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摘 要: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其首要的核心任務就是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但目前我國很多高校仍然無法完全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從而阻滯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本文結合筆者自身教學經驗,對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校; 教學模式;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2?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1-175-001
一、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則發揮組織者、指導者的作用。雖然很多教師都已經明白這種教學理念,但仍然有很多教師將其停留在意識層面,教學課堂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學生仍然處于死記硬背、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單調、死板的教學問題仍然十分突出,無法發揮出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獨立性。而基于新型教學模式,應該給學生提供足夠的交流時間和空間,建立良好的師生之間的溝通、學生之間的溝通。例如,在實際教學中融入分組學習等教學方式,有效激發出學生、教師的情緒,構建活躍的教學環境,從而有效展現學生的鮮明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提升教師素質和教學水平
在教學中體現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并非是弱化了教師的作用,相反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教師不僅要具備更好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對當今時代的高校學生有更深入的了解,要充分了解當今時代高校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多方面內容,還要同時掌握多媒體、網絡等多種多樣的現代化教學手段。
如果想要提高教學的效果和質量,課堂管理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影響到課堂管理有很多因素,而其中教師自身的素養對課堂管理的影響力較為突出。在筆者實際教學中發現,當今的學生受到來自家庭、社會方面的影響較明顯,主要體現在學生沒有良好的自覺性和自我約束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足夠的熱情和積極性。而如果教師采用強制性管理,就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還會導致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而如果教師具有良好的素養,在教學中利用豐富的知識、寬厚的心胸等來引發學生的愛戴、尊敬,就會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會因為對教師個人魅力的崇敬,自覺的進行自我約束,從而形成良好的課堂管理。因此,教師要充分提高自己的素養,來獲取學生的尊敬,以此來維護課堂秩序,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三、強化教學實踐性
針對具有很強應用性的學科,教師應該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利用所學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能力,進而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參與性和體驗性。例如,不能停留在對于某一職業的理性認識,而是要引導學生真正的參與其中,對職業有深入的了解,并產生感性認知。與此同時,要將應用性較強的學科教學與實際一線生產進行結合,以實際生產為依托,與當地政府、企業建立合作機制,進而將實際教學方式與實際工作崗位實現無縫對接。要擺脫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可以將課堂直接延伸到合作的單位,促使學生在實際訓練中完成理論知識的過渡,從而提高實踐教學的效率,為學生畢業后參加工作提供保障。
四、不斷優化課程設置,加強學科資源整合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于高校教育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當今時代的高校教學,應該積極探索具有科學性、前瞻性的教學模式,從而可以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以及當今時代學生學習的需要。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科學思想、人文精神等。雖然我國高校在課程設置、安排等方面的改革中,促使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靈活性,但基本的教學模式仍然沒有大幅度改變,仍然存在一些與實際需要不符或脫節的課程,其中理論過于空泛,無法將知識用于解決實際問題。而當今高校教學需要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動手、思維、溝通、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高校辦學方面的思想、理論要進行徹底的改革,更加側重于將這些辦學理念落實、實施的效果。
五、提高現代教學多媒體技術的利用效率
多媒體、網絡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是當今高校教學的主要教學手段。因此,當今高校教師應該對現代化教學手段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從而可以實現高校教育教學信息化發展。在教學中應用現代化教學設備進行教學模式改革,不僅可以明顯提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合作學習,鍛煉學生形成良好的創造性思維,培育學生擁有良好的信息技能等。除此之外,還可以有效降低教師在教學中的負擔,與我國素質教育完美契合。另外,在當今的高校教育改革中,信息技術可以擺脫傳統教學課堂的束縛,將教學延伸到網絡中,學生可以利用計算機和網絡進行搜索資料等工作。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教育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現代化教育硬件設施,但仍然存在很多現代化教學設施沒有得到良好的應用,很多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還有部分教師認為只要使用了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就等同于創新了教學模式。
綜上所述,高校教學模式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時間的不懈努力方可完成。高校要切實落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并積極提升高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投入更多的現代化教學設施,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和學習,從而促進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的深入,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李曉旭,夏雨萍,杜勝男,范影,李小玲.高校教學模式改革探究[J]大學教育,2019(05):46-48
[2]黃維平.高校開放式教學模式建構途徑探索——以廣西財經學院《行為金融學》的教學改革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9(16):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