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8月1日文章,原題:政府研究人員預計,未來5年,5G將給中國科技產業帶來5000億美元增長上周六在廣州舉行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來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代表預測,未來5年,5G將促進中國信息技術產業增長3.3萬億元(約合4790億美元)。這一發展預計將加速傳統行業的數字化,同時也將帶來超過10萬億元的增長。
“4G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信部下屬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金橋在介紹中國5G發展時說道。他同時表示,由于各行各業都根據各自需要應用該技術,5G擁有“改變社會”的潛質。
首批商用5G移動服務已在韓國、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瑞士、西班牙、摩納哥等國鋪開,但中國市場的體量很可能將超過上述經濟體的總和。
“對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探索(5G)應用場景”,日本管理咨詢公司野村綜合研究所高級顧問李志輝(音)表示。他說:“僅有快速的網絡或數據無法產生價值。如何使用(5G設備生成的)數據為消費者提供增值服務,才是各大公司面臨的挑戰。”
李志輝表示,中國的5G將標志著“一個巨大的飛躍,尤其是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他表示(通過5G技術完成的)遠程控制可創造巨大生產力,這對于像中國這樣一個城鄉資源分配不均的龐大市場十分重要。
首批10萬個5G基站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覆蓋全國50個城市,這對更多5G相關商業應用的測試是個好兆頭。
的確,人們仍舊擔心,在如今中美科技和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國能用多快的速度部署5G基礎設施。美國已將華為列入貿易黑名單,這實際上阻止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設備供應商從美國高科技公司購買硬件、軟件以及服務。不過近期,美國已表示將放松相關限制,一些美國公司已經找到重新向華為提供產品的方法。此外,美國貿易禁令也沒有妨礙華為在上周五發布5G手機Mate20X。
陳金橋預計,5G服務將在兩到三年內在中國普及并廣泛應用。但他警告說,在運營商推出5G的過程中,還面臨一系列問題。其中包括5G覆蓋范圍和月租費的潛在地區差異。這些將是影響從一二線城市到農村地區的廣大中國消費者何時從現有的移動服務轉向5G的因素。▲(作者簡·張,劉仲譯)
環球時報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