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

上期封面
(2019年 第28期)
許多人會問,垃圾廠是什么樣子的?會有很大異味嗎?人工分揀環境如何?
上周記者采訪閔行餐廚再生資源中心廠區,一股醬香味道撲面而來,有點像置身“醬油廠”。廠長呂長紅說,這完全得益于臭氣控制的嚴苛管理,24小時新風系統、卸料卷閘門及時隔絕等。
在廠區一個小型展示臺上,擺著幾瓶濕垃圾產出物,餐廚垃圾產出的土壤調理劑,有機質高達55%以上,而餐飲垃圾有機質高達75%以上。濕垃圾加工而成的土壤調理劑,抓起一把,竟然聞出了一股松香的味道。
而在浦東新區的上海黎明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白色液氧發酵罐、沼氣存儲管,整齊排列在園區。二樓濕垃圾控制室,操作員王師傅正在一個超大透明玻璃窗前,操控著巨大的“抓斗”,一遍又一遍地將濕垃圾抓進循環入口,操作室里聞不到絲毫異味。
但從來都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臭”前行。生產部經理陶毅說,由于“抓斗”很難抓到卸料坑邊角的濕垃圾,長時間堆積味道很大,因此,每天會有六名工人人工清理,一次清理大概需要三小時。可想而知,工人們聞到的味道,一定是非常“刺激”。
我們都希望自己生活的地球,環境潔凈且優美,但干凈并不意味著能“躺贏”。現在我們所做的垃圾分類,就需要犧牲一些方便,多些舉手之勞。
面對“小丑”霍頓,孫楊:我太強了,所以大家都不喜歡我
鐘炬健:輸不起就不要玩啊。
人人盡說江南好……吃的太多了
夏老588:還是懷念以前九分錢加二兩糧票的陽春面。
四年三次,MU587,真是一架神奇的救命航班啊!
凡爾納:這個必須致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