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明慧
[提要] 為適應大數據時代,各行各業都開始進行經營管理理念創新、管理制度改革。而醫院也在大力進行財務管理制度改善,運用大數據分析提高財務信息的時效性、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系統性。本文主要討論醫院財務管理創新中運用大數據的重要性、大數據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大數據時代醫院未來財務管理發展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醫院;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4月23日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我國對醫療制度不斷改革,醫院開始關注財務管理工作。大數據給醫院財務管理帶來極大的創新,當然也給企業帶來一些問題,但方法總比問題多,在大數據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發展一片光明。
(一)促進醫院財務管理數字化發展。在醫院,每天都會產生很多財務數據,這些財務數據比較雜亂,需要時間整理才能更好處理分析財務情況,而趨于成熟的大數據技術利用互聯網科技結合了這些財務數據,加快了數據分析的速度,使數據分析變得精準有效,實現醫院財務管理數字化發展,優化升級了醫院的財務管理制度,使醫院傳統的財務管理轉化升級適應新型財務管理需求。
(二)推進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大數據的使用不僅可以促進醫院財務管理數字化發展,還可以推進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大數據時代下,大數據往往與互聯網、云存儲等聯系在一起,醫院通過建立數據庫,設置程序來快速進行信息分析,幫助做出正確有效的經營決策,推動醫院的深化改革,推進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提升財務管理對醫院健康長期發展的重大作用。
(一)財務管理數據信息化建設缺乏頂層設計。在我國,頂層設計存在于各行各業,是指采用系統論的方法,對某個項目的各層次、各要素、各方面進行全面統籌分析,以集中所有有利資源為途徑,高速地實現經營目標。頂層設計強調設計對象各個單位都圍繞核心觀念和頂層目標進行工作,頂層產生核心觀念和頂層目標,頂層決定底層,追根溯源,統攬全局,在最高層次上解決問題。而在我國,醫院的財務管理并沒有建立在對其自身全面了解的情況下,沒有立足于其自身的發展,借以實現醫院長期戰略目標。財務管理活力僅僅針對財務活動方面,并沒有涉及與財務管理活動無直接關系的相關活動,這就導致醫院的財務控制不佳、信息化建設較差、數字化管理水平受到限制,并且不能使醫院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二)醫院財務風險管理意識薄弱。在我國,大多數醫院的財務風險管理意識薄弱,缺乏一套能夠防范控制財務風險的管理機制,這樣導致醫院極容易因為經濟環境的巨大變動而導致現金流斷裂等危機。例如在大數據背景下,我國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人們擁有更多的投資項目,醫院往往會通過一定的投資緩解競爭加大導致現金不足等情況,可是由于醫院并沒有足夠的投資經驗和投資方面的人才,對投資沒有方向、沒有目標,這造成了醫院盲目進行投資、投資失敗等局面,加大了醫院的財務風險。
(三)財務技術人員培養缺乏前瞻性。眾所周知,醫院科室比較多,如骨科、外科、內科、皮膚科、腫瘤科等等,其中涉及的財務數據數量是比較龐大的,傳統財務會計在處理數據時并不能快速地進行分析,并且處理的結果準確性并不能保證,因此大數據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傳統財務人員應舍棄之前的處理方式,及時學習最新的財務處理方法,成為真正的財務技術人員。但在目前,正是因為當前的財務技術人員培養時缺乏前瞻性,我國醫院并不具備符合大數據要求的財務技術人員,大部分財務人員只能對表面淺顯的數據進行分析,無法捕捉到財務數據的深層含義。為適應大數據時代下的財務管理,醫院應該改變對財務人員的培養態度,重視財務人員對計算機技術的掌握程度,強化財務人員對數據進行整合分析的能力。
(四)缺乏健全的內部財務監管體制。無論是在哪個單位,內部財務監管都是極為重要的,人們不可能在誘惑中長期保持理智,因此需要設立健全的內部財務監管體制,約束限制財務人員的行為。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是比較復雜的,眾多科室的財務業務、不同職位人員的工資水平,這些都是需要專門的部門進行會計核算管理。大數據下,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受到挑戰,因此健全的內部財務監管體制對大數據背景下的醫院財務管理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五)醫院財務管理缺乏預算機制,財務管理制度落后。在我國,大部分醫院財務收支相差較大,財務管理漏洞頻出,這是因為醫院財務管理缺乏預算機制,財務管理制度落后,財務預算不從實際情況出發,大多使用一些側重形式的簡單規劃和控制策略。雖然我國每個醫院都有預算方案的存在,但實際上并不具有完善預算機制,預算不能控制醫院的資金使用,財務管理對各個部門約束不大。醫院通常通過收入指標來對業務部門進行預算管理,但各個業務部門并不嚴格按照預算來執行,通常預算與實際現金支出會有很大的差異,有些支出定額標準較低,有些則較高,對員工經費的核定也不夠準確,對指標核算片面要求,非財務性指標核算未得到醫院重視,以至于非量化指標的預算與實際情況相脫節。醫院作為救死扶傷的地方,具有造福人類的社會意義,可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醫院慢慢地向市場化轉變,人們對醫院的性質意見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我國醫院還是具備一定社會責任的。醫院管理制度落后導致預算機制的缺乏,而財務管理制度對醫院經營管理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醫院應順應時代發展,補充對重大突發事件的處理機制,加快醫療失業的創新進程。
(一)進一步健全醫院財務管理制度。為實現財務管理創新,醫院首先應在財務管理工作對財務管理制度創新,利用大數據、互聯網,進一步健全財務管理制度。醫院應該合理使用大數據科技對財務工作進行科學合理預算,并建立電子信息化財務預算平臺。另外,醫院應該加強成本的核算,真實準確反映內部財務管理情況,監督指導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展開,優化財務管理工作,強化財務風險制度,加強重視財務風險意識,合理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財務工作中可能產生的風險,將信息化建設進程提上日程,進一步完善并使信息化系統滿足醫院財務管理的需要,更好地完成財務管理工作。因此,進一步健全醫院財務管理制度對大數據時代下的醫院來說刻不容緩。
(二)建設信息化特征的動態財務管理方式。醫院可以通過建設信息化特征的動態財務管理方式推動進一步發展升級,依據真實財務情況,以財務管理為主,結合藥品管理、科室管理、人力資源等系統規范地建立屬于醫院獨特的財務業務一體化平臺,動態反映醫院日常經營情況。同時,醫院需要不斷更新大數據整合處理分析能力,使每一個財務工作人員都能實時掌握不同時刻的財務信息,支持經營管理人員進行決策輔助。另外,建設信息化特征的動態財務管理方式可以大大加快醫院乃至整個醫療行業的歷史發展進程,對財務管理各個環節進行改革創新,提高醫院財務信息的分析本領,提升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水平。
(三)提升財務管理人員專業技能。大數據技術作為新生事物對很多人來說都是熟悉而又陌生的,熟悉是因為大數據技術這個概念一直在人們生活中被提及,陌生是因為人們只知其名,不識其本。計算機技術這幾年在高速發展,很多人都難以熟練掌握并運用。因此,醫院應該要求財務管理人員不僅需明確財務管理方面的知識,并且還要有熟悉運用計算機的能力,這樣才可以使財務與計算機技術結合起來,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對財務信息進行整合分析處理。醫院可以通過定期培訓,強化財務人員職業技能;建立健全的人才評估機制,鼓勵人才繼續努力,提升財務管理能力;雇用相關財務專家教授財務人員對醫院財務信息進行深度分析,挖掘其隱藏的問題;制定規范系統的財務管理制度,明確財務人員的權利與責任,加強財務人員的分工合作能力,提高財務工作質量;加強財務人員的責任心,醫院可以不定期舉辦專題講座、廣播宣傳等方式使工作人員明白財務管理工作在醫院中所占的分量;業務考核,醫院應對財務人員進行技能考核,督促財務人員及時發現并改進自己的不足。這樣,對醫院來說,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加強了,醫院整體的財務管理能力也隨之加強。
[1]劉潔蘭.大數據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的創新路徑[J].納稅,2018.12(35).
[2]王學梅,李潔.大數據環境下的醫院財務管理創新策略[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5).
[3]林翠瓏,于潤吉.大數據環境下醫院財務管理的探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8.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