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
摘 要:本文針對軍事體育外延上出現的相關分歧,進行了軍事體育基本概念的分析并對具有代表性學者的見解進行引用。為了更好的促進軍事體育及其概念的發展,本文還將地軍事體育與軍事教育及訓練之間的關系與特征進行簡述。
關鍵詞:軍事體育 概念分析
軍事體育,單從字面意義上進行理解就是在軍事上具有使用價值的體育,與一般我們所理解的體育不太相同。而概念指的是人對客觀事物所產生的抽象認識,因每個人都會對某一樣事或物有著自己不同的理解、認識,所以相關學者對軍事體育概念的也大有不同。這就導致了軍事體育在外延上出現了分歧,本文則將對軍事體育的術語體系進行梳理,對軍事體育的概念進行解析。
一、基本的軍事體育概念
通過相關的書籍描述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對軍事體育概念描述的共性就是比較淺顯或太高簡略,并沒有成系統的對軍事體育概念進行簡述[1]。軍事體育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在那部分體育運動中結合了軍事體育及知識技能”,例如跳傘、航空模型等。但在中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語》及《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則沒有對軍事體育的概念進行簡述;從事實上看,軍事體育與作戰技能有著一定的關系,它能夠做到從戰爭中分離又能夠回去,基本山是所有軍事人員都有藥學室的課程。
若要軍事體育術語進行考慮確認,首先就要從軍事體育的三方面基本進行思考;而這三方面分別為科學性、傳統習慣及給為國際標準進行開率。部分學者在這個原則的基礎上進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了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專家學者有劉德佩、林建棣、包瀛春等。
首先劉德佩認為,要全面將國家的武裝力量戰斗力進行提升,因此軍事體育的存在就是為國家的安全及戰斗做準備,并通過軍事體育訓練將官兵身體素質進行訓練并提升的特殊的體育形勢,并且這三項基本原則能夠將軍事體育進行表述,并通過學術界認可。通過這三項基本原則的強調,表明了軍事體育與競技、學校及大眾體育不同且較為特殊的性質與差異化。而這些差異化表現在:①軍事體育是與軍事行動有關的,它重視的是實用價值而不是外在包裝。以跑步為例,軍事體育在跑步中會在更接近戰地的天然環境,穿著裝備也是以戰斗中的裝備為主;②軍事體育實際上僅對有軍事方面的人群進行訓練,且它的訓練強度較一般體育訓練來說強度更大;③軍事體育對軍人有著強制性的要求,它明確對每位軍人進行軍事體育訓練的量及標準進行了規定,并且由于軍隊具有組織化及戰斗訓練的特殊性,因此它對人的要求更加嚴格。其次林建棣認為,在軍隊中的軍人能夠通過軍事體育進行身、心素質的強化,并將提高軍人、軍隊的戰斗力作為終極目標。這一說法直接說明了軍事體育的本質,將其與其他類型的體育活動進行區分。從以上觀點來看,軍事體育是為軍事任務及軍事訓練進行服務的一項面對軍隊人員的一項訓練功能性運動,它以增強軍人身體及心理素質為目的,將提高軍人、軍隊的戰斗力作為終極目標。
二、對類似概念進行分析
(一)國防體育
國防體育實際上面向的是青少年人群,對他們開展射擊、飛行、潛水等體育項目。這一概念是劉少奇同志在抗美援朝時期提議的,并成立“中央國防體育俱樂部”這一機構;但由于國防體育產生在特殊的歷史環境當中,因此在1982年國家體委將軍體局下大了撤銷決定,在此以后便不再有國防體育這一概念。
(二)軍事訓練與軍事教育
首先,不管是軍事體育還是軍事訓練、軍事教育,這從字面上來看均與戰爭掛鉤,實際上他們也都源自戰爭。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經常會交織在一起,軍事訓練包括部隊訓練、預備役訓練等等;而軍事教育則主要針對軍人的身體展開的訓練活動;軍事體育則是軍事訓練及軍事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及重要訓練內容。
(三)與部隊體育之間的關系
從字面上進行理解,部隊體育訓練的主要對象是部隊的基層單位,也就是師、旅、團以下的單位,而訓練的主要內容及目的是以加強體能為主的;而軍事體育訓練不僅僅是部隊體能訓練,還有其他軍事院校的相關體能訓練。所以,我們可以從訓練的主體對象將部隊體育與軍事體育進行區分。
三、軍事體育概念的發展
通過相關調查了解到,大部分官兵僅僅指導要加強“體能訓練 ”而對軍事體育的概念較為模糊不清。雖然,軍事體育與體能訓練的關系較為密切,但從根源上來說還是有著較大的不同。“體能訓練”更注重強調身體本身的能力,而軍事體育則是身體綜合素質的活動。由于部隊中使用“體能”的頻率越發的高,例如“軍事體能訓練”、“軍人體能訓練”等形式,導致軍事體育更多的是研究方向,且以軍事體育課、體育學科等方式呈現。
從實際角度來說,軍人對軍事體育、軍隊體育等等一系列的概念演變及區分不是很在意,他們關心更多的是身體訓練有沒有效果,將衡量的標準定為實操的勝利情況。但理論層面上來說,概念的區分及演變實際上是較為重要的。由于事物較為多變,所以概念也會隨之進行變化,這就要求我們不能一成不變,要掙脫傳統學術思維,使軍事體育訓練或者軍人體能訓練散發出濃郁的時代氣息,彰顯活力。
四、總結
近些年軍事體育由于總部頒布的相關文獻,使它回歸到大眾的視線中。但這并不代表體能訓練的結束,只是對軍事體育的內涵作出了更加準確的定義且對軍事體育的體系化發展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未來,軍事體育不僅要在部隊體能訓練上下功夫,還要注重體育教育、競技運動等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德佩.論軍事體育的概念及其特征[J].軍事體育學報,2013(3):35-38.
[2] 黃為根,林建棣.對“軍事體育”概念的再探析[J].軍事體育學報,2016(4):10-12,79.
[3] 柯杰兵.論軍事體育學的學科概念及內涵[J].軍事體育學報,2014(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