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開恩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建筑內暖通空調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建筑行業的暖通空調自控設計當中,因為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暖通空調與自控技術之間配合存在問題,所以暖通空調設計中,需要創新與優化設計方式,確保和自控設計之間完美配合,進而促進暖通空調自控設計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暖通空調 自控設計 配合問題
一、暖通空調自控設計的現狀
首先,自控工程師的專業水平較低。近年來,自控系統于暖通空調系統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下圖所示為某酒店內部的暖通空調自控設計圖紙)。大部分建筑企業的專業化自控設計工程師相對欠缺,自控設計的工程師以及相關人員整體專業水平較低。工程師并未掌握系統化的專業知識,無法掌握自控與暖通空調系統之間的有效配合問題。此外,自控設計的工程師并未積極地提升自我,導致暖通空調系統自控設計時無法確保設計方案的最佳,對暖通空調系統整體自控狀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其次,欠缺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監管制度。建筑企業由于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管理方法等存在一定問題,無法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需求。傳統管理辦法還會影響到企業內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積極性。同時,企業內部監管制度同樣有待完善,直接導致自控設計的工程師日常設計工作沒有合理的績效考核機制,影響到設計工程師的工作質量,使得在設計暖通施工圖紙時,出現系統不完善、邏輯錯誤以及參數不合理等各個問題,影響到系統的有序運行。
圖1 某酒店暖通空調自控設計圖
二、暖通空調自控設計中有效配合策略
(一)明確專業人員工作職責
暖通空調自控系統設計時,設計人員應當有較強的綜合素質,能夠全面地了解到空調運行的基本原理與組織結構,掌握國家的相關法律規定與行業規范標準與要求,專業化的完成暖通空調系統整體規劃和設計。設計人員應當主動地了解與掌握先進的自動化系統設計技術,動態化的調整自動系統設計當中的各項負荷參數,確保暖通空調自動化系統合理化的設計。設計人員還應當了解與掌握暖通空調系統基本原理與設計要求,確保自控系統的整體控制效果。自控專業人員應當詳細的了解與掌握暖通空調系統技術標準與邏輯原理,明確最佳設計方案,根據實際情況改進與優化系統設計,提高工作效率,確保暖通空調系統能夠優化配合。
(二)增強暖通空調與自控專業之間的溝通
暖通空調系統整體性能主要體現于各個不同專業部分相關技術參數,同時按照自身的具體情況進而完成設備閥值的有效設置,設定合理的執行元件與感測元件,確保全部參數的合理性。暖通空調自控系統投入使用后,應當科學的設置與控制全部技術參數,相關人員需要充分地了解到參數的重要作用,進而確保全部元件可以協調工作,確保整個系統能夠穩定運行。為了能夠實現暖通空調系統整體高效自控設計,系統相關專業人員還應當明確自身工作職責與工作義務。暖通空調的專業人員應當具備豐富設計經驗以及較強專業知識,自控設計人員同樣如此。與此同時,還應當增強系統化的監督管理工作,保證兩個專業相關工作人員能夠積極配合且高效地完成全部設計工作,設計的過程中,主動地思考并且高效地解決問題,促進暖通空調系統整體自控設計的高效完成。
(三)選擇合理感測元件,明確執行機構的精度要求
建筑物內部暖通空調系統的整體設計過程中,傳感器元件運行精度直接關系到系統穩定運行。因此,為了能夠確保暖通空調系統整體節能功能的充分發揮,應當按照系統實際情況選取需要的感測元件,明確原件的具體位置。室內溫度所用的感測元件需要設置于屋頂處,測量值和溫度數值相對較高,使得系統處于自動化條件時出現相應數據偏差問題,增加了能耗。所以,需要充分地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影響因素,精準的控制室內溫度,把實時溫度數據上傳到控制系統當中,確保能夠及時且準確地控制以及調節空調系統的實時溫度、濕度以及送風量等相關參數。因此,暖通和自控的相關設計人員需要選取合適的感測元件,并且明確元件的精度要求。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確保暖通空調系統自控設計的有效配合,各專業相關設計人員需要高效的溝通。暖通空調的技術人員需要強化自控技術的學習與掌握,提高自身設計水平,確保兩個專業可以有機融合,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關技術參數,確保暖通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促進我國暖通空調自控設計的進一步發展,利于國家的全面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溫智峰.暖通空調自控設計中配合問題分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8,(8):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