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媛 余玲 萬慧
【摘 要】隨著國際交流和合作的日益增多外語學習尤其是英語學習早已成為高等教育的關注熱點,軍事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如此。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小組的形式共同學習,使學員的學習產生最大化的效果,有利于激發軍校學員的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員的英語學習成績。
【關鍵字】軍隊院校;合作學習;軍校學員
中圖分類號: E251.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7-013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7.064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Military Academy
MA Yuan YU Ling WAN Hui
(PLA Army Academy of Artillery and Air Defense,Hefei Anhui 230031,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especially English learning, has long been a hot topic of higher education.,so are military academies,as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conducive to enhance the academic interest of military cadets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as well as learning results.
【Key words】Military Academy; Cooperative Learning; Cadets
1 軍隊院校合作學習現狀分析
軍事院校是培養高素質、受過良好教育的軍事人才的搖籃和基地,軍校培養的未來的指揮軍官,肩負著國防和軍事現代化的重任。同時,應優先考慮軍校學員的外語學習,特別是英語學習。我們的軍隊要適應新的信息時代的國際軍事競爭,與外國軍隊溝通,研究和掌握先進的軍事技術和硬件,參與國際演習,沒有掌握通用語言作為基本渠道都是空談。
2 合作學習實施的過程
2.1 合作學習的實施主體。
本研究的主體為二年級學員,主要來自初級指揮專業的兩個班級。學員的日常生活有嚴格而明確的規定。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他們做的一切都受到嚴格的時間限制。軍校等級觀念森嚴,要求學員嚴格遵守命令和指示。學員們非常尊敬自己的教員、班長、隊長,但是正是因為這種服從的觀念,學員事實上很少提出問題或向教員提出建議。
2.2 合作學習設計
從2018年9月初到2019年1月底,合作學習的整個實驗持續了一個學期,在實驗課上采用了合作學習的方法,對照組接受了傳統的教學和學習方法。在合作協作的實踐中,經常進行觀察,以收集更直接和第一手的信息。
2.2.1 小組建設
小組建設是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沒有合理的小組建設,就不能像預期的那樣應用合作學習的活動;因此,研究人員必須對小組建設過程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此過程中,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分組
在部隊或軍事學院,班是最基本的單位,士兵學員或青年學員,在班長的管理下生活和學習,班長本人也是士兵學員或青年學員。因此,有必要考慮他們所屬的班,以便為課堂內外的集體工作提供方便和效率。小組內有一名優等生、一名英語成績薄弱的學生和兩名普通學生遵循異質原則,使小組成員能夠互相幫助和支持,以提高成績和同質性。群體間為平等競爭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基礎。
兩周后,根據他們在小組工作中的表現,進行重新調整和安排。優化每組討論的參與度和成員之間的關系。被重新排列的小組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一起學習直到學期結束。
(2)小組角色
為了確保合作學習在小組中的有效開展,每個小組的學員被分配不同的角色,以確保他們充分參與小組工作,避免出現投機取巧的現象。成員角色每個月輪換一次,讓學員們履行不同的職責,這有助于團隊成員的團結和和諧。
2.2.2 合作技能培訓
為了給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社交技巧提供專業和可行的建議,研究員從本學院邀請了一位取得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證書的專業教員:張教員,她給出了一些具體的溝通方式的經驗教訓,并就小組工作可能產生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張教員從相互尊重、信任、鼓勵與支持、及時溝通、反饋等方面進行了講解。有了合作學習的社交技巧,學員們清楚地知道他們應該做什么,如何其他成員建立更好的、富有成效的關系。
2.2.3 合作學習活動
合作學習要求最高的部分是合作學習活動的設計和組織,它必須符合合作的真正需求的特點,而不僅僅是表面的形式。團隊中的學生可以發揮自己對學習活動的影響,在團隊合作過程中達到成就感,同時也能發現小組協作的快樂。因此合作學習活動,不僅意味著把學生放在一起,在群體學習氛圍中看他們討論或對話。
(1)課堂上的小組任務安排
在班級正常上課期間,合作學習活動的結構是各種組任務,包括詞匯,語法學習和閱讀主旨大意或細節,文本結構分析,文本的再現和文本的發展分析。所有這些任務都是以必要的信息缺口(gap)為設計的,這需要學生相互合作,使用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技巧,為了任務的成功,學員必須進行相互溝通,討論,甚至爭論,這大大增加了他們之間的互動機會。
(2)課外活動
適當的活動如戲劇,制作英語報紙,英語演講比賽,講英語小故事,要求所有小組成員投入精力和互相合作,這些活動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在組織活動過程中產生了成就感,有利于學員們在各種有趣和有益的活動中展示才華,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英語交流和互動。
2.2.4 實驗課中的CL示例
為了生動的闡述合作學習在實驗課中的應用,實驗課的教學計劃如下:
Unit 4 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
第4單元五美國文化的五大著名象征
正文:《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3冊
時間:90分鐘(兩節課)
教學目標:
(1)知識的目的:學習課文后,每個小組的學生可以清楚地知道一些關于美國文化的五個著名象征的基本信息。
(2)能力目標:學習課文后,每個小組可以知道如何快速地記下關鍵詞和關鍵內容,合理地組織它,并將報告提交給全班同學。
(3)情感的目的:學習課文后,學生可以了解特定國家文化的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回憶起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象征、中國的歷史和勤勞的中國人民,從而培養了學員對我們民族和人民更深的熱愛。
教學重點:
學生小組合作找出關鍵信息,以自己的方式組織課文,并對全班同學講述課文。
教學難度:
小組工作的平衡是很難維持的,因為有些學生對這個話題有更廣泛的了解。
教學方式:任務型教學、教師演示、小組討論、小組報告。
教學手段:多媒體ppt。
教學過程:
1)導入
(1)問題與解答
教員:當我們提到一個特定的國家或地區時,某個國家或地區的典型的東西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例如,當我們談論西安市時,你會想到什么?
學生A:“兵馬俑!”
學生B:“肉夾饃”
學生C:“回民街”
(2)不同國家象征的圖片
教員展示了一些照片,比如埃菲爾鐵塔,大笨鐘,紅場.....。要求學員回答每張圖片分別象征哪個國家。
2)課文的合作學習
(1)教員指出這兩個課時的任務是找出美國文化五大象征的關鍵信息。要求每個小組準備一份報告。最終的報告應包括時間、創造者、原型、歷史、拓展知識和相關的中國文化象征等信息。
(2)在合作學習開始之前,學員坐在不同的小組里。
(3)教員按順序播放每個文化象征的文字錄音。要求學生在聽的時候把關鍵詞或句子劃線。由于學員們上網不方便,教員給每個象征提供了幾張圖片供他們參考。然后,他們開始討論如何完成報告。
(4)在進行小組活動的同時,教員在教室來回走動,觀察學員們的表現,并維持持每組的紀律。小組可以向教員提出問題。
(5)學員們對每個象征有十分鐘的討論時間,然后需要介紹自己的報告。教員隨機挑選了三組自告奮勇的團隊。
(6)教員對小組工作進行了評論,并總結了每個象征。
(7)然后所有小組繼續談論下個象征。
3)小組報告展示-美國哥特式
(1)組3:“在1930年,藝術家Grant Wood因為他的畫“美國哥特式”名聲鵲起。這幅畫顯示了一個看上去很嚴肅的農夫和一個女人。我們認為他們是夫妻。我們還注意到,該名男子手持叉,這意味著中世紀的權威和權力。他們身后的房子是哥特式的風格,特別是窗戶,這給了藝術家很大的啟發。然而我們組在這幅畫中看不到特別高的價值,因為在中國,有許多著名的畫作,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2)組8:“當藝術家Grant wood去訪問愛荷華州鎮的伊頓,他看到了一所哥特式窗戶的房子,這給了藝術家極大的啟發。他想象有一個男人和他的女兒站在房子前面,因此,他拿起房子的照片,邀請他的牙醫和他的妹妹為原型,創造了這幅畫。關于干草叉的意義,我們認為它可能象征當時的農場工作,可以看到干草叉和窗口的坐標保持一致。這是一幅很棒的畫,因為就像課文中提到的那樣,它影響了藝術家姐姐的生活。在中國,有許多書法、山水和人物的畫作,如四大美人?!?/p>
(3)組12:“我們的小組與他們有共同的觀點,如時間和靈感來源。我們想探討兩個人物的面部表情。畫中的男人看起來莊重而嚴肅,因為在哥特式的風格很流行的十九世紀,男人是社會的主宰,他們往往表情木訥。我們注意到,婦女的脖子上有些皺紋,這可能表明她對男人或社會的不滿。對于干草叉,我們認為沒有什么特別的意義,也許它只是農業勞動的工具。我們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比西方文化具有更大的價值?!?/p>
3 結果和討論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通過實驗課可以看出來,合作學習是有效的、成功的,并得到了絕大多數學員的青睞和支持,盡管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改進。
【參考文獻】
[1]Olsen,R.E.,S.Kagan.About cooperative learning.In C.Kessler(Ed.),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A teachers resource book.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92.
[2]Johnson,D.W.& R. T. Johnson.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4th Ed.).Edina, MN: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1994.
[3]文濤.論有效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
[4]王凱.論合作學習的局限性[J].中國教育學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