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美國上周末再次發生大規模槍擊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演講中譴責白人至上主義。請問白人至上主義是什么?有何表現形式?為什么說近期白人至上主義出現回潮?
北京讀者 陳丹
白人至上主義是指認為白人優于其他人種、應當主宰其他人種的種族主義理念。白人至上主義最早可追溯到17世紀的所謂“科學種族主義”,即從所謂“科學”角度宣揚某些人種天生優秀而某些人種天生低劣,進而給殖民主義體系和國際關系實踐提供理論依據。
白人至上主義在歷史上有著各種不同的丑惡表現形式。在美國,南北戰爭時反對廢除奴隸制的南部各州就盛行所謂捍衛白人至上主義的理論,并以此作為宣布獨立的理由之一。即便在奴隸制廢除之后,白人至上主義仍一直存在于美國社會。南北戰爭結束后,美國南部各州就出現了三K黨組織。三K黨是美國種族主義的代表性組織,也是最臭名昭著的白人至上主義組織之一。
在歐洲,白人至上主義同樣存在。以上世紀犯下嚴重反人類罪行的德國納粹為例,其意識形態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正是所謂的“種族優秀論”,認為“優等種族”有權奴役甚至消滅“劣等種族”,這在本質上也是白人至上主義的表現形式。二戰結束后,各種新納粹主義仍活躍于德國在內的歐洲多國。
近年來,歐美遭遇移民和難民涌入問題。在此背景下,西方社會出現白人至上主義回潮的現象。這種回潮一方面表現為白人至上主義思潮的重新泛濫,一些極端組織重新崛起。有報道稱,在美國,針對種族、宗教、性別的仇恨組織從2014年的784個,增加到2018年的1020個。另一方面,白人至上極端分子針對有色族裔采取極端暴力恐襲,如今年早些時候在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發生的清真寺恐襲慘案。▲
(甄翔)
環球時報201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