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東省軍區農副業基地?王獻忠
豬糞直接返田是豬糞最原始的利用方式,豬糞中所含量的大量的氮和磷可供農作物利用。通過土層的過濾、土壤粒子和植物根系的吸附、生物氧化等,使進入土壤的糞肥有機物降解、病原微生物被殺滅,從而得到凈化;同時,還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產量、實現資源化利用。該方法適用于中小型養豬場、家庭農場等。
堆肥處理是在微生物作用下,通過高溫發酵使有機物礦質化、腐殖化和無害化而變成腐熟肥料的過程。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中,不但生成大量可被植物利用的有效態氮、磷、鉀化合物,而且又合成新的高分子有機物腐殖質,它是構成土壤肥力的重要活性物質。
地面堆置發酵是目前較先進和最節省土建、人力資源的一種制肥模式,只需將物料堆成長形條垛,由翻堆機定時對物料實施攪拌、破碎,在好氧條件下進行有機物的分解,就可達到除臭、升溫、滅菌效果;三天開始干爽、七天成肥,比使用其他機械手段發酵速度快得多、效率高得多,有效防止了發酵過程中硫化氫、胺氣、吲哚等有害、惡臭氣體的產生,即符合環保要求,又能大量生產上好的生物有機肥。在條件許可下,可設一小型有機肥加工廠,將豬糞通過拌和、發酵和烘干制成有機肥。
將豬糞進行機械烘干,可殺滅糞污中的病毒、病菌,防止糞污中的病菌再次傳播;同時,烘干的糞污可直接還田,還可將其生物發酵后和其他配料配伍生產有機肥。
利用畜禽糞便進行厭氧發酵,發酵產生的沼氣成為廉價的燃料,分離出來的沼渣、沼液則成了優質肥料,不但保護環境,而且提高了經濟效益。實踐證明,糞尿厭氧發酵能使寄生蟲滅活,消除惡臭,減輕對土壤、水、大氣的污染;將沼渣、沼液制成肥料,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堿解氮、速效磷及土壤酶活性,減少作物病害,降低農藥使用量,從而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
該工藝是利用農副秸稈、稻殼、鋸末等產品按照一定比例制作成發酵床,在發酵床上養豬;豬的糞尿排在發酵床上,通過豬拱圈和人工翻圈,降解微生物,從而達到對豬糞尿原位消納處理的一種方式。該工藝改善了豬舍環境,豬舍無臭味,廢棄的發酵床墊料可作為有機肥利用,能實現完全意義上的生態養殖。
優點:豬糞尿、污物原位置消納,省卻了糞污處理的設施及場地,該工藝可節約用水,減少舍內氨氣、硫化氫等的排放;適合保育豬,冬季保溫效果較好;可消納大量農副廢棄資源,如鋸末、稻殼、秸稈、甘蔗渣等,促進廢棄資源的循環利用。廢棄墊料經再次堆積發酵后,可作為有機肥還田利用,能改良土壤,生產優質農作物和果蔬。發酵床廢棄墊料應根據農作物和蔬菜品種、地力等差異,調整使用劑量,按有機肥標準合理應用。
缺點:翻堆墊料費工費力,無法機械化操作,處理不及時產生蚊蟲、臭味、甚至死床;豬只直接接觸墊料易導致接觸性皮炎過敏、寄生蟲病菌感染,夏季降溫效果差,豬只不愿在發酵床上生活。隨著墊料使用時間的延長,墊料發生著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生物反應,發酵床微生物對糞尿的消納、降解能力也逐步減弱,此時墊料不再適宜養豬。和新墊料相比,廢棄墊料中的鹽分濃度增加,酸堿度改變,氮、磷、鉀及重金屬含量增加,碳氮比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