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的考古學家們、博物館研究學者們第一次踏入異國他鄉,當手鏟跳躍在海風吹拂的土地,一件件熟悉、古樸的中國陶瓷器展現在他們面前……方才驚嘆,原來我們祖先的大量作品早已通過海路或陸路貿易到達了世界各地。而在印度洋、太平洋等海域,一件件被打撈出水、相較于沉船的不幸而萬幸保存下來的中國陶瓷,正是這宏大全球貿易所留下的珍貴「足跡」。
這些遍布歐、亞、非各國的中國陶瓷中,有青瓷、白瓷、唐三彩、青白瓷、青花瓷以及各色彩瓷等。其中,青瓷一直貫穿始終,尤其是龍泉青瓷,在十三至十五世紀占據中國輸出陶瓷中的主要比例。那些數以噸計的翠色器物,歷經百年的水波滌蕩或風沙擾動而不失光澤,依然向世界宣告著青瓷的耀目與輝煌,并成為世界陶瓷史的重要議題。
青瓷是中國瓷器的發端,而龍泉青瓷正是中國青瓷最后的高峰—— 它在數百年間代表了中國
的陶瓷巔峰,甚至成為全球陶瓷業爭相模仿的對象。它是如何走出國門?又曾到達了哪些國家?帶去了怎樣的震撼?二〇一九年七月,故宮博物院將舉辦「天下龍泉—— 龍泉青瓷與全球化」展覽,首次將流布世界各地的龍泉青瓷聚集一處,讓觀眾一飽眼福。本期《紫禁城》雜志將與讀者一起走進龍泉窯的世界,領略龍泉青瓷的獨特之美,探尋其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