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時空觀念與歷史地圖

2019-08-01 09:42:00全武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19年6期
關鍵詞:歷史

一切歷史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發生、發展。離開了時間和空間,就無所謂歷史。時空觀念,亙古彌新。1876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就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間和時間,時間以外的存在和空間以外的存在,同樣是非常荒誕的事情。從時間來說,歷史的發展總是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一去不復返的前進;發展的過程總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產生到消滅,從新到舊,從始至終。從空間來說,任何事物存在的內部空間都是由長、寬、高三個維度構成,事物之間存在上下、前后、左右三個維度的外部聯系。《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歷史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時空觀念正是其中之一,并居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地位,它同樣提出,任何歷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體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發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時空框架下,才可能對史事有準確的理解。時空觀念不僅是歷史學科本質的體現,也是學好歷史的基本要求。它是培養思維的基本途徑,掌握了時間觀念,就會學著結合具體時段分析問題;樹立了空間觀念,就會善于發現事物之間的空間關聯。

時空觀念最重要的載體就是歷史地圖。它以圖示的形式,直觀地將不同領域、不同區域的時序性和空間關聯性展現出來。歷史地圖更是閱讀歷史不可或缺的一種工具。南宋史學家鄭樵在《通志·圖譜略》中就說“古之學者,為學有要,置圖于左,置書于右,索象于圖,索理于書”。民國學者梁啟超在《〈中國地理沿革圖〉序》中也說,“讀史不明地理則地理空間概念不確定,譬諸筑屋而拔其基礎也”。歷史地圖冊是以歷史地圖為主的歷史教材,自然成為落實時空觀念的首選工具。

歷史地圖冊與空間息息相關,它讓我們從空間上理解人類世界中的事件;它與時間密不可分,讓我們觀察和思考這些事件如何各自依序展開。負載時空觀念的歷史地圖冊能夠使學生按照歷史時間順序和地理因素,建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想象之間的關聯,理解歷史上的沿革和變遷的意義,合理解釋歷史的發展,從而讓歷史更加鮮活、更有深度、更具時代感。

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為發現構成大腦定位系統的細胞,原來人類一出生就自帶“內部全球定位系統”,就能感知空間特征。要完成更高級的空間認知,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的研究,需要經歷獲取特征、建立聯系和取得新知三個階段。基于空間認知過程的歷史地圖冊,在時空觀念的表達上,同樣劃分了三個水平層級。

(一)直接呈現時空特征

歷史地圖冊主要是對人類歷史過程的可視化表達,旨在說明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空間范圍和演進方向。《世界歷史地圖冊(九年級)》①下冊第3課《內戰前美國本土政治形勢》直觀反映了美國內戰前自由州、自由地區、蓄奴州、印第安人地區和亞利桑那地區在南北方的空間分布情況,其中,北方以自由州和自由地區為主,南方以蓄奴州為主。公元前334年起,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出兵遠征。他首先掃蕩了小亞細亞,在伊蘇斯平原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敗波斯軍。接下來亞歷山大繼續南下,攻占地中海東岸地區。隨后,他兵不血刃進入埃及,接著回師兩河流域,在高加米拉之戰中,大勝波斯軍,征服了波斯帝國。亞歷山大繼續領兵東進,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公元前324年,亞歷山大返抵巴比倫,遠征結束。歷史地圖冊九上第4課《亞歷山大遠征》直接反映了這次遠征。

(二)間接構建時空框架

歷史地圖冊整合中外歷史的基本知識,基于時間、空間、史實概述三位一體的認知體系,從歷史的橫向和縱向構建時空框架。橫向時空框架是以時間為依據,整合同一時期不同領域的歷史事件。歷史地圖冊九上第4課《亞歷山大遠征》和《亞歷山大帝國》結合在一起,可以看出,隨著亞歷山大十年征戰,其所到之處,興建了大量的城市,建立了空前龐大的帝國。歷史地圖冊九下第3課《內戰前美國本土政治形勢》和《內戰前美國本土經濟形勢》組合在一起,可以看出,美國內戰前,北方完成了工業革命,南方卻以種植園經濟為主,大量使用黑奴勞動。南北方在關稅及美國西部新增加的土地是建立蓄奴州還是自由州等問題上矛盾尖銳。

縱向時空框架是以空間為基礎,整合不同時期同一領域的歷史事件。歷史地圖冊九上第10課《拜占庭帝國的興衰》選取了4世紀末、6世紀、9世紀、1451年四個時間節點來表達拜占庭帝國的版圖變化,將所有的時間點串起來可以看出,4世紀末,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羅馬帝國又稱為拜占庭帝國,其版圖囊括了希臘以及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區。6世紀查士丁尼一世統治時期,拜占庭帝國成為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9世紀以后,帝國版圖不斷縮小。1453年,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攻滅。歷史地圖冊九下第17課《歐洲的聯合和發展》則選取了1967年、1973年、1993年、2004年、2013年五個時間節點來反映歐洲的一體化進程,將所有的時間點串起來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西歐各國逐漸走上了聯合自強以提高國際地位的道路。歐洲聯盟成立后,歐洲一體化進程大大加快。

(三)隱性貫穿時空關聯

歷史地圖冊在構建時空框架的基礎上,時空結合,隱性貫穿歷史事件與時空框架的時空關聯。因為任何歷史事件都是縱橫聯系的,既有時間的延續,又有空間的聯系。只有在時空框架中認識歷史事件,才能加深對歷史事件的認識,發現歷史事件背后的邏輯和規律。歷史地圖冊九上第16課用《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擴張》《荷蘭的殖民擴張(17世紀)》《法國的殖民擴張(1763年前)》《“日不落帝國”》四幅地圖展示了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等西方殖民國家,將觸角伸向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等地。基于這些時空特征,可以建立起西歐國家殖民擴張進程的時空框架。殖民擴張帶來多重影響。它促進了航運和貿易的發展,亞、非、拉等地被卷入世界市場,逐漸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由此,在認識殖民地人民掀起的反抗斗爭時,可以推斷出,其根源正是西歐諸國的殖民擴張和殖民統治。

歷史地圖冊九下第2課用《彼得一世時期的歐洲》《1861年改革前的俄國》《1861—1914年俄國經濟的發展》三幅地圖展示了彼得一世赴西歐考察的主要地點及大致路線,1861年改革前,農民暴動不斷,1861年改革后,主要工業部門快速發展。基于這些時空特征,可以建立起近代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時空框架。彼得一世改革為俄國的資本主義創造了條件,1861年改革使俄國的資本主義得到較快發展。由此,我們可以得到認識:改革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歷程,是俄國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動力。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頒布后,各教材出版機構隨即著手組織編制歷史教材。歷史地圖冊和歷史教科書都是以課程標準為編寫指導和編寫依據。同一課程內容,歷史地圖冊和歷史教科書采用不同的呈現形式。為服務一線教學,歷史地圖冊既要做好與歷史教科書的配套,又要體現自身用圖閱讀歷史、理解歷史的獨特價值。

(一)配合教科書

歷史地圖冊配合教科書,從具體操作來看,主要體現在一致、結合、拓展三個層次。

與教科書一致,是指宏觀上的體例結構、微觀上的重要歷史概念表述與教科書一致。歷史地圖冊按課編排,目錄中呈現了教科書中除活動課外的所有單元名和課名。歷史地圖冊所表示的單元名和課名與教科書的排序一一對應。《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一共7個單元22課,包括一個活動課(第22課)。《世界歷史地圖冊》九年級上冊一共7個單元21課,只比教科書少了第22課。歷史地圖冊所表示出來的名稱和排序與教科書完全一致,便于師生將兩者對照、配合著使用。關于古埃及文明重要歷史節點和時間段的劃分,歷史地圖冊九上第1課《古代埃及》的讀圖指出:“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之后經歷了古王國時代、中王國時代和新王國時代。”這段文字描述與教科書幾乎一致,使師生在認識上,有統一的概念。

與教科書結合,是指歷史地圖冊以圖示的形式解讀教科書中的文字。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的關系這一內容,歷史地圖冊九上第1課《古代埃及》用了《尼羅河水位變動與古埃及文明演進歷程》和《一年中尼羅河水量的變化與古埃及農業的關系》兩幅示意圖來表示。它從短時段和長時段,直觀反映當尼羅河水量豐富時,古埃及經濟發達,政治穩定。反之,當尼羅河的水量不能滿足農業需要時,古埃及經濟就會受挫,并間接影響政局,導致王權變動頻繁。這與歷史教科書九下第1課《古代埃及》第1目“尼羅河和古埃及文明”中所寫的“古埃及文明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是在闡釋同一課程內容。《古代日本》這一課,歷史地圖冊經過重新整合相關課程內容和教科書知識點后,用《古代日本》《遣唐使的主要路線》《幕府統治時期的日本》三幅地圖將之按時間順序呈現出來。這些地圖之間不僅相互關聯,而且緊緊圍繞時間這根主線,構成了古代日本歷史發展的脈絡。教科書用了“6世紀前的日本”“大化改新”“幕府統治”三目共兩頁多文字介紹了日本的位置和范圍,以及從大和政權到大化改新,再到幕府統治的發展過程。即圖而求易,師生通過閱讀地圖,更能一目了然地獲取古代日本的時空特征和發展過程。

對教科書拓展,是指歷史地圖冊會基于教科書的文字表述和版面設計的限制,設計相應的圖表,延續、補充教科書內容。歷史地圖冊九上第2課《古代兩河流域》用《蘇美爾城邦國家》《阿卡德王國》《古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新巴比倫王國》五幅地圖,直觀展示了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發展的歷程,尤其展示了文明發展的高峰——古巴比倫王國。這對教科書第2課《古代兩河流域》第1目“古代兩河流域”和第2目“古巴比倫王國”做了系統的整合,使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發展的脈絡更清晰,有利于師生完整把握古代兩河流域文明這一知識點。

(二)服務教學需要

歷史地圖冊的設計和編排,最終都是為了服務課堂教學。基于教學進度的安排和歷史學科的時序性特征,歷史地圖冊設計了單元頁、中外文明同時空兩個欄目,便于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

時序性是歷史學科最明顯的特征,也是歷史學科區別于其他學科最主要的一個特點。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都在特定的、具體的時間內發生和發展。為突出時序性和便于教學,歷史地圖冊在設計單元頁、中外文明同時空兩個欄目時都按照歷史發展的順序進行編排。

翻開單元頁,長時段下的具體歷史事件在歷史長河中一一鋪開。單元頁設置在一個單元之前,主要由單元名、歷史長河、地圖和圖片構成。歷史長河是單元頁的主線,本單元涉及的重要歷史事件基本都在這里顯示出來,一目了然。學生在學習本單元內容前會有一個整體、初步認知。單元頁中的地圖和圖片是對本單元重要事件圖示化介紹,與圖冊正文內容形成互補。歷史地圖冊九上第一單元《古代亞非文明》單元頁,用橫跨兩頁的歷史長河,介紹了古代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古代印度的簡要發展歷程;用早期文明的分布示意圖和吉薩三大金字塔圖片等,對早期文明形成的自然條件做一個鋪墊,為本單元的教學打下基礎。

中外文明同時空設置在一個或兩個單元之后,在更長的時間段、更廣的空間范圍,理解人類歷史的進程,可看出世界大勢對中國的影響。這一欄目主要由時間軸和空間圖構成。時間軸表示了同一時期世界和中國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以及對應的中國歷史分期。空間圖反映了同一時期中國和世界的往來交流。歷史地圖冊九上《中外文明同時空(五)》時間軸反映了17世紀至19世紀中期歐美各國紛紛發生資產階級革命并進行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同一時期,中國處于明末至清中期,由強盛轉向衰落: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對外貿易受嚴格限制,中國處于與世隔絕的狀態。隨著西方列強開拓中國市場,打開了中國國門。空間圖反映了19世紀中葉以前,中西之間的正常貿易長期有利于中國,中國對外輸出瓷器、絲綢,換取西方大量白銀。

歷史地圖冊是一種注重視覺化的教材。地圖、表格、圖片等可視化信息是歷史地圖冊的主要組成部分。可視化信息的有機整合是歷史地圖冊發展的一種趨勢。歷史地圖冊的內容,經歷了從教學大綱時代的單一地圖,到課程標準時代的地圖、文字和圖表有機結合的轉變。利用最新計算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經過精心設計和繪制,“一標一本”時代歷史地圖冊的可視化信息傳達,將更易被接受、更易理解、更有效果。

1.地圖的呈現更加有效。讀史地圖不同于一般的地理地圖,也不同于歷史地理專題圖。為了方便閱讀歷史,圖面上會增加大量的歷史專題內容。歷史地圖冊在地圖上增加點狀符號、路線、文字說明、圖片,都是為了更形象、更立體地建構歷史時空特征。歷史地圖冊九上第1課在《古代埃及》圖中增加《埃及商船》《儲存糧食》《埃及戰車》《在尼羅河上捕魚》四幅圖片,全面地反映了古代埃及人生產、生活、對外貿易、進行戰爭的場景,使學生對古埃及文明有立體的認知。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充分發掘地形圖有效表示地勢起伏的特點,新增大量暈渲地圖、手繪地圖。這些地圖非常直觀地表現了地理環境特征、地物之間的關系,使用了非常豐富的色彩,選用了不同的觀察視角,采用了適合的比例尺,使學生更樂于去閱讀地圖,亦能結合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發生的背景,被地圖的這種立體感帶入,有利于培養空間思維。歷史地圖冊九上第3課《南亞次大陸》,是一幅暈渲地圖,非常清晰地表示了南亞次大陸高原、山地、平原等豐富的地形特征,便于學生了解古代印度文明形成的地理環境。歷史地圖冊九上第5課《4世紀的羅馬城(局部)》,是一幅手繪地圖,形象描述了4世紀羅馬城主要建筑的分布情況,從圖中能清晰地看出大競技場、羅馬廣場、圖拉真廣場、朱比特主神神廟,便于學生直觀感受羅馬帝國昔日的繁榮。此外,大量地圖根據專題內容的需要,進行了空間的變換,將所要表示的內容設定為地圖的中心。歷史地圖冊九上第5課《羅馬帝國》,通過變換古代羅馬的地圖投影,使古代羅馬的地理空間更加集中,地理環境特征更加明顯;使學生更容易明白為何公元前2世紀羅馬被稱為“地中海霸主”,為何地中海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湖”。即使是同一種投影,也會依據專題內容的需要,對地圖的范圍進行選取和設定。歷史地圖冊九上第5課《羅馬帝國》、第12課《阿拉伯帝國》,兩者雖然采用同一種投影形式,但是,根據每課講述內容的側重,一個集中在地中海周圍,另一個則集中在阿拉伯半島。

2.表格的呈現更加多元。為了從宏觀上把握歷史進程或了解歷史特征,歷史地圖冊繪制了大量的時間軸、結構圖,曲線圖、表格、餅狀圖、柱狀圖,依據不同事件呈現不同方式。

3.圖片的呈現更加合理。為了集中反映同一個主題,歷史地圖冊將相互關聯、互不相同的圖片按歷史邏輯組合在一起。歷史地圖冊九上第8課《莊園中的佃戶在一年中不同月份勞動的場景》選用了3月、6月、9月、11月佃戶勞動的場景圖片,反映了莊園以農業生產為主,依靠農民耕種生產。第9課《中世紀巴黎大學生一天的生活》選用了早上、上午、午后、晚上學生的活動圖片,反映了中世紀大學生學習內容豐富、業余生活自由。

在使用歷史地圖冊過程中,既要學會讀取圖中的時空特征,又要學會識別圖中的關鍵信息,建立時空框架,從而以圖證史、用圖明理、提升歷史學習能力。下面以工業革命為例,說明如何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歷史地圖冊,分層次完成時空觀念素養的培養。

(一)引導讀圖,獲取時空特征

首先,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地圖的圖名。圖名是一幅地圖主題內容的提煉,抓住了圖名,基本就了解了地圖所要反映的主要內容。其次,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地圖的圖例。圖例是地圖的三要素之一,是閱讀地圖的鑰匙。只有看了圖例,才能看懂地圖中各種符號所指代的意義。不借助圖例去閱讀地圖,就如無頭蒼蠅一般。歷史地圖冊的圖例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統一性的圖例,一般位于歷史地圖冊的扉頁背面。這個圖例包括了圖冊中主要的居民點、界線和地理事物的規格。另一種是專題性的圖例,出現在單幅地圖中。這個圖例因為每幅圖表示的歷史專題內容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內容。閱讀地圖時,基于統一圖例閱讀圖中的地理事物,如圖中的海洋、湖泊、河流、山脈、都城、洲界、國界等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基于專題圖例閱讀圖中的歷史事件,如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交通等方面的內容;同時結合教學主題,指出圖中相關事物的位置關系、空間分布特點、空間范圍的變遷,培養學生從宏觀上歸納分析歷史事件空間位置關系及變換的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基于新版《世界歷史地圖冊》九年級的統一圖例,結合歷史地圖冊九上第20課《英國工業革命》,可以讀出英國本土南抵英吉利海峽、東達北海、中間是愛爾蘭海;英國本土東南部為平原、北部和西部多為山地和丘陵;英國的首都為倫敦,位于東南部平原上。基于歷史地圖冊九上第20課《英國工業革命》的專題圖例,可以讀出英國有著豐富的在工業制造中必需的煤和鐵礦石,煤田和鐵礦遍布英國中西部地區;英國有著發達的鐵路,連接了北部的工業中心、內地、倫敦和大西洋;棉紡織業的重要地區在英國中部。

獲取基本空間特征后,可以結合單元頁中的歷史長河、每課中的時間軸、中外文明同時空中的時間軸、不同時期同一領域的系列地圖,獲取基本時間特征。如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歷史地圖冊九上第20課《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歷程》這一時間軸,可以讀出,1733年,凱伊發明飛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18世紀中期,瓦特對蒸汽機作了一系列改進;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1825年,史蒂芬孫設計的蒸汽機車正式試車;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第一個工業國家。

歷史地圖是今人對人類歷史的空間表達,地圖表達的主題內容一般離我們的生活都很遠。為了拉近師生與歷史的距離,我們對歷史地圖中涉及歷史變遷的歷史地理學的內容,采用了古今對照的表示方法。教師引導學生讀圖過程中,可以通過古今對照形成完整的時空觀念。閱讀歷史地圖冊九上第2課《古巴比倫王國》就能發現,在兩河流域南部的入海口,古岸線為地圖中陸地的邊緣,今海岸線則用灰色線劃表示。由于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的沖刷,兩河流域南部的入海口泥沙大量沉積,致使海岸線逐漸南移,形成今海岸線的形狀。

(二)學會識圖,建立時空框架

歷史學習,如果既不追溯一個歷史事件的已往,又不聯系它的未來,也不考察這個事件與周圍事件、周圍環境的關聯,那只是機械學習、死記硬背。使用歷史地圖冊時,可以按照時序性,利用時間觀念,建立縱向時空框架,使學生能結合時段看待歷史,掌握歷史發展脈絡和線索。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基于歷史地圖冊九上第20課《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歷程》的時間特征,結合歷史教科書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文字描述,建立工業革命的縱向時空框架。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這一紡織技術的革新,邁開了工業革命的第一步。1785年,瓦特擴大了蒸汽機的應用范圍,推動了機器使用,促進了現代工廠制度的建立。1825年,史蒂芬孫設計的機車在鐵路上試車成功,引發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19世紀中期,英國完成工業革命。

按照空間性,利用空間觀念,建立橫向時空框架,使學生結合空間看待歷史,可以發現歷史發展的空間聯系。如教師指導學生,基于歷史地圖冊九上第20課《英國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在歐洲的擴展》《工業革命在美國的擴展》的空間特征,結合歷史教科書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正文最后一段的描述,建立工業革命的橫向時空框架。19世紀,工業革命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速度從英國擴展到歐洲大陸上的國家以及美洲;工業革命在歐洲大陸主要圍繞比利時、法國、德國三個中心發生,西班牙、意大利、荷蘭等也開始了工業革命,取得了顯著進展;工業革命在美洲,主要圍繞美國發生,美國的工業革命進展很快,尤其是東北部地區棉紡織業和鋼鐵工業聚集在一起,工業化程度高。

(三)善于用圖,探究時空關聯

一切歷史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為了更好地理解歷史的聯系和發展、延續和變革、原因和結果。需要我們基于時空框架,多維度、多視角地探究歷史發生的內在邏輯。使用歷史地圖時,可以基于時空特征和時空框架,結合時空觀念,探究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發生的原因。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歷史地圖冊九上第20課《英國工業革命》《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歷程》建立的工業革命的時空框架,結合歷史教科書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第1目的文字描述,探究工業革命在英國最先開始的原因。英國境內有豐富的煤和鐵礦石等礦產資源;國內外市場巨大的需求刺激了紡織技術的革新;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創造了穩定的環境;多種因素和條件結合在一起共同促成了英國首先開展工業革命。

基于時空特征和時空框架,結合時空觀念,可以探究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產生的影響。教師或可指導學生,根據歷史地圖冊九上第16課《“日不落帝國”》讀取的19世紀中后期英國的殖民地分布等時空特征,以及第20課《英國工業革命》《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歷程》建立的英國工業革命的時空框架,探究工業革命對英國產生的影響。工業革命不僅使英國從農業國變為工業國、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推動英國在世界各地傾銷商品、掠奪原料,進行殖民擴張。正是憑借工業革命產生的強大實力,英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詡為“日不落帝國”。

新版歷史地圖冊緊密配合歷史教科書,始終服務教學需要。通過引導讀圖,獲取時空特征;學會識圖,建立時空框架;善于用圖,探究時空關聯,分層逐步完成時空觀念的培養。縱觀“一綱一本”時代以來的歷史課程改革,圍繞“時空觀念”編排歷史地圖冊,是一次創新和突破。

【作者簡介】全武,中國地圖出版社編輯。

【責任編輯:王向陽】

猜你喜歡
歷史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九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5月
歷史上的4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中文无码影院| 亚洲A∨无码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av三级|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91在线视频福利|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热热久久狠狠偷偷色男同| 天天视频在线91频| 在线精品自拍|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亚洲午夜18| 欧美一级夜夜爽www|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2023| 欧美一区福利| 久久综合婷婷| 婷婷五月在线|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欧美在线国产|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久久久亚洲色|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亚洲浓毛av|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欧美国产在线看| 在线日韩一区二区| 色噜噜久久| 成人亚洲天堂| 红杏AV在线无码|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国产久操视频|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av资源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亚洲午夜18|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啪啪|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国产爽爽视频| 四虎永久免费网站| 欧美天堂在线|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国产91麻豆视频| 欧美日韩动态图|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香蕉精品在线| 激情亚洲天堂| 成年人福利视频|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久草网视频在线| 青青久久91|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国产综合欧美|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