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劉桂蘭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科技水平顯著提高,為電力技術的創新進步提供了必要保障。電力系統在電力技術的影響下愈加智能,而智能化也逐漸發展成電力系統未來發展趨勢。在電力系統智能化發展背景下,智能變電站應用也愈加普及。基于此,該文將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作為主要研究內容,重點闡述其可靠性的提高策略,希望有所幫助。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可靠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TM77?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為了確保智能變電站穩定安全地運行,應在實踐過程中結合具體需求,合理制定應急預案,應用多種優化措施,提高繼電保護可靠性,與工業用電、居民用電要求相適應,進一步促進電力工作開展。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提高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可靠性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 智能變電站與繼電保護闡釋
1.1 智能變電站分析
智能變電站與傳統變電站最大的區別就是可以充分利用電子通信網絡技術二次系統,收集、檢測并合理控制信息數據,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管控電網的目標。基于智能變電站概念,其突出的優勢集中表現為以下2個方面:一方面,實現數字化數據采集目的;另一方面,實現網絡化的信息交換。
通過對電力設施與設備的檢測、維修,可以使智能變電站運轉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以及安全風險不斷降低。較之于傳統變電器常規互感器,在智能變電器運轉狀態下,對電子式互感器的使用愈加普遍,能夠實現電流與電壓的數字化轉變,并收集、傳送經過數字化處理的模擬信號,借助智能斷路器等相關設施,促進變電站的智能化運轉,進一步優化變電站的運轉質量與效果。
1.2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分析
對于傳統變電站繼電保護結構而言,主要包括站控層與間隔層2部分。而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結構包括過程層與間隔層。在硬件層面分析,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涵蓋交換機、電子互感器、網絡接口以及合并單元等。所以,智能變電站可以科學分類并匯總所收集的數據信息,應用合理的傳輸方法向繼電保護系統傳送數據,而繼電保護系統則會結合接收數據信息,遵循指令要求開展斷路器跳合閘作業,根據事先確定規則反饋操作的數據與結果。
2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可靠性提高的重要作用
與傳統變電站保護方式相比,智能變電站運轉需借助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不斷提高電力系統操作控制以及安全保護效果,促進智能變電站運轉的穩定性。通常,為確保智能變電站電子裝置運行的安全性,并且使其運轉穩定,需充分利用規模不同的智能電子設備。對電力系統運轉平穩性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就是電力系統運行環境與數據水平,同樣也會對電子設備與裝置運行效果帶來影響。如果不及時采取干預措施,上述因素就會直接影響繼電保護系統運行狀態,對智能變電站運行安全性與穩定性造成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不斷提高智能變電站穩定安全運行,作為管理工作人員與操作工作人員,就要對管理操作觀念進行更新,加強信息與網絡技術領域新知識的學習,在技術層面達到自動化檢測智能系統的目的,及時反饋檢測結果,保證能夠快速地處理各類信息故障。
3 提高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可靠性的有效策略
3.1 運行狀態下的繼電保護
智能變電站在運行狀態下,應該采用合理的技術措施,保證繼電保護系統的可靠性。在保證智能變電站運轉安全與平穩的情況下,應根據安全維護方案內容要求,有效維護智能變電站內部運輸線路與母線等電子設施與設備,盡可能規避智能電網運轉風險,進一步提高智能變電站運行安全性。而在采取繼電保護措施方面,最關鍵的是要熟練掌握繼電保護系統功能,應簡化系統配置與設施。可以說,智能變電站處于運轉狀態下,一旦有變動可以對主保護定值設定,而波動較小的數據會納入保護定值中,智能變電站變動不會過于明顯,為其平穩安全運行提供必要保障。但在操作時,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要求開關設計與硬件設備分別保護,合理采用繼電保護措施。
3.2 間隔層的繼電保護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可選擇兩重配備,集中配置后備保護,以不斷提高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行的穩定性,不斷優化系統安全性能。作為管理工作人員與操作工作人員,要強調臨近線路的維護重要性,與實際操作環境相結合,合理制定關合閘的處理方案,保證智能變電系統穩定運行。在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行狀態下,需針對整體電壓展開繼電保護,將信息科技技術應用于其中,結合鋸腿狀況加以處置。如果滿足整體電壓時,即可提高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安全可靠性。
3.3 變壓器安全穩定性強化
在智能變電站長期運行狀態下,電壓是按照電力系統的要求,嚴格控制在規定范圍內,要想保證電力系統運轉安全,就必須使電壓值控制在規定范圍之內。但在具體操作方面,很容易受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導致電壓過高抑或是過低,不利于電力系統安全平穩運行。在這種情況下,應調節變電站電壓。所以,提高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的可靠性,可以實現繼電保護性能的安全與穩定。對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強化的過程中,要合理設置配電保護分布式配置,優化變壓器繼電保護的運行方式。這樣一來,即可保證變壓器承受壓力被有效分散,以免調節變壓器電力的過程中受壓力過大影響而引發嚴重的安全問題,全面提升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安全穩定效果。除此之外,在后置裝備繼電保護實際運轉期間,作為操作人員則要借助集中式配置方式,綜合考慮電力運行環境狀況,科學采用相應的措施,實現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3.4 繼電保護系統線路維護
在提高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可靠性方面,要有效維護系統線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系統線路會影響繼電保護的安全性。為此,操作人員在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可靠性提升方面,需借助縱聯差動方法維護線路,以實現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可靠性的增強。
通常來講,縱聯差動維護的方式包括2個方面,即集中式與后背式。但不管采用哪一種維護方式,都可以充分發揮智能變電器繼電保護功能,并在檢測可靠性方面,不斷增強維護效果。通過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線路的有效維護,可以全面提高系統可靠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繼電保護系統線路可以有效控制不同壓值電壓,通過維護繼電保護系統的線路,可以優化檢測電力運作效果,為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3 結語
綜上所述,智能變電站安全穩定運行與繼電保護存在緊密聯系,特別是在信息化與網絡化背景下,智能變電站發展速度加快。在這種情況下,繼電保護的重要性逐漸突顯出來。為此,作為電力專業技術工作人員,應深入研究繼電保護相關內容,采取必要措施,以提高智能變電站運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化雨,崔媛媛,黃延潤,等.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可靠性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8,20(22):222.
[2]吳穹.淺析提高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可靠性的措施[J].通訊世界,2018,25(12):203-204.
[3]左元鋒,伍能成.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分析[J].數字化用戶,2018,24(41):73.
[4]藍艷菁.提高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可靠性的措施分析[J].科學與財富,2018(31):170.
[5]岳紅.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研究及分析[J].數碼設計(下),2018(9):114-115.
[6]謝莉莉.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