規信貸獲得可以產生直接與間接的影響。Jappelli 和Padula[26]認為居民金融素養水平的提高可以使居民對收集到的金融信息進行有效地篩選與分析,并促使其做出明智的金融決策,同時居民對金融信息越了解其獲得貸款的可能性越大[23]。Lusardi等[27]認為金融素養可以反映個人的信用水平,金融素養水平越高的居民越容易通過金融機構貸款資質的核查,越可能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另外,金融素養可以推動居民參與金融市場[28],促進家庭進行理財規劃[29]、家庭創業[14]等,進而提高家庭財富水平、增強還款能力,更容易獲得貸款。綜合以上分析,本文認為農戶金融素養水平越高,對家庭正規信貸產生的直接與間接效應越強,獲得正規信貸的可能性越大。

2 研究方法

2.1 數據來源

本文使用的數據為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對中國微觀家庭進行的調查數據。此項調查采用三階段分層抽樣及人口規模成比例的科學抽樣方法,樣本分布于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62個縣(區、市)、1 048個村(社區),共獲得28142戶樣本。該調查涵蓋了家庭的資產與負債、保險與保障、收入與支出以及家庭人口特征、就業與態度等方面的信息,在我國家庭金融微觀信息層面具有較高的代表性。在樣本結構中,農村樣本數為8932戶,為本文對農村信貸市場的研究提供了數據支持。本研究的金融素養水平僅指受訪者為戶主或戶主配偶的金融素養水平,因此需要剔除受訪者為其他家庭成員等不符合條件的樣本,最終保留8284份樣本數據。

2.2 概念界定

為了進一步分析,本文將農戶信貸需求劃分為正規信貸需求和非正規信貸需求,其中正規信貸需求劃分為有效正規信貸需求和潛在正規信貸需求。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的數據涉及了農戶在農業生產、工商業經營、住房購置與修建、汽車購置、教育等方面的正規信貸獲得和非正規信貸獲得情況。該調查詳細詢問了農戶在這幾方面是否有銀行貸款,并對沒有銀行貸款的農戶進一步詢問其原因,具體包括:不需要;需要但未申請;申請過但被拒絕;曾經有貸款現已還清。借鑒劉西川等[30]的做法,將獲得銀行貸款、需要銀行貸款但未申請和申請過被拒絕視為有正規信貸需求,將獲得銀行貸款和申請貸款被拒的情況視為有效正規信貸需求,將需要銀行貸款但未申請的情況視為有潛在正規信貸需求,將有非正規信貸的農戶定義為有非正規信貸需求。

2.3 變量選擇

1)金融素養。本文的核心解釋變量是農戶的金融素養,在測量方法上有客觀金融素養測評法和主觀金融素養測評法,目前被廣泛認可的測量方法仍是客觀金融素養測評法,因此采用因子分析法構建金融素養指標。根據已有文獻采用利率、通貨膨脹、股票、基金等指標對金融素養變量的衡量[5,14]以及對農戶平均金融素養的考慮,本文選擇了利率計算、通貨膨脹理解和投資風險理解3個問題衡量農戶的金融素養。對于回答不知道或算不出來的農戶可能不明白問題關鍵詞的意思,所反映的是農戶缺乏對該問題基本金融概念的認識,其代表的金融素養水平與回答錯誤的水平是不同的。因此本文借鑒尹志超等[14]的做法,將每個問題的回答情況構建兩個啞變量,第一個啞變量為各問題是否回答正確,回答正確記為1,否則記為0;第二個啞變量為各問題是否直接回答,直接回答(包括回答正確或錯誤)記為1,間接回答(包括回答不知道或算不出來)記為0。因此,根據3個問題6個變量運用迭代因子分析法進行因子分析。總樣本的KMO檢驗值為0.6063,并且Bartlett球形檢驗的P值為0,說明樣本適合做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結果中,根據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提取前兩個因子構建金融素養指標,其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84.34%。

2)其他控制變量。借鑒了已有相關文獻的做法,最終將戶主個體特征變量(戶主年齡、戶主身體狀況)、家庭結構特征變量(家庭人口規模、家庭勞動力人口數量、黨員數量、戶主及配偶的兄弟姐妹數量)、家庭經濟活動特征變量(家庭耕地面積、家庭人均工資收入)和地區變量(東部、中部)設置為影響農戶正規信貸行為的控制變量(表1)。

戶主年齡: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問卷中涉及了農戶出生年的問題,戶主年齡由調查年“2013”減農戶出生年所得。戶主身體狀況:問卷中關于戶主身體狀況變量的問題為“與同齡人相比,您現在的身體狀況如何?”其選項為1~5級量表選項,1為非常好,5為不好。

家庭規模:以居住在一起或者不居住在一起但與家庭有經濟聯系的成員為依據。家庭勞動力人口數量:按照國際慣例,將15~64歲人口定義為勞動人口,該變量用來反映農戶家庭的生產能力。家庭黨員數量:用以衡量農戶家庭的政治資本狀況。戶主及配偶的兄弟姐妹數量:該變量以戶主及配偶的親兄弟姐妹數量的總和為依據,用來反映農戶的社會資本狀況。

家庭耕地面積:以農戶家庭實際耕地總面積為依據,反映農戶在農業生產上的正規信貸需求。家庭人均工資收入:以農戶家庭成員的稅后實收工資收入為依據計算所得,考察農戶家庭經濟特征對農戶正規信貸活動的影響。

地區變量中以西部地區為對照組。

表1 變量描述性統計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variables

2.4 模型選取

因農戶正規信貸獲得、有效正規信貸需求、潛在正規信貸需求、是否因不知道如何申請貸款或對貸款存在認知偏差而產生潛在正規信貸需求均為(0, 1)虛擬變量,故本文采用Probit模型驗證金融素養對農戶家庭正規信貸行為的影響。模型為:

式中:Yi表示正規信貸獲得、有效正規信貸需求、潛在正規信貸需求、是否因不知道如何申請貸款或對貸款存在認知偏差而產生潛在正規信貸需求,FLi為金融素養變量是本文重點關注的變量,Xi為模型的控制變量,εi為殘差項。

3 結果與分析

3.1 農村借貸市場表征分析

1)樣本農戶信貸獲得與信貸需求的整體情況分析。對我國農戶的信貸需求與信貸獲得情況按地區進行劃分,以分析樣本農村信貸市場的總體特征。從信貸獲得情況來看,全國樣本中有信貸需求的比例為54.7%,獲得正規信貸的比例為14.6%;而獲得非正規信貸的占比高達45.5%(表2),占有信貸需求樣本數的83.2%。可以看出,樣本農戶正規信貸獲得的總體水平偏低且農戶的融資渠道仍然以非正規渠道為主。另外,通過對比全國樣本的獲得信貸、獲得正規與非正規信貸情況可以發現,有9.5%的農戶既獲得正規信貸也獲得非正規信貸,說明正規信貸規模并不能完全滿足農戶的借貸需求額度。從信貸需求情況來看,全國樣本中有正規信貸需求的農戶占31.1%,而在有正規信貸需求的農戶中僅有46.9%的農戶獲得正規信貸,說明53.1%的樣本農戶受到正規信貸約束。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樣本農戶的正規信貸需求最高,有37.0%,并且在有正規信貸需求的農戶中獲得正規信貸的比例為57.0%,比東部和中部地區更高,說明我國西部地區樣本農戶的正規信貸需求程度最高且受到的正規信貸約束程度最低。

表2 各地區農戶信貸獲得與信貸需求情況(%)Table 2 Farmers' credit acquisition and credit demand by region (%)

2)不同用途下樣本農戶信貸獲得與信貸需求情況分析。為了分析樣本農戶正規信貸獲得程度低及正規信貸約束嚴重的原因,本文將農戶借貸情況按用途分類。農戶在農業生產與房屋購建用途上獲得正規信貸的占比較高,而在工商業經營和汽車購置用途上占比較低,分別占總樣本的5.6%、4.9%、1.1%和0.9%(表3)。在有正規信貸需求的樣本中,用于農業生產和房屋購建的正規信貸獲得程度最低,而用于工商業經營與汽車購置的正規信貸獲得程度相對較高,分別占有正規信貸需求的33.1%、26.8%、44.0%和47.4%,可以看出用于農業生產與房屋購建的正規信貸約束程度更高。進一步分析正規信貸約束程度高的原因,將有效正規信貸需求與潛在正規信貸需求納入其中。

通過對比農業生產、工商業經營、房屋購建和汽車購置各項用途的潛在正規信貸需求與正規信貸需求的比值可以發現,農業生產和房屋購建之所以受到的正規信貸約束程度最高是由于農戶在該用途的有正規信貸需求中未向銀行申請貸款的比例非常高,分別占有正規信貸需求的53.3%和63.9%,而用于工商業經營和汽車購置的潛在正規信貸需求雖較農業生產和房屋購建低,但仍然分別占有正規信貸需求的40.0%和47.4%。

根據表3數據分析進一步顯示,在各用途的有正規信貸需求的樣本中,向銀行申請信貸的比例均較低,農業生產、工商業經營、房屋購建和汽車購置分別為47.3%、56.0%、36.1%和52.6%;而在申請貸款的樣本中,獲得正規信貸的比例并不低,農業生產、工商業經營、房屋購建和汽車購置分別占70.0%、78.6%、74.2%和90.0%。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在有正規信貸需求的農戶中,有潛在正規信貸需求的比例過高,農戶在需求層面受到的信貸約束程度較大,且潛在正規信貸需求向有效正規信貸需求的轉化較低,而有效正規信貸需求向正規信貸獲得的轉化較高。

對農戶存在潛在正規信貸需求的原因進行分析顯示,農業生產上有正規信貸需求但未申請的原因中,有18.2%的農戶因不知道如何申請貸款而未向銀行申請貸款,同時因估計貸款申請不會被批準而未向銀行申請貸款的比例高達48.3%;工商業經營上有正規信貸需求但未申請的原因中,不知道如何申請貸款和估計貸款申請不會被批準的比例雖較農業生產低,但也分別達到11.3%和38.1%(表4)。這應該與農戶對正規金融貸款程序、條件及貸款政策的認識不足或認知偏差有關。

表3 不同用途下農戶信貸情況(%)Table 3 Farmers' credit situation under different uses (%)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首先,樣本農戶正規信貸獲得程度低,農戶受到的正規信貸約束程度較大;其次,在有正規信貸需求的農戶中有潛在正規信貸需求的比例過高,且潛在正規信貸需求向有效正規信貸需求的轉化較低,而有效正規信貸需求向正規信貸獲得的轉化并不低;另外,農戶的潛在正規信貸需求與不知道如何申請貸款和對正規信貸的認知偏差有關。為了深入研究農戶正規信貸獲得程度低的原因,引入金融素養變量,并進行實證分析。

表4 有正規信貸需求但未申請的原因(%)Table 4 Reasons for farmers with formal credit demands not applying for loans (%)

3.2 金融素養對農戶正規信貸獲得的影響

表5報告了影響農戶正規信貸獲得因素的模型估計結果,該模型以有正規信貸需求的農戶為樣本。模型一報告的是不含金融素養變量的估計結果,戶主身體狀況、家庭勞動力數量、家庭黨員數量、戶主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數量、家庭耕地面積可以顯著影響農戶正規信貸獲得情況。戶主身體狀況越差越不易獲得正規信貸;家庭勞動力數量、家庭黨員數量、戶主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數量越多越有可能獲得正規信貸;家庭耕地面積越多更有可能獲得正規信貸。

模型二報告的是加入金融素養變量并控制原有變量后的估計結果。加入金融素養變量后原有變量對正規信貸獲得的影響效果變化很小。同時,金融素養對農戶正規信貸獲得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邊際效應為0.027,并在10%的水平下顯著。這說明,金融素養水平越高,農戶越容易獲得正規信貸。

表5 農戶正規信貸獲得的模型估計結果Table 5 Estimation results of farmers' formal credit acquisition

3.3 金融素養對農戶正規信貸獲得內在機制的影響

為了分析農戶金融素養對正規信貸獲得內在機制的影響,進一步分析了農戶金融素養對有效正規信貸需求、潛在正規信貸需求和不知道如何申請或貸款認知偏差的影響(表6)。

模型三、模型四報告了農戶有效正規信貸需求的估計結果。模型三是不包含金融素養變量的估計結果,家庭黨員數量、家庭耕地面積與農戶有效正規信貸需求顯著正相關,這說明家庭黨員數量越多、家庭實際耕地面積越大,農戶更易采取有效行動將正規信貸需求轉變為有效正規信貸需求;戶主身體狀況越好越有可能向銀行申請貸款;另外東部和中部地區的農戶相對西部地區的農戶有效正規信貸需求更低。模型四加入金融素養變量后顯示,原有變量均未發生明顯變化,并且在10%的水平下對有效正規信貸需求有顯著正向影響,其邊際效應為0.029。這說明,金融素養水平的提高可以顯著提高農戶有正規信貸需求并提出申請的可能性。

表6 農戶正規信貸獲得內在機制的估計結果Table 6 Estimation results of internal mechanism of farmers' formal credit acquisition

模型五、模型六報告的是潛在正規信貸需求的估計結果。模型五顯示,家庭勞動力數量越多、黨員數量越多、家庭實際耕地面積越大,農戶有潛在正規信貸需求的可能性越小;戶主的身體狀況越差,越有可能產生潛在正規信貸需求,這可能與農戶對未來還款時的擔憂有關;家庭人口規模越大農戶越有可能產生潛在正規信貸需求。模型六為加入金融素養變量的估計結果。加入金融素養變量未對原有變量產生較大影響,并且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對潛在正規信貸需求有負向影響,即金融素養水平越高,農戶有貸款需求但未申請的可能性越小。

為了進一步驗證農戶存在潛在正規信貸需求的原因,模型七、模型八估計了不知道如何申請貸款或對貸款存在認知偏差的估計結果。模型七為不含金融素養變量的估計結果,戶主年齡在10%的水平下對不知道如何申請或對貸款存在認知偏差具有顯著負向影響,其邊際效應為0.018,而戶主年齡的二次項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對不知道如何申請貸款或對貸款存在認知偏差有顯著正向影響,且其邊際效應為0.020,因此可以得出農戶因不知道如何申請貸款或對貸款存在認知偏差而產生潛在正規信貸需求的概率與戶主年齡呈“U”型關系,并在45歲時達到最低;家庭勞動力數量越多、黨員數量越多、家庭人均工資收入越高,農戶因不知道如何申請貸款或對貸款存在認知偏差而產生潛在正規信貸需求的可能性越低。模型八加入金融素養變量后未對原變量的估計結果產生顯著影響,并且金融素養水平的提高可以顯著降低農戶因不知道如何申請貸款或對貸款存在認知偏差而產生潛在正規信貸需求的可能性,其邊際效應為-0.040,在5%的水平下顯著。說明農戶金融素養水平低可能是農戶存在潛在正規信貸需求的深層次原因,而金融素養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促進潛在正規信貸需求向有效正規信貸需求的轉化。

3.4 內生性與穩健性檢驗

在解釋金融素養對正規信貸獲得與需求的影響時,要避免模型存在的內生性問題對估計結果產生偏差。首先,農戶在貸款申請過程中會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金融素養水平,使模型產生反向因果效應,會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金融素養對正規信貸獲得及需求的影響。其次,金融素養的評估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也會使模型產生內生性問題。為了確保模型的準確性,本文使用工具變量法做進一步檢驗。目前有較多學者用父母的最高受教育水平作為金融素養的工具變量[31-32],本文同樣采用受訪者的父母中最高受教育水平作為金融素養的工具變量。Wald內生性檢驗的P值顯示金融素養為內生變量。另外,一階段的工具變量在1%水平下顯著,且F值大于10(表7),說明不存在弱工具變量的問題。檢驗結果顯示,金融素養對農戶正規信貸獲得有正向影響,并且對潛在正規信貸需求向有效正規信貸需求轉化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表7 內生性與穩健性檢驗Table 7 Endogeneity and robustness tests

為了進一步檢驗上述結果的穩健性,采用樣本農戶對3個問題的回答得分加總代替金融素養指標,分別對農戶正規信貸獲得、有效正規信貸需求、潛在正規信貸需求作回歸。金融素養(評分加總)指標均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表7),基本與上述結果相一致。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研究表明,農戶正規信貸獲得程度低,受到的正規信貸約束較大。有正規信貸需求的農戶中存在潛在正規信貸需求的比例過高,農戶在需求層面受到的信貸約束程度較大,且潛在正規信貸需求向有效正規信貸需求的轉化較低,而有效正規信貸需求向正規信貸獲得的轉化較高,促進農戶的潛在正規信貸需求向有效正規信貸需求轉化進而提高正規信貸獲得水平是關鍵。金融素養對農戶正規信貸獲得及需求具有重要影響。金融素養對農戶獲得正規信貸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其中,農戶金融素養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農戶因不知道如何申請貸款或對貸款存在認知偏差而產生的潛在正規信貸需求的可能性,同時可以顯著促進農戶的潛在正規信貸需求向有效正規信貸需求轉化。因此,在降低農戶正規信貸約束過程中應關注金融素養的重要性,發揮金融素養在正規信貸獲得中的作用。

戶主身體狀況、家庭勞動力數量、家庭黨員數量、戶主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數量、家庭耕地面積均對農戶正規信貸獲得產生影響。其中,戶主身體狀況對農戶正規信貸獲得有顯著負向影響,而家庭勞動力數量、家庭黨員數量、戶主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數量、家庭耕地面積對農戶獲得正規信貸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戶主年齡與因不知道如何申請貸款或對正規信貸存在認知偏差而產生潛在正規信貸需求的概率呈“U”型關系,并在45歲時最低。

4.2 建議

1)提高農戶的金融素養水平,充分發揮金融素養在農戶正規信貸獲得中的作用。首先,在實施農村金融改革過程中,相關部門在考慮如何降低金融機構對農戶的服務門檻的同時,應加大對農戶金融知識的普及力度,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對農戶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如通過基層政府或金融機構定期組織“金融知識下鄉”的講座,對農戶開展金融教育并提供金融信息咨詢服務,也可利用農村金融機構或政府機關單位的微信公眾號或官方微博,定期推送簡單易懂且有趣的科普性金融知識或金融案例,提高農戶對金融知識學習的興趣,擴大農戶對金融知識的獲取途徑。其次,在開展金融教育時要注意農戶間的示范作用,可以在村級設置金融模范人物,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另外,在開展金融知識普及的同時,應注重農戶對金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的結合,促進農戶將知識轉化為內在素養,從而真正對農戶的“懼貸”與“盲貸”心理起到緩解作用,解決農戶在需求層面產生的信貸約束。

2)發揮農戶社會資本對信息不對稱的緩解作用。首先,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建立完善的信用評價體系,將農戶的社會資本狀況納入到農戶的信用評價體系當中,從而更好的測量貸款者的信用指標,可以降低貸款者違約的風險,也可以降低農戶受到的信貸約束。其次,有關部門可以建立村級或鄉鎮級的公共社會網絡平臺,如互助社、合作社等,有利于擴大農戶的有效社會網絡、提高農戶社會資本的質量。

3)切實完善和實施土地流轉政策,激發農戶的正規信貸需求。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可以擴大農戶的生產規模,提高農戶在農業生產上的正規信貸需求,進一步提高農戶的正規信貸獲得水平,降低其受到的正規信貸約束。

致謝:感謝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在數據上的支持,感謝匿名評審專家對本文提出的寶貴意見。

猜你喜歡
金融素養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五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六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金橋(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夢
P2P金融解讀
支持“小金融”
金融法苑(2014年2期)2014-10-17 02:53: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亚洲人人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熟女一级毛片| 国产99欧美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2020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综合五月|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精品视频福利|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美女亚洲一区|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色婷婷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欧美日本二区| 国产精品主播| a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亚洲欧洲综合|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永久天堂网Av|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区|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欧美日韩资源|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西瓜tv|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国产小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亚洲天堂网2014| 五月婷婷欧美| 国产噜噜噜| 成人另类稀缺在线观看| 爱色欧美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人免费视频| 久久美女精品|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久久夜色精品|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国产制服丝袜无码视频|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乱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