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淼 王寶紅 徐郅杰

摘要:地下水動態監測是一項基礎性、公益性工作,是掌握區域地下水動態變化規律,科學利用地下水資源,防止過量開采與水質污染,促進地下水環境保護的重要依據。監測區范圍主要包括我省黃淮海平原、南陽盆地、伊洛河盆地、靈三盆地等平原、崗丘地區,總面積約11 萬km2。地下水水位統調點310余個。區域上以淺層地下水為主。
關鍵詞:地下水動態監測;過量開采;淺層地下水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5-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5.084
Abstract:Groundwater dynamic monitoring is a basic, public welfare work, is to grasp the regional groundwater dynamic change law, the scientific use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prevent excessive mining and water pollution, to promote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basis. The monitoring area mainly covers the plain and hillock areas such as huang-huai-hai plain, nanyang basin, yiluo river basin and lingsan basin, with a total area of about 110,000 km2. Groundwater level control point more than 310. The region is dominated by shallow groundwater.)
Keywords:Groundwater dynamic monitoring;Overexploitation;Shallow groundwater
1 淺層地下水水位埋深
(1)0~4米區:主要分布在周口市東南部、上蔡—駐馬店市區—正陽一線以東地區、信陽息縣—潢川一線以東地區,此外在濮陽市南部黃河一線、三門峽市區—靈寶山前平原、淅川東南部、濟源市區—焦作市區一線、永城市南部、夏邑縣東部地區呈帶狀分布,面積26774.69km2 ,占監測區面積的24.65%,較去年同期增加7663.56km2。(2)4~8米區:主要分布新鄉原陽-延津-臺前-范縣一帶、周口北部、商丘市、平頂山市、許昌市、漯河市大部、駐馬店西北部、南陽盆地中心及方城縣周邊,在固始-確山一線及宜陽中部、汝陽西部、濟源南部零散分布。面積為39557.41 km2,占監測區面積的36.42%,較去年同期減少2360.4km2。(3)8~12 米區:分布于黃河南岸黃河沖積平原區北部、南陽盆地南部及防城縣城周邊,此外在鄭州-平頂山一線、鄭州-洛陽-宜陽-洛寧一線、確山-潢川一線呈條帶狀分布。面積17904.11 km2,占監測區面積的16.49%,較去年同期減少1621.65 km2。(4)12~16米區:分布于南陽市區-唐河北部一線、確山-潢川一帶、焦作市南部、新鄉市東部,在開封、三門峽、洛陽、鄭州市有少量分布。面積7839.54 km2,占監測區面積的7.22%,比上年減少1351.56 km2。(5)16~20米區:分布于信陽-羅山-光山一線北部,在平頂山西北部、洛陽及鄭州中部呈狹長條帶狀分布。面積5361.26 km2,占監測區面積的4.94%,比上年減少728.73 km2。(6)>20米區:主要分布于伊洛河平原北部、焦作市南部、安陽市東部、南陽市區-泌陽一線、信陽-光山一線南部區域,此外零散分布于三門峽黃河沿岸、平頂山及鄭州中部個別地區。面積11162.99 km2,占監測區面積的10.28%,比上年減少1601.22 km2。
2 淺層地下水水位變化
與上年同期相比,2017年枯水期(5月)區域淺層地下水水位以下降趨勢為主。
水位下降區:三門峽—靈寶一線地區,在大別山前沖洪積崗地、南陽盆地中心,在濮陽—內黃一線、偃師市南部及三門峽—靈寶一線地區水位緩慢下降。水位下降區總面積9262.81 km2。比上年同期減少58922.56km2。占監測區總面積的8.53%。
水位上升區:分布于安陽市—焦作市一線太行山前平原、潢川—固始大別山前沖洪積崗地、南陽盆地西北部地區地下水位急劇上升;汝州—許昌—商丘一線、信陽市區—周口沈丘一線、南陽盆地西部及東南部、光山—息縣—固始一線、安陽市區—新鄉市區一線,地下水位緩慢上升。上升區總面積50691.57km2。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3121.07 km2。占監測區總面積的46.68%。
水位穩定區:除上述地區以外的其他區域,面積48645.62 km2。比上年同期增加15801.49 km2。占監測區總面積的44.79%。
3 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
2017年枯水期(5月),區域淺層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有三處,分別是清豐—南樂漏斗、孟州—溫縣漏斗和新野—唐河漏斗(圖1)。
清豐—南樂漏斗:該漏斗位于安陽—濮陽之間,為跨越省界的復合型漏斗,省內漏斗面積為4611.85km2,比2016年同期減少875.63 km2。漏斗中心位于濮陽市南樂縣西邵鄉喬崇瞳村南,5月份水位埋深27.27m,與上年同期水位相比,下降了0.18m。
孟州—溫縣—武陟漏斗:該漏斗位于黃河以北,焦作南部,漏斗面積為645.19 km2,比2016年同期增加64.63 km2。漏斗中心位于武陟縣龍源鎮,5月份水位埋深19.95m,與上年同期水位相比下降0.2m。
新野—唐河漏斗:該漏斗地處南陽盆地,漏斗面積550.88 km2,比上年減少122.10 km2。漏斗中心位于新野縣沙堰鎮,5月份水位埋深為8.13m,與上年同期水位相比,下降了1.27m。
參考文獻
[1]HJ/T 164-2004,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S].
[2]GB/T14848—93,地下水質量標準[S].
[3]李惠中.遼寧省“十二五”期間地下水水位動態變化淺析[J].知識經濟,2018(16):60.
[4]周天健,龐馮秋.銅陵市獅子山礦區地下水位動態監測網建設研究[J].地下水,2018,40(03):58-61+115.
收稿日期:2019-02-16
作者簡介:孫淼(1981-),男,漢族,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文地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