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搜集了2018年在中國知網上發表的,以“平衡計分卡”在高校的應用情況為研究內容的文章,歸納和總結了已有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成果,以期為下一步的研究內容做基礎。
關鍵詞:平衡計分卡;高校
平衡計分卡是由卡普蘭和諾頓領導的研究小組,他們認為“傳統的財務方法進行業績衡量已經過時”,從而在“衡量未來的組織業績”的研究課題中形成了“平衡計分卡”的企業績效評價方法。平衡計分卡進行績效評價的主要思想是通過自上而下的分解戰略,從而實現財務維度、顧客維度、內部流程維度、學習和成長維度四個維度具體的目標,同時采取相應的行動。國內一開始主要是在企業里面采用該種方法進行績效管理,隨后逐漸擴大到高校。本文以“平衡計分卡在高校的應用”為主題在中國知網上進行搜索,發現自2005到2018年,關于該主題的文章、碩士論文總共274條結果,論述的內容包括平衡計分卡“在我國高校績效評價中的應用”、“在后勤管理中的應用”、“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在重點學科評估中的應用”、“在高校擴招運營機制中的應用”等,本文以2018年的文獻為例,總結平衡計分卡在高校的應用情況。
一、期刊反映的研究成果
李國俊(2018)認為需要引入平衡計分卡的理論對高校的學科建設績效評價提供另一種思路和方法,并從必要性、邏輯可行性、經驗可行性三個方面來論證其合理性。王建民(2018)針對高校財務績效管理中應用平衡計分卡存在的誤差問題、應用方式老套的兩個問題,探討了應用的認知、應用的核心兩種策略,以期發揮出平衡計分卡的優勢作用。張曉凌(2018)針對高校后勤部門的改革發展,將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應用于高校后勤績效管理中,并指出實施中應注意的4個問題,從而推動整個學校的健康發展。游春(2018)針對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評價中存在的問題,運用平衡計分卡模型構建了4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46個三級指標的評價指標體系,以便用于二級學院的績效管理和績效審計中,利于二級學院圍繞高校的發展目標,加強內部管理,提高辦學效果。嚴慧若(2018)認為我國高等院校績效評價存在考核體系指標設計不科學、“重科研、輕教學”、績效評估指標設置太籠統三個問題,提出了高等院校應用平衡計分卡進行績效評價要注意的四個問題,旨在使績效評價體系更加科學。羅君軍(2018)通過梳理開放大學績效管理問題思路,提出解決對策和建議,將平衡計分卡中對于組織戰略的認同細化為工作內容,以期系統性提升我國開放大學的整體績效管理水平。孫玲(2018)針對高校預算編制存在的問題,提出借助平衡計分卡和戰略地圖,從高校的戰略地圖角度出發,構建具有高校特色的四個維度,給每個選取關鍵性的指標,將高校的戰略目標轉化為能夠量化的指標,實現戰略與預算的統一。張梅荷(2018)結合云南省9所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實際情況,運用平衡計分卡的財務維度、客戶維度、內部流程維度、個人的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來設計應用型本科專任教師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以期能夠為轉型期的地方應用型本科專任教師績效管理提供借鑒。馬立群(2018)以某高校本科教育為切入點,構建了該高校平衡計分卡的績效評價模型,在運用中取得了三個方面的實效。
二、碩士論文方面的研究成果
何薇(2018)針對高等醫學教育存在基礎醫學教學同后期臨床醫學教學銜接不夠等問題,希望建立以平衡計分卡為基礎的醫學教育評價體系,以此來評價體系各維度形成醫學教育的目標體系,實現高水平的醫學人才輸出。宋亞峰(2018)為構建一套客觀、科學和全面的高校教育學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了SWOT分析,從財務維度、顧客維度、內部流程維度、學習與成長維度構建了我國普通高校教育學院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為我國教育學院的內涵式發展提供借鑒。楊光(2018)將平衡計分卡引入到某高職院校教師績效考核管理體系中,利用四個維度設立相對應的指標,結合其他方法設立權重,建立了與該校相適應的教師績效考核管理體系。施佳(2018)結合S大學的戰略地圖,運用平衡計分卡的原理確定預算指標,為高校單一的預算管理提供新的戰略預算方法。鄧茗丹(2018)以D培訓學校為案例研究,研究了培訓學校運用平衡計分卡設計教師的績效評價,為吸引更多教師,提高教師待遇和積極性作出應有的貢獻。譚劍(2018)以A高校為例,探究了平衡計分卡在高校預算管理中的實際應用,為我國高校預算管理的改革與創新提供思路。劉卓菁(2018)以HK高校基于平衡計分卡建立高校專項資金績效評價體系,以期能夠為我國高校建立可具操作性的高校專項資金績效評價體系及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
綜上可知,平衡計分卡在高校的績效考核、預算管理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涉及到運用平衡計分卡的理念來檢驗會計教學有效性的研究,還是相對較少。在應用型人才培養導向下,會計教學應充分地利用各種方法來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力爭把教學質量提高到一定水準。本文認為可以運用平衡計分卡的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對會計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分析,不僅能夠分析會計教學的現狀,而且能夠指出教學中的優點和不足,既可以為教師的教學提供反饋信息,增強自身的教學效果,從而促進專業發展。同時,也可以為教學管理者提供積極的有意義的管理信息;另外,平衡計分卡的多重指標、多個維度進行績效評價方法在營利性組織中發揮著積極有效的作用,運用平衡計分卡這種工具來檢驗會計教學效果,不僅擴大了它的應用領域,而且有助于豐富會計教學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國俊,王琮.BSC運用于學科建設績效評價的可行性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8.6
[2]嚴慧若.平衡計分卡在高等院校績效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3
[3]馬立群.平衡計分卡在高校績效管理中的應用初探[J],財會學習,2018.5
[4]宋亞峰.基于BSC的我國高校教育學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2018.4
[5]楊光.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高職院校績效考核管理體系研究[D],2018.3
作者簡介:
馬貴蘭(1985.08-),女,壯族,廣西南寧市,政治面貌:團員,高級會計師,碩士,主要從事會計理論與實務研究
項目名稱:基于平衡計分卡的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教學管理績效考核的研究,項目編號:2017C452,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C類自籌經費一般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