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噪聲污染是環境污染的主要類型之一,尤其在城市環境中,交通噪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大眾的正常生產與生活,本文分析了城市交通噪聲的危害,論述了城市交通噪聲的環境影響評價,進而提出了城市交通噪聲的防止措施,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城市交通噪聲;環境影響評價;等效聲級;噪聲污染指數
中圖分類號:X8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5-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5.013
Abstract:Noise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main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specially in urban environments, traffic noise affects the normal production and life of urban mass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hazards of urban traffic noise, discusse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urban traffic noise, and then proposes measures to prevent urban traffic noise for reference by relevant personnel.
Keywords:Urban traffic noise;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quivalent sound level;Noise pollution index
1 城市交通噪聲的危害
1.1 損傷聽覺、視覺器官
長期處于較強交通噪聲環境中人們,聽力會逐漸減弱,最終會造成聽覺器官的器質性損傷,導致聽力下降。過高的噪聲能夠造成耳部不適,引發耳鳴、耳痛以及聽力損傷等問題。根據相關測定得知,當噪聲高于115dB時,很可能會導致人們耳聾。同時相關臨床醫學統計表明,長期生活在超過80dB噪聲環境中的人們,患上耳聾的幾率高達五成。
1.2 干擾休息和睡眠、影響工作效率
城市交通噪聲會對周邊區域大眾的休息與睡眠質量造成一定影響,從而導致他們的工作與學習效率降低。長此以往,還會造成受神經衰弱,從而引起失眠與疲勞等現象。相關研究表明,在85dB的噪聲環境中,人們會受到較大干擾,從而不能專心于工作和學習,最終會導致工作和學習效果不佳。
1.3 損害視力
有關試驗表明,在高達90dB的噪聲環境中,人們視覺細胞的敏感程度會下降,對弱光的識別與反應時間會出現一定延長。在95dB的噪聲環境中,40%左右的人會出現瞳孔放大與視模糊現象,而當周邊環境噪聲達到115dB后,大部分人的眼球對光亮度的適應能力會出現減弱現象。在城市中,長期處于交通噪聲環境中的人們,則極易產生眼痛、眼花以及視物流淚等眼損傷癥狀。
2 城市交通噪聲的環境影響評價
城市交通噪聲具有暫時性特點,并且噪聲不持久且不積累。同時城市交通噪聲狀況與車流量以及車輛行駛狀況有非常大的關系。城市交通造成通常隨著車流量的增加而增大,但交通噪聲一般不會大幅度影響到周邊區域環境,而對周邊大眾的影響最大。所以,應立足于城市交通噪聲的頻率與時間特性,并充分結合人周邊人群的直接感受,方可對城市交通噪聲的影響進行科學評價。
國際社會普遍采用的交通噪聲評價指標主要包括:等效聲級、噪聲污染指數以及交通噪聲指數等。有關部門以等效聲級和噪聲污染指數為主要指標,在與國家規范標準有效結合的基礎上,對城市交通噪聲影響進行評價。
對于噪聲污染指數PN,可將交通干線兩側適用區域的國家標準作為基本依據,對城市交通噪聲的能量水平以及達標狀況進行描述,其計算公式為:
該公式中,Leq表示噪聲等效聲級,Lb表示國家標準的極限值。
城市交通噪聲影響評價流程如下:
第一,工作人員可有效整理城市交通噪聲的監測數據,并獲得等效聲級交通噪聲的最大值。同時對這些監測數據與國家標準的極限值進行對比,并計算出這些監測數據的平均值。最后結合等效聲級,對環境污染指數進行合理分析,以確定等效聲級的最高值,計算出城市交通噪聲的平均污染指數。
第二,以《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為基礎,根據監測到的城市交通噪聲數據,科學評價城市交通噪聲的總體狀況。同時,結合《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規范-城市聲環境常規監測》(HJ640—2012)中確定道路交通噪聲強度等級劃分與評價標準(見表1),對所選交通區域的噪聲監測數據分別進行對比分析,以便于對城市交通噪聲的狀況及影響進行全面、細致的評價。
3 城市交通噪聲的防治策略
3.1 有效消除車輛噪聲
自載重汽車、公共汽車等重型車輛是城市交通噪聲的主要來源,這些車輛的噪聲通常要比普通小型車高,所以,以低噪聲為基準對重型車輛進行改進設計,是降低城市交通噪聲強度等級的有效方法。設計人員可通過在重型車輛中安裝排氣消聲器及發動機隔聲器等,并嚴格控制齒輪箱、傳動軸以及輪胎等部件產生的噪聲,從而將車輛噪聲降低安全標準分貝之下。
3.2 加強噪聲路面建設
實質來講,降噪路面就是多孔隙瀝青路面,將孔隙率較高的瀝青混合材料鋪設在普通瀝青路面或水泥路面上。通常情況下,在水泥路面上,機動車輛產生的噪聲比在瀝青路面上產生的噪聲要高出2dB左右。瀝青材料中具有膠粘劑,能夠將石子粘結起來,同時也能粘結灰塵與其他雜物。而孔隙型混凝土雖然不含膠粘劑,但其有效使用期限比開孔型瀝青要長。對混凝土進行特殊處理之后,路面會變得更加平坦,坑洼數量會大幅度減少,從而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車輛行駛過程中產生的噪聲。
3.3 合理實施交通管制
對于大中城市來說,應盡量建設繞城公路,以降低從主城區穿越的車流量,從而促使鬧市區車流密度有效下降。同時在對安靜環境要求較高的區域,可采取限類通行或限時通行的措施,以確保城市大眾正常工作和生活。另外,為進一步降低交通密度,各個城市可優先發展公交通行方式,盡量降低小型機動車輛的使用率[2]。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嚴格控制交通流密度對減少噪聲污染具有一定作用,但如果車流量上升到最大值后,相應的噪聲值就不再隨著車流量的增加而發生變化了。
3.4 推廣種植交通降噪林
將合適的樹木栽種在城市交通道路兩側,也能有效降低城市交通噪聲。植樹降噪的原理是當車輛噪音聲波投射到樹葉后,有近75%的聲波被反射到不同方向,而余下25%的聲波則在葉片自身震動中被消除。在進行降噪林種植時,工作人員必須合理選擇樹種,并科學確定種植密度,以實現吸收并降低噪聲的目的。從相關研究資料得知,如果降噪林寬度為10m,能夠促使噪聲下降2dB(綠化帶10m寬降噪量1dB~2dB)左右。通過種植降噪林來降低交通噪聲的方式,還具有較為顯著的生態效益,不過需要占據較大面積,且種植初期并不能取得顯著效果。
3.5 大力應用聲屏障設施
聲屏障是降低交通噪聲的有效方式,其原理是利用聲屏障材料吸收或反射交通運行產生的聲波以實現降噪目的。由于聲屏障構造簡單,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行性,因此已經成為現階段保護交通聲環境的良好手段。常見的城市交通聲屏障類型主要有彩鋼板、鋼化玻璃聲屏障、水泥木屑吸聲板以及聚酯隔聲板等。城市交通聲屏障所運用的最基本聲學結構可分為吸聲共振型、擴散反射型兩種。從諸多城市道路聲屏障實踐經驗得知,吸聲共振型聲屏障的聲學元件構造較為精致,并且結構自重相對較輕,吸聲性能也相對良好,同時此類聲屏障還具有空間占用范圍較小等優點。而擴散反射型聲屏障所采用材料不僅具有強度、品質、透明度等夠比較高,并且隔聲效果良好,安裝簡便,施工工業化水平較高。相關人員可根據城市交通具體情況和噪聲特點,合理選擇聲屏障類型。
4 結語
總之,高度重視城市交通噪聲的影響評價工作,不僅有利于相關部門全面把握城市交通噪聲總體狀況,還對相應防治措施的實施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有關部門必須深刻認知城市交通噪聲的危害性,根據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科學評價城市交通噪聲的影響,有效消除車輛噪聲,加強噪聲路面建設,合理實施交通管制,推廣種植交通降噪林,從而全面降低城市交通噪聲。
參考文獻
[1]潘闖.淺談噪聲環境影響評價方法與應用[J].科技風,2016(18):140.
[2]安淼.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污染防治對策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2):86.
[3]歐陽麗,包存寬,丁中華.城市綜合交通現狀問題及城市總規環評的應對[J].城市發展研究,2011(12):22-23.
[4]周志宇,金虹,康健.交通噪聲影響下的沿街建筑形態模擬與優化設計研究[J].建筑科學,2011(10):88-89.
收稿日期:2019-02-15
作者簡介:馬文飛(1988-),女,漢族,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影響評價、環保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