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剛
【摘 要】在新的形勢下,傳統媒體只有與時俱進,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積極與新興媒體融合,著力打造核心競爭力,才能繼續發揮主流媒體的宣傳作用和主導地位。筆者立足當前新媒體發展的優勢,結合傳統媒體自身的定位,就如何在新媒體背景下堅守住傳統媒體的公信力進行了論述,以期為傳統媒體在轉型發展過程中提供參考和指導。
【關鍵詞】新媒體? ?傳統媒體? ?公信力? ?核心競爭力? ?轉型發展
一、前言
新媒體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可以說是異軍突起。過去在媒體領域掌握話語權的傳統媒體,卻在新媒體的影響下處于被動、滯后的發展局面。越來越多的受眾將目光從傳統媒體上轉向了平臺涵蓋廣、資訊發布快的新媒體平臺,在激烈的媒體市場競爭中,傳統媒體如何做好應對,成為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筆者認為,增強傳統媒體的公信力是媒體具有影響力的核心價值所在。所謂公信力,指的是新聞媒體得到受眾信任,是受眾在媒體面前的一種主觀行為。新聞媒體在傳播后會產生一定的媒體影響力,受眾在接收到新聞信息后,可以很快接受和理解新聞信息傳播的目的,從而實現新聞公信力的內涵和外延。
可以說,如何讓受眾參與并認可傳統媒體的發展在當今顯得尤其迫切。
二、新媒體背景下增強堅守媒體公信力策略
在新的形勢下,傳統媒體如何更好地堅守住媒體公信力,需要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具體如下:
1.緊跟時代步伐,增強核心競爭力。無論時代發展到什么程度,媒體行業始終要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將優質的新聞內容當作生存的根本和動力。傳統媒體擁有忠誠于黨的新聞事業的優秀人才隊伍,這也是其最為根本的核心競爭力。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傳統媒體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減少,更多的人將視線轉移到了以互聯網信息為主的媒體平臺。面對現狀,傳統媒體首先要發揮人力資源優勢,打造出優質的新聞產品,滿足當下受眾的精神需求。在信息素材的選取與采集方面,傳統媒體有著高于新媒體的優勢,但是面對受眾新的信息需求,傳統媒體要積極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依托自身強大的新聞采編隊伍,來進一步規范新聞采編、傳播的流程,打造出更加貼近受眾精神需求、弘揚社會發展主旋律的新聞產品。
2.創新傳播方式,打造快捷信息平臺。新媒體時代,人們不僅僅滿足過去傳統的平面傳播形式,而是更加傾向于聲音、視頻、畫面等多方位的立體式傳播,同時還要求具有較高的時效性和豐富的形式,無論是靜態還是動態,無論是可讀還是可視,都具有多樣化的介質推送與展示,從而更好地吸引大眾關注度,滿足多終端傳播的需求。受眾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愛好,能夠隨時隨地、不受空間限制就可以瀏覽新聞信息,各類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網絡媒介快速傳播,以新穎、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出了更加直觀的形象。因此,傳統媒體要顛覆過去的傳播形式,就是要做好傳播的簡單、快捷、高效,還要在“微”字上多下功夫,創建微型的媒體傳播平臺,積極搶占信息第一落點。
3.摒棄過去經營理念,強化服務意識。信息時代,互聯網網絡技術迅猛發展。每天人們睜開眼打開移動客戶端就會被大量的新聞信息所覆蓋,對一些社會熱點以及自身關注的話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在信息選擇上會更加具有個性化和特色化。面對受眾對信息需求的改變,傳統媒體就需要多做一些特色化、個性化的新聞內容,加快與新媒體融合的步伐,積極地著眼于個性化新聞產品的生產。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傳統媒體要根據用戶的需求,針對性地進行產品的打造,切實提高新聞宣傳的重要作用。可以說,新媒體的特征和優勢最為明顯的就是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傳統媒體要想在受眾群體中持續保持公信力,需要打破過去的傳播方式和思維模式,在工作中積極融入互聯網思維,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強與用戶的互動與交流,讓更多的受眾參與到新聞的傳播中,提高用戶的參與度與關注度,強化輿論服務意識和責任。
4. 建立完善科學的傳播體系和管理體制。在應對新媒體環境的挑戰過程中,傳統媒體在融合的過程中,要不斷創新、銳意進取,建立并完善傳播體系和管理體制,為實現持續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保證。首先,要構建現代化的立體傳播體系,建立統一調度的多媒體采編平臺,從內容和形式上來豐富傳播形態,實現媒體傳播的快捷性和廣泛性,打造多元化傳播路徑。在當前的媒體格局中,電臺、電視臺、報社等都有自身不同的角色定位,各具發展特色。傳統媒體要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就必須拓展思路、轉變觀念,構建具有較高覆蓋度的立體化傳播格局。其次,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體制。當前我們正處于歷史發展轉型期,各行各業都面臨著轉型的機遇和挑戰。傳統媒體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肩負著神圣的時代使命,在與新媒體融合的過程中,一定要建立有效、科學的管理體系,突破傳統的機制制約,鞏固社會主流思想,積極傳播正能量,下大力氣來實現科學化管理。
三、結語
與時俱進,加速與新媒體融合,是傳統媒體在新的媒體形勢下發展的必經之路。站在國家發展的戰略層面,一定要積極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將其作為一項長遠的戰略任務,加強緊迫感。在轉型時期,傳統媒體要不斷強化互聯網思維和意識,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以內容建設為根本,提高先進技術含量,優化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應對新媒體帶來的危機和挑戰,在不斷創新中給我國新聞事業開辟嶄新天地。
總而言之,傳統媒體在新時期的發展離不開觀念的轉變和創新,只有在思想和觀念上實現與時俱進,找準自身定位,才能夠揚長避短,打造持續創新的動力,從而在激烈的媒體競爭環境中,打造出更為優質的內容,吸引更多受眾關注的目光,為黨和國家的新聞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丹東日報社)
【參考文獻】
[1]尤蕾.2015媒體公信力調查:主流媒體公信力更高.《小康》雜志,2015;
[2] 唐梅. 自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如何彰顯公信力[J]. 新聞窗, 2016(3):16-16;
[3] 付宇. 自媒體新聞和傳統新聞融合發展策略[J]. 才智, 2018(3);
[4]旦增次仁, 德央. 自媒體新聞和傳統新聞融合發展對策分析[J]. 新聞研究導刊, 2018(4);
[5]張晨光. 自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傳播的影響分析與融合發展策略[J]. 視聽, 2017(8):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