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采收后,樹體還有2~3個月的生長發育期。此期是恢復樹勢、花芽分化、枝芽營養積累的重要時期。因此,桃樹采收后的管理極為重要。其主要的管理技術有如下幾個方面:
1.修剪。桃樹果實采收后的修剪,是為了調節合理的樹體結構,以便保持良好的光照條件,培育較大的有效光合葉面積,調節營養分配,減少內膛枝干枯,提高內膛枝的利用率,增加結果部位。此期修剪主要采用抹芽、疏枝、縮剪等技術。應及時抹去密生枝、雙芽、多芽枝,只留一個枝,疏去密生枝、樹冠中部的直立枝、樹臂上的旺枝,剪去下垂枝、纖弱枝、病蟲枝和擾亂樹形的側枝。
2.病蟲害防治。桃樹果實采收后,在促進營養生長、枝條充實、花芽分化的同時,還應加強病蟲害的防治。果實采收后需防治的病蟲害主要有桃蚜、葉螨、介殼蟲、花網蝽、天牛、流膠病、炭疽病、桃瘡痂病。可結合夏季修剪,剪除被害枝梢,落地的病蟲果、葉要集中深埋或燒毀。桃樹行間要對土壤進行旋耕淺翻,以消滅部分潛伏害蟲。
3.土、肥、水管理。桃樹果實采收后,氣溫升高,日照時間延長,采后施肥能明顯促進光合作用,增加桃樹營養儲藏,促進花芽分化,提高花芽質量。桃樹采收后以9月下旬施入有機肥為宜,可株施腐熟雞糞10~20公斤,另加入氮磷鉀復合肥0.5公斤左右,同時葉面噴施硼、鎂等中微量元素肥料。葉面噴肥可在噴藥防治病蟲害時混合噴灑,也可單獨噴施。對長勢較旺的桃樹品種,除及時夏剪外,還可噴PBO的100~150倍液或多效唑300倍液2~3次,以控制桃樹生長。可每隔7~10天噴1次。
夏季降雨量較多、濕度大,田間雜草生長較快,還易發生干旱。因此要在雨季來臨前疏通排水溝,鏟除地面雜草,以保持果園通風透光良好,降低果園濕度。出現干旱時,應及時灌水,或用雜草覆蓋樹盤保濕。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 ?崔麗賢 ?劉金利 ?郵編:06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