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麗君


[摘要] 目的 探究PDCA循環管理應用在康復科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8月該院康復科收治的患者108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54例患者。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管理,實驗組給予PDCA循環管理,對比兩組患者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及護理質量情況。結果 實驗組患者風險事件發生率5.56%顯著少于對照組2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人員的心理護理、疼痛護理、用藥護理及肢體功能護理等護理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PDCA循環管理應用康復科患者護理管理中能有效地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提高整體護理質量,加快患者康復。
[關鍵詞] 康復科;PDCA循環管理;風險事件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醫療技術也在不斷的改革和創新,人們對自身的健康和保健意識也不斷增強,不僅希望得到最佳的治療,同時還希望得到全面、有效的優質護理,來提高預后的治療效果。康復科為醫院的重要組成科室,使患者在預后的康復中取得較好的效果。以往常規的護理管理并不完善,且在康復科大部分患者活動受到限制,產生不良的心理反應,極易導致不良事件的發生,造成護患糾紛,不僅影響患者的康復,而且影響醫院整體的護理質量,阻礙醫院護理的發展。因此,將PDCA循環管理應用在康復科患者的護理管理中,其能夠針對護理中出現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從而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的護理服務。該次選取康復科收治的患者108例作為研究對象,對PDCA循環管理的應用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現將具體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康復科收治的患者108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54例患者。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25例,女29例;年齡為18~68歲,平均年齡(51.52±4.41)歲;實驗組男性患者28例,女26例;年齡為19~70歲,平均年齡(54.62±4.92)歲。對比兩組患者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管理,實驗組給予PDCA循環管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計劃? ①環境因素:院內的布局較亂,在患者經常出入的區域有障礙物。在洗浴間、衛生間等區域為安裝扶手,地板常有濕滑的地方。②患者因素:缺乏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對風險事件的防范意識較差,對治療、護理的依從性較差。不重視醫護人員的健康宣教,不能遵守醫院的相關規定。③管理因素:科室內操作流程不規范,相關制度不完善,缺乏對病房的有效管理,護理服務質量較差。④護理人員因素:護士缺乏專業知識,對相關技能操作不熟練,綜合素質和能力較差,安全防范意識較低,缺乏對風險事件的遇見性。
1.2.2 執行? ①加強環境的管理:合理規劃各區域布局,清理障礙物,保證患者出入區域清潔、干燥。在病區重要位置粘貼醒目的指引標識,醫療器械統一、合理防止再統一區域。②加強患者自身的管理:做好患者相關疾病的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治療后均佩戴腕帶,首先全面評估患者的病情,區分病情的輕重,根據患者病情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治療、護理措施。指導患者自我護理、飲食護理、運動護理及并發癥預防的護理等,為患者詳細講解住院期間的注意事項。③加強科室的管理工作:定期評估科室的具體情況,加強對醫護人員風險事件的防范意識,完善科室內各規章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對于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并改進。科室護理人員實施崗位責任制,定期對護理工作做好監督和管理。定期組織安全管理會議,分析風險事件的發生的原因,制定解決、改進的方案。④定期組織科室護理人員的培訓,增強其安全管理意識。可根據護理人員的分層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的同時,提高其業務綜合能力。組織定期的考核,針對考核中出現的護理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培訓。
1.2.3 檢查? 護理部成立護理質量監督小組,每3個月對護理工作進行檢查和監督。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給予相關責任人警告。科室內成立護理質量監控小組,每月對科室護理工作進行檢查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護士長,并由護士長進行詳細記錄,并在科會上研究討論,制定問題的解決方法,預防不良事件再次發生。
1.2.4 處理? 科室定期組織安全工作會議,對于科室工作中出現的不良事件進行詳細、全面的分析,重點討論典型、疑難的病例。根據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制定完善、安全的管理防范措施,并不斷地改進和完善。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及護理質量情況。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用χ2檢驗計數資料,用t檢驗計量資料,其表示方法分別為[n(%)]、均數±標準差(x±s),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人員的整體護理質量比較
對比兩組護理人員的整體護理質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風險事件發生情況
對比兩組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意識及法律觀念逐漸的增強,于此同時對醫療服務及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6]。康復科為醫院患者進行康復的主要的科室,其病種較多,工作較復雜,極易導致各種風險事件的發生,影響患者的治療,降低護理質量,因此,在各大醫院中,康復科的護理管理受到高度的重視[7]。以往傳統的護理管理工作較單一,不僅缺少對風險事件的關注和預防,同時缺少對護理工作質量的監督和檢查,導致一系列不良問題的發生。所以,將PDCA循環管理應用于康復科的護理管理中,其為近年來一種較科學、先進的護理管理,主要以患者為中心,將護理管理分為4個步驟,計劃、執行、檢查及處理,對科室的不良事件進行全面的管理[8]。PDCA循環管理總結了前人的護理管理經驗,采用了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技術,以科室實際情況出發,監督并檢查護理工作,及時發現不良事件,并給予針對性解決,并加強方案的落實和效果的評估,提高科室人員對風險事件的防范意識,使科室護理質量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PDCA循環管理的應用有效地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提高護理的管理質量,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9]。
通過該次研究觀察實驗組患者風險事件發生率5.56%,顯著少于對照組25.00%(P<0.05);實驗組護理人員的心理護理、疼痛護理、用藥護理及肢體功能護理等護理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將PDCA循環管理應用在康復科患者的護理管理中取得較滿意的管理效果,有效避免及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提高科室整體護理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羅娟,譚潔,李彬.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醫養結合護理中對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效果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8,47(23):2901-2903.
[2]? 梁愛群,章明陽,何婉芳,等.5S結合PDCA循環管理法在手術室環境現場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8,39(12):2384-2387.
[3]? 周文婧,彭偉萍,方堅,等.快速康復在宮頸癌腹腔鏡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35):144-145.
[4]? 儲紅英.情志護理聯合系統化康復訓練對中風后遺癥病人運動能力恢復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7,15(36):4488-4490.
[5]? 岳金讓.基于PDCA循環法為框架的品管圈活動聯合日志療法對乳腺癌放化療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7,11(12):1000-1001.
[6]? 梁愛群,章明陽,何婉芳,等.5S結合PDCA循環管理法在手術室環境現場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8,39(12):2384-2387.
[7]? 曾芬蓮,張詠梅,陳凌云,等.PDCA循環結合追蹤方法學在本科護生臨床實習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8, 36(24):116-118.
[8]? 鄧娜,孫蕾,劉金鳳,等.5E康復護理方案改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水鈉攝取不合理及睡眠狀況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24):2221-2224.
[9]? 韓記真,阿米娜·曲海,阿依古麗·買買提,等.PDCA循環護理管理對老年晚期肺癌化療患者繼發感染和自我效能感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34):160-162,166.
(收稿日期:2019-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