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弘筠
【摘 要】電視新聞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要求記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并熟練掌握相關提問藝術和技巧,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采訪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概率,為整個采訪工作的高效率、高質量進行提供保障。本文針對電視新聞采訪中記者的提問藝術與技巧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電視新聞? ?采訪? ?記者? ?提問藝術? ?技巧
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后,我國各大領域、各大行業的發展都十分迅速,新聞媒體行業也不例外。現代社會人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幾乎已經離不開新聞媒體這一重要信息平臺,甚至可以說,沒有電視新聞這一重要的信息傳播媒介,人們的生活將失去色彩。而要做出一檔優秀的電視新聞采訪節目,就要求記者必須注重提問的技巧性與藝術性,在面對不同場合、不同對象的時候,采取針對性的提問方式,以獲得最佳的采訪效果。
一、電視新聞采訪記者提問的主要類型
1.開放式問題。所謂開放式問題,指的就是在提問的時候將被采訪者作為中心,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被采訪者完全可以按照自身的意見和看法作出回答,其作答范圍是不受限制的,這樣的提問形式能拉近采訪者與被采訪者之間的距離,讓被采訪者更愿意與記者敞開心扉進行交談,但其主要缺點就是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而且其中很多信息可能是無效的,這就要求記者掌握較為熟練的提問技巧,并學會正確區分被采訪者作答信息中的有價值部分與無價值部分,從而最大限度增強電視新聞采訪節目的內涵與價值。
2.封閉式問題。對于電視新聞采訪節目來說,封閉式問題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大問題類型,在開展電視新聞采訪活動的時候,記者若采用封閉式問題要求被采訪者作答,則被采訪者只需簡單回答記者的問題即可,這類問題一般涉及表明自己對某件事的主觀態度等類似情況,而不需要被采訪者對一些不愿意回答或者感到比較難以回答的問題進行詳細作答,整個過程是以記者為中心和主導的。由此可見,封閉式問題可在一定程度上簡化采訪過程,使采訪變得更加順暢和簡單,盡管其需要用到的時間較短,但是能達到的新聞效果卻是十分顯著的。
3.引導式問題。在開展電視新聞采訪工作的時候,若某些問題直接采用比較直白簡單的形式提出,則被采訪者很可能出現不愿回答或難以回答的情況,這就會導致采訪現場陷入十分尷尬的局面。因此,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記者可采用引導式或者鋪墊式的提問方法,層層遞進地引導被采訪者接近問題的核心,進而自然而然地獲取比較有價值的新聞信息。然而,在這一過程中,被采訪者往往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意識主體而存在的,其有著自身獨特的思想觀念與意見看法,一旦記者發現被采訪者對問題表現出比較敏感或者根本不想作答的情況時,應當在第一時間切換話題,以免陷入十分尷尬的局面。無論如何,記者必須在整個采訪過程中時時關注被采訪者對問題所表現出的情緒和態度,借助適當引導的形式來搜集到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二、電視新聞采訪中記者的提問藝術與技巧
1.做好采訪前的相關準備工作。在正式進行采訪之前,記者應當將前期準備工作做到位,因為事前準備工作的完成可幫助采訪者全面了解采訪對象與采訪的具體環境,從而為其開展采訪工作提供有利條件。如果采訪者在正式采訪之前完全沒有進行一點準備,缺乏對被采訪者的深層次了解,則會對其下一步工作的開展造成嚴重阻礙。所以,在采訪開始之前,記者必須將前期準備工作全面落實到位,除了準備采訪所需的器材、道具等,還需注重對被采訪者性別、年齡、學歷背景、性格特點等基本情況的全方位了解。
2.打造輕松和諧的采訪氛圍。要確保電視新聞采訪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必須營造出一種輕松和諧的現場氣氛,著力避免尷尬情況的出現,因為這樣會使采訪效果大打折扣。由于大多數采訪者與被采訪者之間都屬于素未謀面的陌生狀態,雙方在采訪的時候才初次見面,由于缺乏對對方的了解,所以被采訪者很容易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出現緊張、焦慮等狀態,進而導致采訪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而要克服這一問題,記者就必須注重對現場氛圍的營造,盡量消除對被采訪者可能造成不良影響的因素,并盡最大努力多找出兩者之間的共同點,通過共同語言來維系二者之間的良好關系,從而讓被采訪者敞開心扉說實話,這樣才能保證新聞信息的有效性與完整性。
3.圍繞中心主題,循序漸進地提問。電視新聞是對客觀事實的真實再現,但客觀事實都是通過“人”這一重要媒介來呈現的,記者應當報道哪些內容以及應該在什么時間進行報道,這些都需要在報道者一定思想的指導下進行。電視新聞實際上就是新聞工作者思想的外部表現形式,其側面反映了相關工作人員的所有思想觀念。所以,電視新聞記者在對被采訪者進行提問的時候,不能肆意妄為,而應當緊密結合采訪的中心主題,堅守正確的道德底線與輿論價值取向,主動將媒體的觀念滲透其中,通過層層深入的提問來使采訪對象放下心理芥蒂,進而捕捉到更加有價值、有內涵且具備一定時效性的新聞信息。
4.扮演好傾聽者的角色。在開展電視新聞采訪工作的時候,記者不僅要成為一個諳熟提問技巧和方法的人,同時還必須積極主動地傾聽被采訪者的心聲,讓被采訪者感到自己是受重視的,是擁有主動話語權的。以往一些記者在采訪的時候就不注重對被采訪者的傾聽,沒有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其足夠的說話機會,這就導致被采訪者無法將自己的真實想法準確而全面地表達出來,最終導致采訪的有效性大幅降低,由此可見,對電視新聞記者來說,扮演好傾聽者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三、結語
總之,一檔優秀的電視新聞節目必定需要一批優秀的采訪記者,而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電視新聞采訪記者,就必須熟練掌握采訪提問的藝術和技巧,包括落實好采訪之前的準備工作,營造輕松的氛圍等,這是新時期電視新聞采訪記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業務素養,也是電視新聞行業長遠發展的關鍵所在。
(作者單位:本溪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錢雪漫.廣播新聞采訪中記者的提問藝術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5,(13):137-137;[2]張婷婷.芻議廣播記者的提問藝術[J].新聞研究導刊,2015,(13):142-142;[3]王惟一.淺析電視新聞采訪中記者的提問藝術與技巧[J].新聞傳播,2017,(10):81,83;[4]王玲玲.談節目主持人、記者在采訪中的提問藝術[J].魅力中國,2011,(13):27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