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義輝
摘 要:現階段,隨著我國工程建設技術以及管理水平的持續發展,人們對工程建設水平有著更加明確的認知。近年來,業內相關研究人員不斷探索工程建設管理工作中的新思路,旨在于全面提升工程的建設水平,使工程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本文當中筆者將結合具體情況,運用相關理論知識,對工程安全監理、業主以及承包商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為工程建設工作的穩定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監理方;業主;承包商;關系
引言
自我國在工程建設當中實施監理制度以來,工程監督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完善,使我國的工程建設水平有了本質上的提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是從現階段的發展狀況上來看,我國工程建設當中的監理制度始終與業主和承包商之間存在著利益層面上的聯系,并沒有形成理想狀態下的,致力于維護雙邊利益關系的“社會監理制”。若想從根源上解決這一問題,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就需要全面理清監理單位、承包商以及業主之間的關系,全面提升監理服務在工程建設當中的作用。在下文中筆者將對此展開進行論述。
一、業主在工程建設當中的作用
在我國的工程建設當中,業主在其中往往承擔著指揮的作用,具有管理職能。其下設部門主要有監理處、工程計劃處、工程建設處、工程協調處等部門,對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各個階段進行全方位細致化的控制[1]。其業務涵蓋工程建設工作中的合同管理、工程質量控制、工程進度控制以及工程資金控制。在工程管理計劃制度的控制下,許多業主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將管理職能無限延伸,對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進行把控,并且這種管理理念一時間無法徹底改變,導致許多業主無法將自有資金和工程質量的控制權外放。在一些業主單位的思想模式當中,監理部門僅僅是受自己的委托對工程進行監督的單位,承包商只需要使用一定量的資金將工程建設工作完成,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業主將監理部門和承包商全部視為自己的雇傭單位,對工程建設的秩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作為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委托代理人,業主需要對工程建設的進度、質量以及資金等方面的問題全權負責。但是業主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認為自身完全能夠勝任各個方面的管理事項,不必借助其他部門進行管理,但是在社會監理制度的約束下,業主也需要按照相關規定與監理單位進行合作,在這個合作的過程中,業主與監理單位之間的信任程度又達不到相應的標準,認為監理單位無法完全實現自己對工程的相關要求,因此在工程監理的過程中頻繁插手,嚴重影響了工程監理工作的秩序,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對工程建設工作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2]。
二、監理單位在工程建設當中的作用
監理單位是業主通過招標的方式來選取的,業主與監理單位通過合同的形式來進行合作,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業主需要按照相應的合同條款來履行相應的監理業務。在這種模式下,監理單位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只對工程的質量和進度進行管理,工程的資金和合同等事項依然由業主進行控制,從實質上來看,依然是業主自身對工程進行管控,監理單位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監理單位受到業主的委托,需要對工程進行全面而細致的監管,在性質上應當獨立于業主和承包商之外,是一個獨立的第三方機構,但是在現階段的模式下,許多監理工程師致力于對工程進行系統化、科學化的監管,在實際的行動上受到業主的限制,從而導致業主與監理單位在工作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的矛盾。這種模式長期發展下去,監理單位就會成為業主的“傳話筒”,僅僅是機械性的將業主的命令傳達給承包商,并利用自身的監理權利對承包商進行約束,進而又加劇了承包商與監理單位之間的矛盾。對于承包商在工程建設當中的申報,監理單位僅僅是機械性的將上報內容上傳給業主,在具體的執行層面受制于業主,無法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發揮其應有的監理作用。
三、承包商在工程建設當中的作用
承包商與業主之間的關系同樣屬于典型的雇傭關系,承包商需要通過投標的方式來獲得工程的建設施工權,并與業主簽訂合同。但是資金的掌控權依然集中在業主的手里,監理部門負責對工程的質量和進度進行管控,可以說承包商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始終處于比較弱勢的地位,在工程當中只是單純的履行自身的建設職責。
從承包商自身的角度上來看,各個承包商之間的施工能力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一些承包商在施工過程中不能夠按照相應的規章制度進行,導致工程建設的質量和進度都達不到相應的標準。同時一些承包商還通過非正當行為誘使監理單位造假,對工程造成了實質性的損害。
四、完善三者之間關系的具體措施
1.從宏觀角度來看,政府部門應當以FIDIC條款為依據,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及法律法規,對三者的行為進行明確的約束[3]。從目前的現狀來看,通過經濟合同對三者之間的關系約束在力度上存在明顯的不足,因此政府有關部門需要全面重視法律法規在工程建設當中的重要作用,保障工程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2.業主在工程當中應當摒棄過去落后的管理理念,以市場經濟作為指導,不斷優化工程建設管理的思路,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充分明確自身的定位在,在管理工作中秉承著“多協調,少干預”的原則,積極配合監理單位的工作,及時了解承包商的訴求。
3.監理單位在掌握必要工程技術的前提下手,還要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對合同有著明確的認知,合理運用合同當中的條款解決工程建設過程當中產生的各種糾紛,為工程建設工作的進展做出根本的保證。
4.承包商在施工的過程中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施工技術,加強施工人員的工作素養,適當提高施工人員的準入門檻。并且在投標的過程中要對自身在工程當中的投入和承擔的責任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嚴格遵循工程施工質量計劃和進度計劃,圓滿完成工程任務。
總結
本文當中筆者結合實際情況,對工程安全監理、業主以及承包商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分析,并提出了具體的優化策略我,望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能夠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應用。
參考文獻:
[1]胡友昌. 正確處理監理與承包商之間關系的體會[J]. 水運工程, 2003(3):61-62.
[2]余曉鐘, 張煥杰. 政府工程項目業主、承包商和監理方的合謀博弈分析[J]. 經濟問題探索, 2008(11):86-92.
[3]楊旭峰. 公路工程施工中業主監理承包商三者之間的關系淺析[J]. 科學之友旬刊, 2008(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