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
這是個單親家庭,母親和10歲的兒子時常被鄰居沒來由地欺負。
有一天,忍無可忍的母親拉著兒子來到天井,高聲叫喊:“你們根本不知道我們是誰,看看我兒子,他將來會成為大使、作家、榮譽軍團騎士……”
不要說鄰居們哄堂大笑把她當作瘋子,就連兒子也感到傷心屈辱,他絕不相信自己會成為什么大使、作家、榮譽軍團騎士。
這對母子生活在20世紀20年代的波蘭小城,母親在艱難維持生計的同時,讓兒子學習了音樂、繪畫、擊劍、社交禮儀。當兒子確定寫作為自己的唯一興趣時,母親興奮地鼓勵:“兒子,你會成為另一個托爾斯泰,另一個維克多·雨果。”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母親送兒子去了巴黎。
“二戰”爆發后,兒子應征入伍,加入法國空軍。雖然險情迭出,但他每次都奇跡般地脫險,支撐他的是與母親的信件往來。戰爭結束,他獲得戴高樂將軍親自頒發的解放勛章,他在戰爭期間創作的小說亦出版并獲得成功。戰后他曾任職于法國外交部。
他10歲時母親幾近瘋狂的預言,竟完全成真。
這個兒子就是唯一兩次獲龔古爾文學獎的作家羅曼·嘉里,他一生創作了34部小說。
母親的想象力,可以無窮大。

羅曼·嘉里

林格倫
許多人在孩童時都讀過瑞典作家林格倫的童話《長襪子皮皮》,但你知道那個火紅頭發、力大無窮、好開玩笑、喜歡冒險、穿著一只黑襪子和一只棕襪子的小女孩,是怎么創作出來的?
那一年,林格倫7歲的女兒患肺炎住院,媽媽守在床邊。女兒要媽媽講故事。講啊講,媽媽肚子里的故事都講光了,實在不知道該講什么好了,就問女兒:“我講什么好呢?”女兒順口回答:“就講長襪子皮皮吧。”
3年后,女兒10歲生日時,“長襪子皮皮”誕生了,是媽媽給女兒的生日禮物。這本書被譯成30多種語言,長銷不衰,總發行量超過1000萬冊。
憑著女兒一念之間說出的一個名字,母親可以為全世界的孩子“生”出一個好朋友。母親的想象力,大得無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