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佳
摘 要:幼兒園手工活動是美術活動的一個重要分支,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是幼兒園不可或缺的課程。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觀察法、訪談法對幼兒園手工活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
關鍵詞:幼兒;手工活動;手工材料;活動課程
中圖分類號:G61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8-0072-01
手工活動是幼兒園藝術活動之一,幼兒可以通過手工創作活動反映現實生活。手工活動不僅是簡單地剪貼,還與幼兒的智力發展具有重要關系,所以手工活動對幼兒教育非常重要。幼兒手工活動形式多樣,如紙工、泥塑、編織、布藝等,可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幼兒園可根據自身的資源和幼兒發展特點安排手工活動課程。通過對幼兒園手工活動開展現狀進行調查,筆者將調查的幼兒園手工活動一學期課程設置類型統計如下:剪紙類25%、折紙類15%、泥工類15%、編織類0、布貼類10%、自然剪貼類30%、其他5%。通過對幼兒園手工活動的開展形式進行調查,筆者發現幼兒園開展的手工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涉及幼兒園手工活動課程各個方面。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幼兒教師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調動幼兒的主動性,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教師的指導是開展手工活動必要的因素,教師的指導有利于幼兒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創造性。調查表明,在幼兒園手工活動的課程中,教師的指導方式多種多樣,有使用語言的,有使用動作的,有動作和語言結合的,大部分教師的指導方式是語言和動作兼用。據統計,教師著重語言指導的有14.29%,著重動作指導的有28.57%,多數是運用語言加上動作的指導,其比例為57.14%。
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大部分幼兒雖然語言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但是思維方式還是以具體形象為主,所以教師應該多用操作演示方式指導,并伴隨一定的言語提示,以提高指導效率。據筆者觀察,教師主要采用集體指導、小組指導、個別指導的策略,且注重指導技能技巧。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能夠發現問題,并選擇適當的時機介入指導,注重指導內容的針對性。教師恰當的指導策略能讓幼兒對手工課程內容有更好的理解,也能讓手工活動更好地開展。
1.幼兒參加手工活動時的表現
手工活動是一項幼兒手腦并用的活動,幼兒在手工活動過程中積極參與,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的手工活動課才具有重要意義。觀察發現,每節手工活動課大部分幼兒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在一些發揮想象力的手工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做出各種各樣新奇十足的作品。當然,每個幼兒發展程度不同,存在個體差異,如部分幼兒容易走神,對手工活動沒有興趣。這些幼兒在手工活動開始時會比較感興趣,能和其他幼兒一起聽教師的指導,但聽著聽著,就會注意力不集中。尤其在自選活動過程中,部分幼兒不能堅持完成自己的手工作品,而是中途去參與到其他形式的自選活動中。例如,12月8日下午的自選活動中,有6名幼兒選擇了剪紙活動,在活動的一開始,這幾名幼兒都拿著剪刀開始剪紙,先用水彩筆在紙上畫了些圖案,而后用剪刀開始剪。剪了一會兒,兩名幼兒就放下剪刀,跑去玩積木。教師發現后隨即問幼兒為什么不剪了,幼兒說:“總是剪紙,我都剪好幾張了,沒有什么好玩的。”從案例中可以看出,對于幼兒來說,新鮮的、有趣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要想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一定要抓住幼兒的興趣點。
2.幼兒手工活動作品完成情況
幼兒的發展存在著個體差異,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選擇和設計適當的課程,讓所有幼兒都參與其中,并能讓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幼兒發展的特點不一樣,在活動過程中的手工完成程度也存在差異。例如,10月18日上午,大四班開展了“樹葉粘貼——我最喜愛的小動物”手工活動,教師讓幼兒把自己帶來的樹葉都放到桌子上,然后通過多媒體播放了一些用樹葉粘出來的模型,有小金魚、熊貓、小狗等,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和觀察,用樹葉粘貼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幼兒們說完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后就開始進行手工活動了。經過一節課的時間,大部分幼兒都完成了手工樹葉小動物的作品。這時突然聽到小Y大聲地哭著說:“我的小動物還沒有完成,其他小朋友都完成了,他們會嘲笑我的。”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兒沒有完成本節課的手工活動課,產生了心理壓力。筆者通過對幼兒進行訪談得知,有些幼兒不喜歡手工課,所以不想在手工課上做手工;有些幼兒說老師講的聽不懂,做的也看不懂,所以跟不上大家做的進度;有些幼兒動手速度慢,專注力不夠,動手能力不強,所以沒有完成手工活動課的任務。
總之,在幼兒園手工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手工活動課程開展的形式,采取適宜的指導方式,讓幼兒在手工活動中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平.巧妙組織手工活動促使幼兒主動參與探究[J].成才之路,2018(20).
[2]張平.幼兒園手工活動現狀調查分析[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