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瓊華


[提要] 在實際業務中,企業經常會出現采購物資已經驗收入庫或耗用而尚未收到采購發票的情況,這就需要進行暫估入賬處理。時下,因手工暫估入賬存在工作量重復、繁瑣性等一系列問題,很多企業均采用專門的財務管理軟件進行相應賬務處理。筆者所在單位采用的財務軟件為用友ERP-U890系統,暫估方式選擇的“單到回沖”方式,該財務軟件的應用確實為公司財務核算工作帶來一定的便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筆者以所在單位實際情況為例,旨在闡明有關問題,并供探討。
關鍵詞:用友ERP-U890;暫估;單到回沖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4月29日
企業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采購的材料等實物存貨已經入庫甚至已經耗用而尚未收到發票的現象。依據現行會計準則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以及謹慎性的質量要求,對此,《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在當月進行暫估核算,下月初作相反的會計分錄進行沖回。《企業會計制度》等理論對于暫估的賬務處理較為籠統,在實際工作中操作起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關于下月初需進行暫估沖回的處理對于依靠手工進行賬務處理且購銷業務比較頻繁、購入存貨種類繁多、上下游資金結算賬期較長的企業,將面臨工作量過大、過于繁瑣、數次的重復工作以及容易出錯甚至賬目混亂等問題。為解決此類問題,很多企業采用專門的財務軟件。筆者所在單位就采用了用友ERP-U890財務軟件系統,通過實踐,筆者認為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下面就有關處理及問題與大家進行共同探討。
(一)暫估方式。ERP-U890系統中有三種暫估方式:月初回沖、單到回沖、單到補差。筆者所在單位采用“單到回沖”方式。“單到回沖”方式在實際運用中較為常見,基本處理方式是:下月初不作處理,收到采購發票后,在供應鏈采購管理模塊中錄入采購發票并進行采購結算;再到存貨核算模塊中進行結算成本處理→暫估處理,系統將自動生成紅字回沖單、藍字回沖單,同時據以登記存貨明細賬。紅字回沖單的入庫金額為上月或前期某月暫估金額,藍字回沖單的入庫金額為結算單上的報銷金額。
(二)用友ERP-U890系統“單到回沖”會計分錄
1、暫估入庫時,生成憑證:借:原材料/庫存商品/包裝物等;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
2、收到采購發票錄入系統做結算審核后制單生成憑證:借:材料采購,應交稅費;貸:應付賬款——一般應付款。
3、做結算成本處理→暫估處理后:(1)選擇系統中自動生成的紅字回沖單生成憑證:借:原材料/庫存商品等/包裝物(金額為紅字);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金額為紅字)。(2)選擇系統中自動生成的藍字回沖單生成憑證:借:原材料/庫存商品/包裝物等;貸:材料采購。
(一)不便于與供應商核對應付賬款。《企業會計制度》等雖然對暫估做了理論上的規范,保障了會計準則關于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以及謹慎性的質量要求,用友ERP-U890系統等財務軟件供應鏈的上線解決了手工方式暫估核算方法的運用可能帶來的工作量過大、過于繁瑣、數次的重復工作、容易出錯甚至賬目混亂等問題,但在與供應商進行應付賬款核對時,同樣存在不便等問題。
在用友ERP-U890系統等財務軟件供應鏈暫估方式下,應付賬款往往都是采取供應商輔助核算,“應付賬款——一般應付款”、“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分別為兩個不同的二級科目,“應付賬款——一般應付款”反映的是供應商供貨中購買方已經收到發票部分的欠款金額(含稅),“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按照理論要求反映的是供應商供貨中購買方尚未收到發票部分的不含稅欠款金額。而實務中雙方核對應付賬款時,供應商往往傾向于核對含稅總欠款額,這也是購買方全面、真實的負債額。前述的暫估核算方式及科目設置就無法直觀地與供應商進行對賬。
此外,在用友ERP-U890系統“單到回沖”暫估方式下,當同一張采購入庫單只被錄入一部分發票做了部分結算時,會出現該張采購入庫單并不能被ERP-U890系統生成已結算部分對應金額的紅字回沖單以及發票對應金額的藍字回沖單,即系統無法自動對該部分暫估金額進行回沖時(當然這種現象只是暫時,待后續收齊發票該張采購入庫單完全被結算時,系統最終會全部回沖),這樣會導致“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科目余額并不是完全等同于購買方尚未收到發票部分的不含稅欠款金額。這更是無法直觀地與供應商進行應付賬款的核對,對此,很多財務人員甚至有點不知所措。
(二)財務報表資產、負債均虛高問題。如前所述,在用友ERP-U890系統“單到回沖”暫估方式下,當同一張采購入庫單只被錄入一部分發票做了部分結算而系統無法自動進行暫估回沖時,“材料采購”科目會甩下余額(正常情況下該科目不應有余額),“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科目余額也將虛高,最終導致財務報表無法正確地反映資產、負債情況。
例:企業2019年1月20日采購驗收合格入庫一筆材料,不含稅金額為100,000元,采購核算人員在用友ERP-U890系統中依據有關入庫手續錄入或依據到貨單等資料生成一張材料采購入庫單。
1、1月底,財務部門審核無誤后依據該采購入庫單生成憑證:
借:原材料 100000元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 100000元
2、2月14日收到該筆材料對應的采購發票50,000元,稅率13%,將發票錄入系統做結算時生成憑證:
借:材料采購 50000元
應交稅費 6500元
貸:應付賬款—一般應付款 56500元
因該張采購入庫單只被做了部分發票結算,用友ERP-U890系統“單到回沖”暫估方式下出現無法自動對該部分暫估金額進行回沖時將導致2月底“材料采購”科目甩下余額50,000元,“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科目余額較實際未開票部分的欠款金額多50,000元,從而導致資產、負債均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