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偉
摘 要:當前我國經濟迅速發展,隨之帶來的能源消耗增加也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在建筑領域,綠色建筑的概念便逐漸成為人們研究的重點課題。就目前我國的人均資源占有量來看,能源的消耗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而建筑業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能源的消耗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綠色建筑設計對環境和資源保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針對建筑學中的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發展趨勢
引言
通過運用大量高新技術來提高單體建筑的節能效益實屬少數,如何更經濟更有效的提高建筑的綠色屬性,是現階段面臨的一個挑戰。在控制預算的情況下,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和建筑自身構造來減少能源消耗,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綠色建筑因此也得以發展。
1綠色建筑設計的概念
就綠色建筑設計而言,不為建筑施工的周圍環境帶來危害,避免出現環境污染的問題,而且可以實現施工資源的有效利用,以不破壞環境和保證施工質量為前提,為人們提供更加健康、舒適的生活。
2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基本原則
2.1節能減排、低碳環保
在建筑工程設計的過程中,我們應將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設計理念融入到實際的工程建設中來,通過先進技術以及設備的應用,提高我國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效率。在確保房屋通風保暖的基礎上,減少空調等排放有害物體的設備的使用效率,減少對空氣環境的影響。另外,在進行建筑綠色設計的過程中,要對建筑物的施工位置以及風向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為設計合理的風冷系統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從而提升環境保護的質量。
2.2打造綠色的生活環境
對周邊的景物進行合理的掌握,在確保景物安全的前提下,再進行后期的施工操作。同時,還應確保設計的內容可以與周邊的景物進行有效的融合,這就需要設計者對施工的場地、地質特征以及人們的生活習慣進行充分的掌握,來提高建筑的效率。另外,在施工階段,技術人員還要對施工的材料進行合理的采購和監督,確保其符合實際施工的標準,且應更多的使用環保型材料來進行工程的建設工作。
2.3提升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效率
如今,我國的發展建設都是建立在能源過度開采以及環境破壞的基礎上的,這使得我國諸多的不可再生資源出現了危機。為了有效的改善這一情況,國家應加強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和研究力度,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而建筑行業是能源消耗比較大的一個行業,在現今的建設中,應加強其建設過程中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效率緩解當前社會能源使用的危機問題。
3綠色建筑設計細則
3.1運用綠色建材
傳統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內造成高能耗是不可持續的重要原因。以墻體為例,傳統磚混結構,導熱系數大,冬季時會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費,不符合建筑節能要求。傳統建材或許初期能夠降低項目工程造價,但由于材料高耗能,耐久差,以后會付出較高的運營代價,放眼整個壽命周期,完全沒有經濟優勢。新型保溫材料,如酚醛樹脂,玻化微珠,閉口珍珠巖等,不僅熱工性能優異,而且防火,耐老化,符合節能要求。
3.2圍護結構節能設計
(1)墻體保溫①外保溫復合墻體:具有良好的室內熱穩定性,較強的保溫性,同時也避免了墻體產生“熱橋”,這種保溫不會對室內裝修造成影響,施工也比較方便,是一種常用的保溫方式。②夾心保溫復合墻體:具有良好的熱物理性能,也不易產生冷凝,室內環境裝修也不受影響,但墻體內部需要有可靠的連接,同時確保保溫材料免受蒸汽影響,不至降低保溫性和墻體的耐候性[1]。(2)門窗節能控制窗墻比,兼顧保暖跟采光;改善門窗熱工性能,減少熱損失維持熱穩定;提高隔熱性能,采用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玻璃,如低輻射玻璃;減少窗及窗扇個數,減少縫隙長度;增加門窗密閉性,降低內外空氣流動性等[2]
3.3太陽能利用
常見的被動式太陽能,像集熱墻式,不需要機械介入,依靠構造特點,使熱量自然地流經,從而使建筑得熱或降溫,其主要有三種方式。①直接得熱式,②間接得熱式,③間接被動制冷式。麗,能與環境產生強烈的對比感,以其強烈的視覺沖擊來提升商品的吸引力和在市場中的競爭力。而在民國時期的藝術造型中色彩搭配的方式和方法與現代化包裝設計上的要求不謀而合,因此學習這一時代的色彩搭配方式和方法可以讓我們將色彩更科學與現代化包裝相結合,創作出既有時代感又有傳統底蘊的現代化包裝產品
4、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的研究
4.1自然通風設計
綠色建筑的布局會直接關系到建筑的美觀性,而且也會影響到居住環境的氣候,為了確保居住環境的質量,就需要保證建筑物的自然通風。而這就需要科學設計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體設計等,注重居住者的需求,需要實地考察建筑物的周邊地形、氣候環境等自然因素,掌握居住區的空氣流通情況,保證建筑物的良好通風,這就是對建筑物的空氣質量和居住者的舒適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4.2采光設計
陽光直射和熱輻射會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環境,同時就會影響到居住者的舒適程度。因此,需要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結合地區的氣候環境,科學地設計建筑采光,還要明確建筑整體布局和單一住宅間的關系。確保實際日照可以達到建筑物的采光需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曲面建筑比直面建筑的熱耗較少,對建筑高度進行合理設計,盡可能減少建筑物的外墻面積,以有效避免建筑物體形出現凹凸變化,從而也體現出了綠色建筑所具有的美觀性。
4.3平面設計
需要確保建筑的朝向合理,使建筑物在陽光中獲取更多的能量,通常情況下,使用的基本都是平行設置,也就是坐北朝南,使建筑物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需要對建筑的表面空間體積、耗能大小進行充分考慮、設計,建筑物的空間越多,就會消耗更多的能量。對于建筑物的樓層數,需要合理選擇,以及使用規則平面的設計方式,對現場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從而改善建筑的環境質量,要盡可能減少建筑物的外墻面積和層高,這樣才可以凸顯出綠色建筑設計中的經濟性與合理性。
4.4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在建筑施工中,若排放有毒污染物,就會危害到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而且嚴重威脅到生態環境。所以,需要在設計過程中充分體現出綠色、環保的理念,需要嚴格控制廢氣、廢物、廢水等排放,從而避免有毒污染物的出現。可以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對廢物進行回收利用,按照國家的相關標準嚴格排放廢氣、廢物、廢水,并且檢測廢水,避免其中存在有毒物質,從而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可以將經過處理后的廢水,當作生活用水供居民使用。將綠色設計理念融入到建筑設計中,避免居住環境受到污染,從而為人們提供綠色、健康的生活環境。
結束語
在建筑學領域,節能環保的建筑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通過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可以實現人與建筑和自然的和諧。應用綠色建筑設計可以為社會、企業與個人都帶來更為長遠的效益,因此成為了當今建筑行業追求的目標。充分發揮建筑綠色節能作用,既可以保證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又對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更為先進的綠色建筑科學技術將會被開發出來,促使更為生態和諧、健康宜居的綠色建筑不斷出現。
參考文獻:
[1]王燕燕.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J].住宅與房地產,2018(08):101.
[2]符紅星.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J].建材與裝飾,2018(02):114.
[3]朱文博.建筑學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分析[J].四川水泥,2017(12):90.
[4]王偉強.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J].建材與裝飾,2017(47):85.
[5]李闖.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分析[J].門窗,2017(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