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霧霾氣象災害出現的頻率也在不斷增加。如今,霧霾已嚴重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和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因此,對于霧霾問題,我們必須要給予充分的重視,也要大力推動關于大氣治理產業的發展,而大氣治理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大氣治理設備和技術水平落后、大氣治理標準不規范、缺少規范的市場準入制度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本文淺析了霧霾影響下關于大氣治理產業發展的對策,旨在為以后相關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霧霾;大氣治理產業;對策
中圖分類號:X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5-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5.027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frequency of smog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s also increasing. Today, smog has seriously threatened peoples health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n which we depend. Therefore, we must give full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smog, and we must vigorous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tmospheric management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atmosphere management industry has produced problems such as backward air pressure control equipment and technical level, non-standard air pollution control standards, and lack of standardized market access system.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smog on atmospheric pollution.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re intend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workers in the future.
Keywords: Haze;Atmospheric management industry;Countermeasure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天氣通常見于城市地區。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將霧同霾一起并作災害性氣象并對其進行預警預報。霧霾現象是由特定的氣象條件和人類活動互相作用下產生。高密度人口地區的社會、經濟活動導致大量細顆粒物(PM2.5)的排放,而細顆粒物一旦超過大氣的承載能力和大氣循環能力就有容易導致霧霾天氣的產生[1]。
1 霧霾影響下發展大氣治理產業的必要性
霧霾是一種在社會推進現代化發展水平進程中所特有的產物,是霧與霾綜合作用下所產生的氣象災害。霧霾的形成是由于在大氣中濕度的作用下,空氣中的細顆粒物遇到濕氣發生凝結,從而形成的一種混合性物質。這種混合性物質會通過人的呼吸道進入人的呼吸系統,從而容易引發人的鼻腔、腦血管、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由于霧霾在形成過程中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從而導致霧霾一旦形成便不易消散,尤其在低溫環境下,霧霾氣象災害所持續的時間更長。同時,在2013年1月,四次霧霾天氣覆蓋中國30個省份,我國最大500個城市當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達到事業衛生組織空氣質量標準。2014年,國家民政部、減災辦首次將霧霾天氣納入2013年自然災情進行通報。2017年,李克強總理更是親自將關于霧霾治理的“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寫入報告。因此,我們對于霧霾問題必須要重視起來,在霧霾的影響下發展大氣治理產業是極為必要,也是極其重要的[2]。
2 大氣治理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大氣治理的設備和技術水平落后
要推動大氣治理產業的發展,首先要保證對大氣治理產業設備的購買和對大氣治理產業技術的應用,但是在現代化大氣治理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大氣治理設備和技術水平落后等問題。雖然我國的環保相關產業在自主研發領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大氣治理技術水平與國際整體治理水平相比,處于較低的層次,導致很多關鍵的技術都需要向外國環保先進國家進行引進,或讓其提供相關技術幫助。而且,如濕式電除塵器設備就掌握在歐美日等國家手中,我國需要高價購買日本公司的加濕式電除塵器,由于技術設備水平的落后導致了我國除塵減排成本的增加。
2.2 大氣治理標準不規范
我國的大氣治理產業在其實際運營發展過程中,應該健全完善行業大氣治理標準,從而保證大氣治理產業在大氣治理過程中有規范化、科學化、合理化的治理標準并可以合理地應用到大氣治理工作中。但是從我國目前大氣治理標準上來講,在大氣治理產業進行環境治理的過程中,關于一些產業的大氣治理標準并不健全、規范,由此引發這些行業的環境治理工作效果并不能讓人滿意。在這樣制度背景下,大氣治理產業要想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提升大氣治理水平,就務必要規范自身行業大氣治理標準。
2.3 缺少規范的市場準入制度
目前,由于未對大氣治理企業市場準入設定一定的限制,大氣治理設備產業又缺乏完善的市場準入制度,導致我國大氣治理設備產業的門檻通常比較低,很多大的電力企業都成立了相關的脫硫脫硝公司,這就導致了大氣治理公司之間的互相傾軋,企業間的行業競爭加劇,行業利潤也隨之降低。一些大型電力企業旗下的脫硫脫硝公司通常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導致一些小型脫硫脫硝公司市場占有額度不斷降低。由于工業鍋爐脫硫脫硝行業的準入標準也不高,致使一些自身不具備脫硫脫硝的設備公司以極低的價格投標,中標后又通過犧牲采購安全標準來保持自身低廉的價格優勢,以此來應對嚴格的設計要求,這對鍋爐的安全生產和脫媒脫硝裝置的長久運行都極為不利。目前,大氣治理產業存在脫硫脫硝和設備行業中存在產業間壓低項目報價、縮減行業利潤的惡性競爭行為,如果聽之任之,任由市場經濟對大氣治理產業進行調節,將嚴重影響到大氣治理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所以,當前迫切需要相關政策制度對大氣治理產業進行有效規范。
3 霧霾影響下大氣治理產業發展對策
3.1 增加科研支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要實現大氣治理產業的有效發展,提升大氣治理產業的治理水平,首先就需要大氣治理相關設備企業增強自身自主創新意識,提升自身科學技術水平,增加自身產品的科技含量,從而保證即使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之下,也可以讓自身企業處于不敗之地,為自身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我國未來關于企業排污標準將不斷地嚴格化、具體化,為保證自身的大氣治理設備企業領先行業先進水平,就務必要保證自身企業所生產設備的技術水平也要不斷地提升,要隨著國家治霾減排指標的變化而不斷變化,這都需要企業增加對產品研發上的投入,從而作為提升自身科技競爭力的投資;還可以設立專門的獎勵基金,舉辦“治霾減排設備研發”競賽,從而吸引更多高校的專業人才的參加,企業可以適當吸收競賽中的優秀專業人才,增加自身企業的人才儲備,并專門成立研發部門,從事治霾減排設備的更新和研發工作。
3.2 做到有法可依,規范產業減排標準
環境治理相關部門要立足于我國當前的大氣環境現實當中,在充分了解霧霾基本成分的基礎上,針對霧霾成分中不同的污染物質相應地制定產業減排標準。據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火電行業的減排標準已經相對完善,也比較嚴格。但是,其他相關行業的減排標準有的制定的過于寬松,有的甚至根本沒有發布相關標準,因此,環境監管部門應當盡早制定規范的排污標準,并對那些雖已經建立標準但標準相對寬松的行業有所調整;還要考慮到一些企業由于嚴格執行標準而導致自身難以運營的實際情況,可以利用市場經濟的靈活性,建立科學的財政補貼制度,增加對這些行業的財政補貼,從而吸引風投資金來解決這一問題。
3.3 規范行業標準,完善大氣治理產業市場準入制度
目前我國對于大氣治理設備產業的市場準入機制并未有專門的法律法規要求,當前僅有的法律依據也僅有《公司法》等基礎法規[3]。因此,大氣治理產業需要制定具體、規范的行業準入標準。大氣治理行業準入標準內容要包括企業知識產權、企業資本額度、相關技術人員配備等,為大氣治理企業市場準入設定一定的限制,防止行業中出現企業惡性競爭壓低行業利潤和企業資源配置率低的現象,也要通過行業官方組織或地方行業協會發布相關規定,要以大氣治理企業專利獲取狀況和企業利潤為主要衡量標準,在國有企業大氣治理項目競標中,對那些有發展潛力、經營狀況良好、科研技術水平高的大氣治理企業給予重點扶持。
4 總結
大氣治理產業作為一種與人類健康及自然環境都密切相關的產業,其發展狀況直接影響到國家治霾減排工作的完成效果,涉及到國家的空氣安全和環境安全,當前大氣治理行業相關制度規則還不夠完善和規范,因此,務必要盡快制定出大氣治理行業的相關制度規范,從而推進大氣環境治理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布和.論大氣霧霾的產生機理及防治對策[J].環境工程,2016(34):572-576.
[2]李云燕,王立華,王靜.京津冀地區霧霾成因與綜合治理對策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6,35(7):59-68.
[3]高廣闊,韓穎.霧霾影響下大氣治理產業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J].發展研究,2015(3):73-78.
[4]高明,廖小萍.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產業發展因素分析[J].中國環保產業,2014(04):36-40.
收稿日期:2019-02-15
作者簡介:鐘永飛(1986-),女,漢族,碩士研究生,中級職稱,研究方向為大氣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