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晶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行為習慣和思維觀念,人們更加習慣通過互聯網接收和傳播信息,基于信息網絡和數字技術的新媒體形態層出不窮,對傳統媒體的地位帶來巨大沖擊。在此背景下,傳統媒體的生存環境、內容和形式、信息傳遞方式都需要不斷革新,以重新贏得受眾。本文對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如何轉型進行了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互聯網? ?新興媒體? ?轉型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平板電腦以及智能手機迅速獲得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利用互聯網作為有效的傳播途徑,加之互聯網具有極大的自由度和廣度,因而其傳播的信息極具多元性,各類信息的傳遞已經可以不受制于時間、地點和媒介等因素。基于此,傳統媒體若不實現轉型,仍緊緊圍繞舊有的信息傳遞方式和途徑,將會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如信息的權威性下降、傳播的影響力減小等,最終將會使用戶群體萎縮和流失。
一、轉變傳遞方式
互聯網時代,信息趨向精簡和分散化,傳播更加高效和迅速,這也完全貼合當下講究高效率的社會環境。而傳統媒體固有的信息傳遞方式,在面向大眾之前需要經過一系列的采編流程,難以做到實時高效。當下,通過移動媒介,每個用戶既是接收者也是傳播者,信息不再單獨依靠固有方式進行傳遞,不需要滿足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特定方式進行接收。因而在信息傳遞層面,傳統媒體需要調整既有傳播思維,抓住這一特性,努力挖掘用戶的傳遞性,同時做到信息的快速抓取和編輯制作,跟上當下快節奏的步伐。
二、緊抓用戶至上
在原有的信息傳遞方式下,傳統媒體一直是站在被需求的頂端,用戶幾乎無法選擇和改變媒體信息的接收方式,給看什么就只能看什么,這也導致了傳統媒體養成了自我的慣性思維。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的傳遞不再完全依托傳統媒體,用戶逐漸地掌握了自主選擇權,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因此,傳統媒體應該從固有的思維模式中走出來,用戶的需求才是當下媒體需要把握的核心。比如,用戶接收信息的時間選擇,希望看到什么樣的信息內容,多少量的信息內容,更喜歡什么樣的信息展示方式,甚至還要考慮用戶需求的動態變化,如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用戶需求等。
三、面向交互體驗
傳統媒體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只做到了單向的傳遞,媒體向用戶,用戶和用戶之間的交流和傳遞難以通過媒體的反饋實現。而當下互聯網在改變傳播路徑的同時,也提供了某種絕妙的平臺,受眾之間的交流突破了面對面的限制,甚至可以是即時的交流,這樣的交流也不斷地將信息進行再次傳播和更新,延長了信息傳遞的生命力。因此,傳統媒體應該意識到用戶對于交流互動體驗的強烈需求,從信息傳遞的前端,走到末端,參與到用戶的交互體驗中,為用戶搭建更好的平臺,做好信息源和平臺的粘連度。
四、實現持續運營
當下傳統媒體傳播信息不再具備壟斷的能力,你所傳遞的信息已然成為競爭市場上的普通產品,因而持續運營成為傳統媒體實現自家信息產品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的核心推動力。這個持續運營不光是產品的生產打磨,還是市場的精準把握和運營思維。節目產品的生產打磨需要更加熟悉自身的信息內容,做到全程、全環節的精雕細琢。市場的運營思維,則不光是將信息傳遞出去,獲得市場用戶的認可,還要思考如何運營,維系好和用戶之間的黏性,令之愿意對你的產品產生持續的認可。
五、新聞媒體服務轉型模式的發展展望
新聞媒體服務轉型模式出現, 意味著服務產業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對服務領域的發展歷程進行調查研究可以發現, 服務產業大致經歷了人工服務、機器服務以及新聞媒體服務轉型等幾個過程, 現階段主要是以網絡環境下的新聞媒體服務轉型模式為主。從新聞媒體服務轉型模式本身出發, 其實際上是充分依靠互聯網提供的技術支持, 提高服務效率, 為服務產業創新發展指明方向。新聞媒體服務的供給轉型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探索, 徹底打破了傳統服務模式, 為新聞媒體提供了更多便捷性。從新聞媒體服務轉型模式出發, 我們發現, 其基本路徑在于充分借助互聯網的交互性和信息傳播的快捷性, 整合力量完成新聞媒體服務環節, 使得新聞媒體服務轉型模式逐漸步入正軌。新聞媒體服務轉型模式的發展, 對于技術本身的依賴性較高, 未來發展必然以技術提升為重要路徑。從目前來看, Web2.0技術實現了交互功能, 在該技術的支撐作用下, 使得新聞媒體服務轉型模式得到快速的推進與發展。同時, 在未來的發展中, 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以及多元化的平臺都將成為推動新聞媒體服務轉型模式發展的關鍵性技術形態。云計算技術在新聞媒體服務轉型領域所能提供的是借助云計算技術將海量的多語種服務任務進行碎片化的切割處理, 并借助語料庫當中的檢索功能, 完成對于語言信息的全面推送, 從而以云計算技術的優勢來推動新聞媒體服務轉型模式的健康發展。同時,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也能對各項信息進行處理, 包括數據的存儲、獲取以及管理等多項功能, 以這樣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新聞媒體服務轉型的效率。
六、結語
互聯網不僅僅是一個工具,更是對生活狀態的一種顛覆,未來人們都將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生活的目的,這是無法逆轉的變革。面對這一沖擊和挑戰,傳統媒體只有不斷地在反思中調整自我,正視從“無冕之王”到“群雄逐鹿”的境遇轉變,從轉變傳遞方式、緊抓用戶至上、面向交互體驗、實現持續運營入手,實現轉型,擁抱互聯網時代,做好當下的“互聯網+”新媒體。
(作者單位:杭州電視臺)
【參考文獻】
[1]王曉霞.“一帶一路”背景下電視節目贏利模式創新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7(12):40-41,133;
[2]程蔚東.中國夢想秀 夢想秀中國——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欄目的成功啟示[J].當代電視,2012(9):4-7;
[3]資媛.新媒體時代下我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轉型策略[J].今傳媒,2017,25(5):148-149;
[4]羅自文.中國電視節目研發模式與創新路徑研究[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7,39(9):114-118;
[5]蔡騏.媒介融合時代的電視媒體轉型之路——以湖南廣電的新媒體轉型為例[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5,37(11):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