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春
摘 要:70年的歲月里,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史詩。本文從建國70年的歷史進程入手,分析了建國70年來中國所取得的寶貴成就和經驗的幾點粗淺認識。
關鍵詞:建國70年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今日,201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70歲生日。70年的歲月里,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薪火相傳、前仆后繼、浴血奮斗,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史詩。今天,13億多中國人民,衷心祝賀我們偉大的祖國生日快樂!
一、披荊斬棘 百廢俱興(1949-1978)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之上,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舉國歡慶,華夏沸騰。
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永遠銘記的重要時刻。但此時,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卻不是慶功的盛宴,而是在一窮二白基礎上的艱苦創業。
1949年,新中國的工農業生產總值僅為466億元,1978年,這一數字被刷新為5690億元;1949年,新中國的全國總人口數為5.4億,1976年,這一數字為9.3717億,而同期糧食的人均占有量卻從418市斤增加到615市斤,增產的糧食不僅多養活了近4億人,更使9億多人的人均占有糧食量比5億多人時增加了近200斤;1949年,新中國的小學在校生人數為2439萬人,1976年,這一人數發展到1.5億人;1949年,新中國全國擁有醫院2600家,1976年,這一數字發展到7850家;1949年,新中國的居民平均預期壽命僅為35歲,1975年,這一數字提高到63.8歲。
我們自行設計和批量生產汽車、飛機、坦克、拖拉機;建成武漢、南京長江大橋、大慶油田;世界首次實現人工合成牛胰島素;成功研制“兩彈一星”。
1979年,鄧小平同志明確說:“我們盡管犯過一些錯誤,但我們還是在三十年間取得了舊中國幾百年、幾千年所沒有取得過的進步?!边@些進步,中國共產黨帶領著中國人民拼搏奮斗所得。這些進步的背后,有邱少云、黃繼光、雷鋒、王進喜、鄧稼先、錢學森、焦裕祿等成千上萬優秀共產黨員付出的血汗,他們都是——埋頭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是中國的脊梁!
二、敢闖敢干 自我革新(1978-2018)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的特約評論員文章,引發了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改革開放就此拉開序幕。
40年間,我們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網;高鐵運營網和移動寬帶網;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織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網;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復蘇的重要引擎。40年間,香港、澳門相繼回歸祖國懷抱,長天同歌,九州共慶!
40年間,我們戰勝了1998年嚴重洪澇災害;2003年非典疫病災害;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舉辦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重大國際活動。
40年間,中國共產黨帶領著中國人民,克難事、辦大事、舉盛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2018年4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說“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不同的時代,一樣的奉獻!
40年間,優秀共產黨員的名單上,又多了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祁愛群、王瑛、楊善洲、李保國、廖俊波、黃大年……一串串閃亮的名字,他們的根系牢牢地扎在人民中間,像一棵棵永遠不會離開土地的大樹,枝蔓揚得越高,根系扎得越深。他們模范踐行:“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他們的事跡和精神已經、正在并將繼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繼往開來,投身于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偉大事業中!
三、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70年歲月如歌,中華兒女英雄輩出,無數中華兒女,或壯懷激烈,或默默奉獻。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獻身。他們是國家的精神脊梁,是國家的中流砥柱。每一次,當我們看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千萬不要忘記,這讓我們情懷激蕩的旗幟,正是中華兒女當年用鮮血染成;每一次,我們唱響《義勇軍進行曲》,千萬不要忘記,這讓我們熱血沸騰的旋律,正是中華兒女當年出發的號角。
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迎來她的70歲生日;今天,新思想的火炬,正照亮新時代的征程。中華兒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正繼續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開新局于偉大的社會革命,強體魄于偉大的自我革命。在我們廣袤的國土上,繼續書寫13億多中國人民偉大奮斗的歷史新篇章?!把b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畫卷正鋪展開來。
今天,我們祝福偉大的祖國,生日快樂!!!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會同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外文局》2014.09
[2] 周溯源: 《學者視域中的治國理政》,《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08.
[3] 覃輝銀:《把握治國理政方法論的精髓要義》,《光明網》,2018.09.10
[4] 韓慶祥:《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治國理政論壇)》,湖南日報,2017.05.23
作者簡介:張素春(1972-),女,蒙古族,遼寧阜新人,法學碩士,中共阜新市委黨校副教授,主要從事黨史黨建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