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欣
農業專業合作社是在家庭農業經濟的基礎上以平等互動為基本原則,按照國有有關合作生產的法規組建的經濟活動形式。農業專業合作社是經濟性組織,是按照我國經濟法規開展的農業共建活動,是農民自主自愿的基礎上進行的生產聯合,是按照資金、勞動與技術等生產要素進行的生命合作活動,是農民按照自主勞動和民主管理開展的互利性的生產經營活動。開展農業專業合作社活動對于推動農業經濟發展,整合農業經濟資源,提高農業經濟質量有重要價值。
一、農業專業合作社與人民公社的不同之處
主要區別在于:
1、主體不同。計劃經濟時代的農民合作社的主體是全體農民,強調所有農民無條件的加入人民公社,今天的農業專業合作社是部分農民,是在農民自愿的前提下通過技術、資金與生產設備的高度融合,從而達到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目標。
2、時期不同。人民公社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人民公社更注重擴大生產范圍,沒能深度的關注提高勞動質量,而農業專業合作社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是在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產效率,有效適應市場需要建立起來的合作社。
3、目的不同。計劃經濟時期的人民公社的目的是壯大集體經濟,強調通過集體的力量實現對農民的有效管理,基于集體達到有效執行計劃目標。而今組建的農業專業化合作社的直接目的是使社員加快增收,最終目的是早日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指引下提高農民生產勞動效率,提升勞動質量,滿足農民個性化生產需要的生產建設載體。
4、自愿程度不同。計劃經濟時期的人民公社是在“自愿”的前提下,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具有去行政化的特征,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本質屬性是經營性質,是在農民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實現生產力、技術、資本的有效配合,從而達到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滿足經濟的個性化需要為目標的機制。
5、分配機制不同、社員積極性不同。人民公社時期具有大鍋飯,大幫轟,每個人的勞動成果與報酬掛鉤不緊密,社員沒有積極性,現代農業合作社關系到每個個體的切身利益,農民更樂于為了自己的利益積極生產,因此有助于提高農業經濟創新性,滿足地方農業的個性化發展需要。
二、農業專業合作社在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1、增強抗風險能力
農業專業合作社是各種生產力量融合的合作社,它消除了一家一戶生產的風險,有助于在集體的力量下抵抗各種潛在的風險因素,有助于挽回農民的損失,不斷消除提高農業的抗風險能力,更好的解決農民建設的自身問題。
2、加快致富的一條新途徑
農業專業合作社讓農民看到了理好的農業發展前景,有助于調動農民參與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笥,可以極大地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專業合作社是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形式與方法,有助于更好的簽訂農業合同,從而構建完善的農業生產體系,達到更好的適應市場的目標。在市場化的環境下有助于滿足農民需要,完善了農業市場價格機制,可以有效的抵御農業經濟的風險。
3、企業農戶實現互利雙贏
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有充足的市場化特征,農業專業合作社在股份制的屬性下成為農民實現利益的共同體,運用農業合作社的方式可以實現農民個體與集體的雙贏,最大限度的調動了農業的積極生產性,同時又更好的發揮了農業集體的力量,實現了雙向的有效互動和進一步促進發展。農業合作社把農民與企業有效的聯系在一起,進一步實現了現金、土地與知識產權的協調,可以實現股利的再分紅,有助于進下穩定企業的生產資料,在良好的股權分配機制下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達到促進農業經濟穩定生產的目標,實現了生產資料與勞動技術的互動配合。
三、本地區建立農業專業合作社應采取的對策
1、建立和穩固的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應當根據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采用靈活有效的組織形式,注重豐富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模式,強調農業合作社按照因地制宜和由小到大的方式進行發展,著力以農民入股的方式提高資源分配的有效笥,更好的實現知識、產權與資金的有效分配。農業合作社還要優化合作方式,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的科學配置,根據地方經濟要素不斷優化發展。
2、為了促進農業合作社的不斷融合發展,解決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融資不足、專業性不強和技術實力不足的問題,還要加大招商引資工作的力度,給予地方企業以有效的優惠政策,促進地方促進融入到農業專業合作社當中,運用一系列的股份制方式達到農業專業合作社互動發展的目標。這樣才能以龍頭企業為載體,進下優化農業專業合作社品牌,達到以提高農專業合作社影響力目標。
3、政府職能部門與各個宣傳媒體應當構建互動體系,注重建立良好的宣傳配合與廣泛互動機制,大力宣傳農業合作社的好處,進一步組織農民到現場進行參與,在各種宣傳資料的啟發與展示農業專業合作社的作用。還要依托自媒體構建農民廣泛參與農業專業合作社互動方法,著力在自媒體促進農民為農業合作社發展獻計獻策,同時還要通過各種媒體形式提高農業合作社的社會影響力。并且依靠農業合作社宣傳達到提升品牌和獲得企業參與投資的機會。
4、政府應當根據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情況給予各種優惠政策,注重成立專業的農業合作社,強調在尊重農民創新能力的基礎上不斷的激發農民的潛力,更好的優化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合作互動的載體,從而提高農業專業合作社的互動的廣泛性與科學性。
5、為了達到高質量保證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有序發展,還要優化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建設管理體系,注重合理的配置人員和各種力量,強調基層干部做到包材到戶,注重構建民主性農業專業合作社的互動機制,在自愿的前提下促進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共同發展,嚴禁強迫農民加入合作社。
6、在組織專業合作社過程中不斷完善各種機制和方式,進一步建立必要的獎勵與創新工作機制,強調優化市場發展體系,達到積極調動農民參與農業合作社活動主動性與積極的目標。能夠設置必要的獎勵機制、調研機制和公開機制,在良好的互動氛圍下促進農業合作社的發展。
總之,農業合作社應當不及汲取各種經驗,在構建良好的互動使得機制的基礎上調動農民參與農業專業合作社的主動性,在一定的制度規范和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推動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全面發展,達到提高農業合作社整體質量,不斷引導農業專業合作社高效、優質和深入的適應市場需要。
(作者單位:152000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紅旗鄉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