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眾合科技
2019年6月11日,是浙江眾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0925),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二十周年紀念日。
關于交通工具的象征意義,科幻作家韓松有這樣的表述:“交通工具代表了人類最根本的夢想:突破空間和時間的約束。而很大程度上,交通工具的技術演進與城市的興盛息息相關。”
軌道交通,伴隨著人類工業文明的進程,不僅是出行的載體、時空的連接、也是經濟得以暢行、治理得以高效、生活得以便利的重要保障。
2019年6月的杭州,處于“后峰會前亞運”時代,杭州地鐵5號線開通運營,這是杭州地鐵在7年間開通的第4條線路,是一條串聯起余杭、西湖、拱墅、下城、上城、濱江、蕭山七城區并連接杭臨、杭紹兩條城際鐵路的軌道交通大動脈,同時,還是杭州第一條通到城北的地鐵線。
城市交通網絡從“線”到“網”,高效運行,周密繁忙,卻井然有序,這背后是堅強有力的信號“大腦”。在跳躍閃動的信號燈指示下,它們操控著列車的每一趟出發、每一次停靠,確保乘客平穩安然抵達。
這不是眾合科技自研系統在杭州地鐵的初試身手。
早在2017年,杭州地鐵4號線信號系統項目中,眾合科技就曾投入科技攻關,優化系統算法,為期2個月的載客試運營期間,準確停站超過20萬次,順利輸送旅客超過980萬人次。
無論是杭州地鐵5號線,還是4號線的載客試運營,采用的都是眾合科技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BiTRACON型CBTC系統。

CBTC,是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的縮寫,是指“基于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系統”。這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信號系統。
通過信號系統,地鐵列車能知曉前方的彎道、坡道等線路條件和前方列車位置等情況,實時控制列車車速,確保列車安全、高效、舒適地運行,因此,信號系統關系著國家城市經濟的安全。
這樣一套系統的開發,背后凝聚著眾合科技工程師長達十數年的努力。一位長期身處前線的工程師回憶這些年的時光,如同一段艱辛卻輝煌的崢嶸歲月。
把時光的指針撥回2008年,眾合科技在地鐵信號行業屢攀高峰,拿下多個項目,但關鍵技術都是國外合作伙伴的信號系統,眾合科技僅僅負責系統集成和安裝調試。
第一個問題:過程艱難,花費巨大,為什么還是要孜孜不倦地打造屬于自己的關鍵核心技術?
鏗鏘的答案:因為作為浙大系的一員,自主創新是眾合科技融入基因的特質;因為我們清楚地知道在技術上被人卡住脖子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是無奈、是痛苦、更是激勵。
第二個問題:基礎怎樣?
回答:彼時,眾合科技軌道交通研發團隊一開始僅有6個技術人員,幾乎面對一張白紙,經過孜孜不倦的技術攻關,終于有了第一臺原型機。
第三個問題:怎么實現?
回答:沉下心來,用整十年的時間,超過十億的研發經費,硬是從無到有,打造出一套印有“UniTTEC”標志的BiTRACON型CBTC信號系統,打造出一支高可靠、高效能的研發技術團隊。
引人才:研發中心人數指數級增長,從6個人增長到如今的300多人。
建合作:眾合科技與浙大等高校緊密合作,2009年首個實驗系統搭建成功。
投資源:2009年實驗室建成,2018年,實驗室從一層擴充到兩層。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同行領先。截至目前,研發費用已超10億。
眾合科技CBTC系統及所有核心子系統,通過兩個不同的國際權威機構的獨立安全認證、并通過CRCC自主化審查,是國內自主研發CBTC系統中首家擁有完整系統的、全系列信號子系統均獲得獨立第三方安全認證的產品。TüV萊茵(上海)首席運營官Lutz Frankholz先生評價道:“我們相信,它可以和世界上其他國際先進的CBTC系統一樣,應用于不同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中”。
這是眾合科技CBTC自研十年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研發,意味著枯燥的代碼、日復一日的重復、熬夜、測試、失敗、查找、校對;也開啟著快捷、迅速、穩定、安全的乘坐體驗。
沉下心來,做一件事。如今的眾合科技,從一個個項目的進程中摸索,成長、積累、蝶變,如今的眾合科技軌道,已經融入城市發展的肌體,成為城市邊界延展、經濟擴張、雙創升級的可靠載體。
和杭州一樣,眾合人因地制宜,使一個個項目在全國大地落地開花。
在重慶,從2016年中標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互聯互通國家示范工程項目開始,眾合科技依靠自研的BiTRACON型CBTC信號系統,與其他三家單位共同了攻克了互聯互通的世界級難題。
在評審會上,中城協領導和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眾合科技等公司互聯互通CBTC成果,是中國CBTC的重要時刻,是中國CBTC的重要轉折點。
2019年1月,眾合科技中標“寧波市軌道交通5號線一期工程信號系統采購項目”,該項目將采用眾合科技的全自動運行列車控制整體解決方案(FAO),包括公司自主研發的全自動無人駕駛(DTO)技術、障礙物檢測技術和自動化車輛段/停車場技術等。
眾合科技的自研CBTC無人駕駛信號系統,嚴格遵循國際國內標準,專家評審意見認為,“基于互聯互通的全自動運行列車控制技術”、“列車全自動運行自學習控車技術”、“軌道交通車載和地面一體化安全平臺技術”、“智能運維系統技術”、“電子驅動采集技術”、“全自動升級改造技術”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同時,眾合科技的智能障礙物檢測技術可有效提高軌道交通的安全防護能力和預警防御能力。
截至目前,眾合科技的BiTRACON型CBTC信號系統已在國內外,包括高鐵、電氣化鐵路、城鐵、地鐵、有軌電車等16條軌道交通線路上得到錘煉,這些成果的取得是眾合科技創新價值和精神的體現,也推動了國內軌道交通自主研發的技術發展進程,目前眾合承建的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工程累積超過1800多公里。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效應日益顯著的今天,眾合科技始終立足國家關切,圍繞國家戰略,尋找自身定位,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奏響屬于中國企業的樂章。
亞吉鐵路是由中國企業建設、全線按中國標準打造的非洲第一條跨國電氣化鐵路,連接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兩國首都。這條電氣化鐵路背后,相隔萬里的浙江眾合科技一直在默默守護它的安全運行。
而在阿布賈城鐵,眾合科技8位工程師組成的技術團隊,更是遠隔大漠重洋,克服了重重困難。“對我們而言,信號系統的調試需要穩定、全覆蓋的通訊和網絡信號,這一點在當地較難保證。為此,我們根據當地實際進行適應性的重新開發,通過用環線特別定制,解決了上述難題。”眾合科技副總裁、總工程師凌祝軍說。
兩年多來,眾合科技結合當地實情,實施“定制非洲方案”,及時解決執行過程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順利保證了建設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推進。
以非洲為起點,眾合科技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尋找新機遇,拓展行業新的藍海。
和信號系統相比,AFC和乘客的關系更為直觀緊密。
什么是AFC?其實,我們乘坐地鐵,進出站需要刷卡、刷手機,背后有著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在支撐。這個系統叫做自動售檢票系統及線網清分系統(簡稱“AFC&ACC”)。目前,杭州地鐵的ACC系統和已經運營的地鐵線路的AFC系統都是由眾合科技完成的。

眾合科技將傳統AFC系統升級改造為“互聯網+”地鐵票務系統,地鐵乘車二維碼和銀行IC卡才能夠便捷使用。眾合科技改進后的這個系統,可以說是杭州地鐵移動支付的“基石”。
面向AFC的發展未來,眾合科技與騰訊、阿里及銀聯三大移動支付運營商密切合作,將移動支付引入地鐵支付過閘消費場景。
同時,眾合科技還突破性地發布“混合生物識別自動檢票”技術產品,將人臉識別、掌靜脈識別技術兩種最先進的識別技術和大數據技術應用于傳統支付過閘和安檢產品中,讓乘客的每一次出行,都更便利快捷,引領AFC系統的新技術時代。
軌道交通AFC自動售檢票系統和ACC線網清分系統已覆蓋全國14個城市,超過600個站點。
目前,在信號領域,眾合科技正積極推進多重安全冗余全自動駕駛技術在國內地鐵線路上的應用,面向軌道交通行業的未來,實現關鍵技術突破,為進一步提高軌道交通的安全、可靠,做出努力和貢獻;在AFC領域,積極探索更先進的移動及生物識別等高新技術,提高效率、提升滿意度。
眾合科技,致力于成就“世人信賴的智慧交通智造者”,讓每一次出行,都有暢快的體驗,每一條道路,都是理想的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