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整體性”理念下的媽祖與城隍信俗保護

2019-08-08 04:23:26
文化遺產 2019年4期
關鍵詞:生態活動文化

楊 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常重視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保護,20世紀后期至21世紀初,為更好地保護各國傳統文化得以傳承下去,開始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念。由于世界各國歷史、文化、經濟發展的不同,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措施等方面,各自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不同的保護方法。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地理環境復雜、傳統文化豐富多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種類豐富,如果單一的對項目進行保護,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保護和傳承問題。所以,從2007年開始為了更好的進行整體性保護,我國創設了“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里,我國批準了21個國家級、300多個省級的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保護區的設立,可以對該區域的文化進行整體性保護,自然也包括對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祭祀活動的保護。在各地傳承至今的祭祀活動中,很多人只看到了當前的民間行為,而不知道它們中很多都曾是國家禮制。作為文化大省,廣東境內民間各種公、爺、娘娘的祭祀活動很多,其中就包括媽祖、城隍等歷史上的國家祭祀神祇。如何在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內,對源于國家祭祀中的媽祖和城隍祭祀進行更好的保護和發展,梳理其歷史和文化價值,提升其文化歷史地位,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湮沒在眾多民間祭祀中的國家祭祀

廣東省目前擁有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8個(以公布文計),涵蓋廣府、潮汕、瑤族、雷州、僑鄉等文化形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是將物質性的民間傳統文物古跡和非物質的文化遺產在一個相對完整、區域性明顯的生態環境中加以保護,使得留存至今的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果實得以科學保護,傳統的優秀文化得以繼承和發揚。”[注]閆琪、侯曉斌:《山西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研究》,《經濟師》2018年第12期。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設立的目的,就是要從整個文化生態環境上進行保護,不只是保護區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還要保護那些可移動或不可移動的文物及其所依附的山川河流等特有的地理地貌。每一種文化都不是毫無根基的“空中樓閣”,它們的產生有其源頭,存在有其需求。當下,我們見到的各種民間祭祀儀式,就是很多非遺項目的載體。

在廣東省的國家級、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中,自古以來就有著豐富的國家祭祀神祇儀式,而這些祭祀儀式當下被百姓稱為傳統禮俗,非遺認定為民俗類項目。例如,國家級客家(梅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內的華城“三月三”廟會、平遠縣“六月六”福祖公王節、七月半(即中元節,客家地區俗稱“七月半”,梅州市松口鎮一般家戶須備三牲拜祖宗、敬亡魂等禮俗)、八月半(即中秋節,客家地區俗稱“八月半”,舊時有扛“菜籃神”“伏仙姑”“扛豬屎長工”等習俗)等眾多活動;省級雷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所在地市內雷祖崇拜、雷祖文化、水尾漁家媽祖信俗;省級瑤族文化(乳源)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和瑤族文化(連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所在地市內的瑤族乳源盤王節、曹主娘娘信俗、雙朝節、圣祖祭;潮汕(潮陽)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和潮汕(湘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所在地市內的貴嶼雙忠信俗、華陽珠珍娘娘信俗、鳳崗珍珠娘娘信俗、大峰信俗、夏嶺媽宮信俗;廣府文化(越秀)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所在地市內城隍誕廟會活動、媽祖信俗(龍潭村天后誕)、南沙媽祖信俗、畬族拜祖公圖等眾多的民間祭祀活動不勝枚舉。在這些民間禮俗中既有被列入到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的瑤族盤王節、貴嶼雙忠信俗等,也有被列入到省級非遺保護名錄中的華陽珠珍娘娘信俗、雙朝節等。值得注意的是,潮州和汕頭地區媽祖祭祀中的部分天后宮,以及廣州市越秀區城隍祭祀中的城隍廟是古代祭祀的廟宇,其中城隍祭祀為歷史上國家通祀,因此,我們今天見到的媽祖和城隍祭祀,準確的說應該是被民間保留下來的 一種官方禮制。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注](春秋)左丘明:《左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2頁。歷朝歷代統治者對于祭祀是相當重視的,同時在民間也一直持續著對各種神靈的祭祀,“國家統治者希望通過對神靈的祈福達到保佑國家安定、民眾幸福”。[注]常江濤:《明清國家小祀“先醫藥王”祭祀儀式及用樂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院2015屆博士論文,第15頁。對于民間繁雜的祭祀,國家有選擇的把一些納入國家祭祀。《禮記·祭法》載:“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患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注]《禮記譯注》,《十三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04頁。這也就規定了能成為國家正祀的基本要求,或是以身殉國,或是生前為大家做過很大的貢獻,媽祖信俗即為如此。媽祖為沿海地區普遍信仰的一位女神,其信俗源于福建的湄洲島,2009年入選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中,其影響力不止限于祖國大陸的沿海地區,更是遠播到港澳臺及東南亞地區。自宋至清,歷代皇朝對其褒封36次,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媽祖作為閩地宋代造神浪潮中生成的一神靈,在發展過程中得到歷朝皇帝的屢屢褒封,由一地方性神抵演變成全國性海神,`這其中不僅有民間力量的支持,而且還有官方力量的推動。”[注]朱麗仙:《媽祖神格化的路徑分析》,福建師范大學2010屆碩士論文,第67頁。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媽祖祭祀被列入到國家祀典,進行春秋祭祀。

城隍祭祀,也有悠久的歷史。城隍廟是我國古代縣級以上建制的標志,足以體現出城隍神祭祀在各地的重要位置。城隍是中國很古老的一位神祇,“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無水曰隍。”[注](漢)許慎:《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 年,第288頁。“城隍”二字,最早見于《周易》中,其文曰:“城復于隍,勿用師,有邑告命,貞吝”。[注]《周易正義》卷二,《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69頁。三國時期,城隍祠已廣泛修建,趙與時《賓退錄》載:“蕪湖城隍祠建于吳赤烏二年(239年),高齊慕容儼、梁武陵王祀城隍神,皆書于史。”[注](宋)趙與時:《賓退錄》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03頁。南北朝時期,城隍祭祀愈加興盛,官員、平民每年祈福之。《北齊書·慕容儼傳》載:“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號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禱。于是順士卒之心,乃相率祈請,冀獲冥佑。須臾,沖風欻起,驚濤涌激,漂斷荻洪,約復以鐵鎖連治,防御彌切。儼還共祈請,風浪夜驚,復以斷絕,如此者再三。城人大喜,以為神助。”[注](唐)李百藥:《北齊書》卷二十“列傳第十二·慕容儼傳”,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第281頁。宋朝,城隍祭祀開始進入到國家祭祀體系內,并達到頂峰。

當清末封建制度被推翻后,納入國家祭祀的媽祖、城隍神祇并沒有隨之消亡,它們轉化為民間禮俗的方式流傳至民間。媽祖、城隍等國家禮制的傳統祭祀禮俗活動大多經歷形成于民間禮俗,后被納入國家祭祀體系,演變成國家禮制,再被民間接受下來的過程。隨著時代變遷,民間保留的禮制活動不斷發生衍變,歷經幾千年逐漸形成了當下的禮俗活動。人們通過祭祀來表達一種訴求,期盼風調雨順和身體健康,甚至能生意興隆,大發橫財等現實的需求。在舊時的農耕時代,由于科學技術和醫療條件不夠發達,這些祭祀活動非常的重要,尤其是那些被列入到國家正祀中的祭祀,既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時代的需求,并且在經歷百余年的懷疑和否定之后,能傳承至今的國家祭祀更顯得彌足珍貴。

二、媽祖和城隍祭祀在廣東

媽祖信俗傳播到廣東的歷史很早。“自宋代以來,媽祖信仰逐漸傳入嶺南,對嶺南一帶特別是潮汕和粵西兩地的信仰體系造成很大的影響。”[注]陳耀瀧:《湛江市文章灣村“年例”媽祖祭祀儀式及其音樂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院2014屆碩士論文,第68頁。現在潮汕地區保留下來的天后宮多建于明清兩朝。據《永樂大典·南雄路志》載,早在南宋寧宗時期,粵北韶州地區也已出現了媽祖行祠。明《東里志》記載:“天后宮, 一在大城東門內;一在柘林守備營后;一在深澳,宋時番舶建,加修理一個,……皆祀天后圣母之神。 凡航海者必謹事之。”[注]馬蓉、陳抗、鐘文等點校:《永樂大典方志輯佚》,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第220-221頁。據黃挺先生對海陽、潮陽、揭陽、饒平、惠來、澄海、南澳等縣地方志記載的統計,該區媽祖廟有35座。[注]黃挺:《潮商文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8年,第300-301頁。又據鄧格偉先生的統計,陽江、湛江、 雷州等地見諸歷史記載的天后宮有88座。[注]鄧格偉:《粵西媽祖信仰源流及其他》,《莆田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據筆者考察,在廣東省沿海地區都有媽祖廟,即便是沒有人居住的海上島嶼也都建有媽祖廟,足見媽祖信俗在廣東歷史悠久、分布十分普遍。至今在廣東境內媽祖信俗的信眾依然很多,尤其是各地舉行的媽祖廟會,更是不勝枚舉,并且隨著媽祖信俗在世界影響力的范圍越來越大,廣東各地媽祖廟會也是一年比一年興旺。據統計,目前廣東全省媽祖信俗被列入到市級以上非遺保護名錄的就有10項之多。例如在汕頭市的華陽珠珍娘娘信俗就是規模比較大的媽祖信俗 ,在每年的三月二十三媽祖誕辰日都會舉行盛大的媽祖廟會。廟會上會舉辦游藝巡游等具有潮汕地區獨特的民俗,挑選各村男女青年、組成上千人游行隊伍,分三天在華陽九個村巡游活動。整個巡游活動有標旗 240 面、大鑼鼓隊、歌隊、虎獅隊、學生布鼓隊等。每次媽祖蓮駕出游,媽祖降乩傳承人吳寶明睡釘床,(身上再加壓 400 多斤水)、坐釘轎、坐刀轎、滾釘球、站刀斗、口咬犁頭、貼銅鉤、咬稱槌、取龍珠、上刀梯(72 層與 108 層),有時行火路、洗油湯等。游行隊伍所到之處,各社頭擺設桌席,家家戶戶在門前擺設祭品,焚香、鳴炮恭迎媽祖,隊伍龐大,場面壯觀。

城隍祭祀在廣東也是非常普遍的禮俗活動,早在明代,在廣東幾乎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城隍廟,時至今日在廣東各地保存下來不少的城隍祭祀,目前被列入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城隍廟有揭陽市榕城區的城隍廟和潮州市饒平縣三饒城隍廟兩處。歷史上在各地的城隍廟宇中,廣州的城隍廟地位最高,為都城隍。在廣府文化(越秀)生態保護實驗區內的城隍廟據說有六百年左右的歷史,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朝嶺南最大城隍廟,現存的廟宇為清朝重建。清雍正年間,廣州府城隍被獲準升格成為管轄全省的“都城隍”(城隍最高級),與同期北京“都城隍”平級。據廣州城隍廟住持車高飛介紹,廣州城隍誕為明朝廣州城隍祭祀與城隍廟會的延續,之后漸漸發展成為融二者為一體的官民同慶盛日,直至民國初年官方下令禁止, 但民間仍悄然進行。舊時每到農歷七月廿四,為傳說中的廣州建城之日。是日晚上至第二天上午,廣州城隍廟將舉行“城隍誕”,當地百姓爭相前來參拜,同時會舉行盛大的活動,城隍廟香火甚旺。2013 年,廣州都城隍廟正式恢復消失近百年的“城隍誕”儀式,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其主要儀式有:表演神功戲、城隍開金印、上頭柱香、打地氣等;神誕當天,還舉行城隍朝科法會。車高飛主持說,還有公共義診、派齋面和長壽面給長者等惠民活動,吸引了大批市民參與。

通過梳理文獻和田野調查可以看出,媽祖祭祀和城隍祭祀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當下,在廣東省分布都非常的廣泛。筆者將與媽祖信俗和城隍祭祀有關,列入市級以上代表性非遺項目的統計如下:

序號項目名稱所屬地1南沙媽祖信俗廣州市2媽祖信俗(龍潭村天后誕)廣州市3南沙媽祖信俗廣州市4"辭沙"祭媽祖大典深圳市5鳳山媽祖炮會汕尾市6陸豐媽祖廟會汕尾市7夏嶺媽宮俗信汕頭市8水尾漁家媽祖信俗湛江市9普寧城隍公出巡揭陽市10揭陽城隍廟會揭陽市

從表中可見,曾是國家禮制的媽祖和城隍民間祭祀在廣東開展的比較普遍。我們透過對當下廣東文化生態實驗保護區內媽祖和城隍祭祀的研究,能看到國家禮制與當下的民間禮俗是相通的,并且通過現在很多儀式上的用樂也能以窺這一傳統。《禮記·月令》云:“凡用樂必有禮,用禮則有不用樂者”,所謂“禮樂相須以為用,禮非樂不行,樂非禮不舉”。[注]《禮記正義》卷十七“月令”,《十三經注疏》下,北京:中華書局 1980年,第1384頁。當下相當多的廟會還保留著“禮樂相須以為用”,我們看到在廣東的媽祖和城隍祭祀中依舊保留下大量的用樂儀式,這無疑就是對國家禮制的一種延續。現在當我們對傳承至今的廣東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中的媽祖和城隍祭祀,縷清其歷史與當代的脈絡之后,就能解決當下“只知道如何祭祀,卻不知道為何祭祀”的問題,媽祖與城隍祭祀不是一種簡單的儀式,而是具有豐厚的歷史底蘊的一種禮儀制度。

三、當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問題

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目的是對非遺進行整體性的保護。文化有用則存,無用則亡,很多傳統文化之所以消失或瀕臨危殆,就是因為其“無用”。諸如很多傳統音樂、民俗類項目就依附于強大的民間禮俗之上,一旦該種民間禮俗消失后,為其服務的傳統音樂自然也就會消失。只有保護好作為大量非遺項目的載體——民間禮俗,才能保護好服務于它們的各種非遺項目。具體來說保護區內要對非遺項目進行更好的保護,就一定要有一種“整體性”保護理念,這種“整體性”指的是不僅僅要具體保護某項非遺項目,更主要的是要保護好這些非遺項目所賴以存在的民間禮俗,從而保證保護區內非遺文化的傳承。當前,我們的非遺保護中出現了種種問題,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整體性”保護的理念,具體表現如下:

(一)政府文化部門缺乏對當地民間禮俗歷史和文化的梳理。

從清末到改革開放前,在這百余年間,我國不知道有多少廟宇被拆,有多少神祇的祭祀被毀。由于種種原因造成了許多人對各種民間信仰禮俗缺乏一種客觀公正的認識, 直至今天,很多人仍將當地的很多民間神祇祭祀視為“封建迷信”。其二,對于不論是傳承至今還是恢復后的各種民間禮俗活動,缺乏對其歷史和文化的梳理。雖然近年來很多地區恢復了廟會活動,但也有地方出現了對神祇的性質認識不全面、僭越了等級不符合神祇歷史地位、祭祀儀式上環節的缺失、用樂不準確等等問題。歷史上,吉禮中的中小祀的對象是上下相通的,“我們看到,在當下鄉間社會之中所能夠見到的傳統禮儀,在相當程度上顯現出以吉禮為重。”[注]項陽:《以樂觀禮》,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5年,第204頁。諸如關帝廟會、藥王廟會、城隍廟會、火神廟會等,這些密密麻麻分布于鄉間的“民間祭祀”,其歷史的本源卻是國家祭祀吉禮中的中小祀,但是,因為對眾多民間禮俗歷史脈絡的梳理和認知較少,導致出現對“民間祭祀”活動認識誤區。筆者曾考察過陜西榆林、湖南長沙、河北霸州和石家莊等地方的火神廟會,在河北霸州勝芳鎮勝芳花會上,當地的祭祀儀式的負責人一再強調,他們這里地處冀中平原海河流域的大清河北岸,歷史上稱為東淀,是北方少見的水鄉且生產蘆葦,當地把經營蘆葦的行業稱為“草行”,草行最忌諱的就是“火”,祭祀火神是因為怕蘆葦著火,簡單的將火神祭祀解釋為生產所為,火神儼然成為了行業神。 這就是對歷史的一種誤讀,這樣一代代傳承下去就貽笑大方了。其三,雖然在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有很多媽祖和城隍信眾,在廣東也有眾多的媽祖和城隍信眾,但是在廣東涉及媽祖信俗的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有4項,卻沒有省級以上涉及城隍祭祀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文化認同有利于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這樣一來,足可以看出媽祖和城隍信俗保護之迫切性了。

(二)缺乏整體性保護政策法規,尤其是各個職能部門在對待非遺保護上缺乏協調。

現在很多地區發生了吹打班自行砸、燒、毀嗩吶等吹奏樂器和打擊樂器的現象,就是因為有的地方政府出臺了一些禁止白事上使用吹打班的文件。如在某地出臺的《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中這樣規定:“在殯葬、祭掃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千元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一)在公共區域擺放紙牛、紙馬等迷信用品,搭設靈棚,吹打念經,‘送路’的……”在這地方條例中,明確規定葬禮搭靈棚,請吹打班,以及“送路”等傳統儀式都是不允許的,甚至是違法的。筆者曾在某地做田野調查之際,發現很多音樂班社和音樂會社等吹打班已經有四五年沒有活動了,某一已經被列入到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中的音樂會社,一年除了受邀參加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的寥寥數次的演出外,在當地的葬禮上已經不會被邀請了;另外,在有些鄉鎮,誰家一旦出現了家中有人逝世,第一個出現的就是當地的文明辦,他們會禁止逝主家大操大辦葬禮,禁止逝主家邀請音樂會社等吹打班。殊不知這些禮俗正是非遺項目存在的載體,這就像項陽先生提出的“筆芯與筆桿”學術理念[注]參見李媛媛、孫毓熹《民間禮俗,讓更多音樂類遺產活起來》,《文化月刊》(下旬刊)2014年第18期。。“筆桿”就是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內這些禮俗活動,而“筆芯”則是依附于此的非遺項目,要想保護住這些筆芯,就一定要連同筆桿一起保護起來,如果不進行整體性的保護,而僅僅去保護這些單獨的非遺項目,是不會長久的。

(三)很多傳統禮俗缺乏年輕人的參與,造成儀式傳承出現了困難。

當前,在很多鄉村中一些傳統禮俗活動,參與者多為中老年人,鮮有年輕人的參與,造成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由于年輕人對很多傳統禮俗的認識不夠正確,造成年輕人對當地很多傳統禮俗缺乏參與的熱情。第二也是最為主要的,就是工業化和城市化之后,大量的年輕人為了提高生活質量,紛紛涌進城市里讀書和工作,這就造成了家鄉文化出現了“文化真空”“文化傳承斷代”現象。文化是必須有人來參與的一種精神活動,人都沒了,又談何文化的延續。例如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內,很多年輕人都離開了村子;清遠連南等地瑤族的很多村寨也已經隨著年輕人的整體外出而談不上文化的延續。年輕人之所以離開的原因,就是希望自身的生活質量能有提高,這對于農村地區的年輕人來說無可厚非。“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任何一種文化事項都必須由人來參與,尤其是年輕人的參與才會帶來文化的傳承、文化的興盛、文化的自信。

四、“整體”理念下的文化生態實驗保護區建設思考

我國設立、建設、發展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根本目的是要對我國保護區內的非遺項目進行“整體性”的保護,將我國優秀傳統非遺項目傳承下去,留住根脈,非遺走進現代生活。尤其是針對多種非遺文化生存的載體——民間禮俗,文化生態實驗保護區建設過程中更應該樹立、堅持整體性保護的理念,未來希望能做到以下幾點,將民間禮俗更好的傳承下去。

第一,對媽祖和城隍祭祀等國家禮制下的民間禮俗重新梳理,形成正確的認識。首先,在政府層面,不僅要做到的是摸清家底,而且要對當下的民間禮俗的國家禮制基因有所認知,不能簡單的認定為當下的民間禮俗為封建迷信。“祭祀不是迷信,祭祀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是對神靈的致謝與對祖先的感恩懷念。”[注]蕭放:《傳統節日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第9頁。政府部門要組織人手重新梳理媽祖和城隍祭祀的歷史本真,深入挖掘這些“民俗活動”的歷史傳統,真正做到歷史與當下的接通、官方與民間的接通等諸多方面的接通。正如音樂學家項陽所言:“如果我們僅僅從當下的活態、‘民間態’去把握,這恰恰是對中國文化大傳統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認知,傳統是歷史上生成積淀在當下者。如果我們不能夠具有歷時與共時相結合——接通的把握,許多研究將變得意義不大。”[注]項陽:《項陽教授講座綜述——小祀用樂教坊:明代吉禮用樂新類型》,王冰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1157050100udox.html,2019年4月1日。其次,要加強文化認同,必須從上至下認可傳統禮制文化。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禮儀之邦,可以說傳統上的中國是一個禮制國家,靠禮制來管理社會,“孰可忍孰不可忍”指的就是孔子面對地方諸侯、大夫僭越禮制的憤怒。流傳至今的很多民間禮俗,很多是“上行下效”在民間結出的果實,更何況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來自于官方,甚至于宮廷。廣東是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現代化最為成功的一個省份,但是“現代化的成功不在于消滅傳統,而在于善待傳統。”[注]高丙中:《民間文化與公民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228頁。我們對待當前的這些遺存下來的民間禮俗,更要呵護好,傳承好。再次,保護好這些禮俗活動,就是保護好服務于這些祭祀活動的各項非遺項目、傳承人群。廟會離不開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類等多項非遺項目參與活動,并且很多傳統音樂中包含著請神和送神的固定曲牌,只有在這些固定的儀式上才會使用,例如湛江文章新村的媽祖祭祀活動中,要請好幾個吹打班,如果一旦這些民俗活動都沒有了,文化生態環境改變了,那服務于此的這些非遺項目又能如何更好的保護呢?更談不上傳承了。

第二,提高當地人的生活質量,讓年輕人留下來,增強文化認同感。“儀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于它的集體性,是由若干有著相同情緒體驗的人們共同做出的行為。”[注][英]簡·艾倫·哈里森:《古代藝術與儀式》,劉宗迪譯,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第19頁。傳統上諸如媽祖和城隍祭祀是農業文明時代的文化產物,是由人們的集體信仰來維系住彼此的,儀式的盛大,靠的是民眾的虔誠參與,這種虔誠就源于文化的認同。如今,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到來,農村地區的很多年輕人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紛紛進入到城市里學習和工作。科技和醫學的發達,使他們明白了很多現實問題靠神靈解決不了,加之許多活動被貼上“封建迷信”的標簽,這就造成了他們對于這些祭祀活動儀式的淡漠,所以我們才會看到今天在很多民俗活動靠一些中老年人來維系。但是,如果我們提煉出這些民俗活動的文化內核,增強年輕人的文化認同,必能促使年輕人重新回歸到這些民俗活動中,把握年輕人情感,壯大非遺傳承人群。留住年輕人除了增強他們的文化認同外,還要大力發展當地經濟,提高當地人的生活質量,讓年輕人愿意、能夠留在家鄉、建設家鄉、發展家鄉的文化事業。所以,要想讓這些民俗活動延續下去,必須提高當地人的生活質量,給年輕人提供多元化的發展道路,良好的文化生態環境和較多的就業機會讓年輕人愿意留下來,這樣才能將當地的文化延續下去。

第三,多部門聯合保護好當地的傳統禮俗。在廣東省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內,存在著數量眾多的民間禮俗活動,每當在神誕日往往會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巡游活動,對于這些禮俗活動的保護,不僅僅是文化部門的事情,而是需要多部門的協調方能保護好。如活動的安全離不開當地的公安部門付出,人員參與離不開當地各個企事業的準假,為營造氛圍、擴大影響深入人心更離不開宣傳、廣播電視部門的支持,活動經費離不開財政部門專款扶持和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甚至,未來對于這些禮俗活動的延續,更需要當地教育部門的參與,我們常說“非遺要從娃娃抓起”,很多民俗活動更需要孩子們的參與,非遺事業的未來非常需要教育部門參與進來,將非遺課程作為校本課程、鄉土教材進中小學課堂,大學設立非遺專業等系列措施是文化延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更是文化生態整體性保護的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總之,“隨著非遺保護工作的全面推進和非遺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逐漸認識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僅僅以單一的項目性保護是不夠的,也是不完整的,保護工作還要關注到這些遺產項目所孕育和依存發展的文化生態,因為這是遺產項目所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是與遺產相關聯的重要因素。”[注]馬盛德:《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要關注的幾個問題》,《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8年第4期。在廣東省各個文化生態保護區內,都有一些祭祀活動非遺項目,我們如果保護好包含媽祖與城隍信俗等在內的這些民間禮俗活動,就是更好地促進人與地理環境、人文環境和諧相處的關系,更好地構建良好的文化生態,也是更好的保護好各種非遺項目的最佳途徑。相信,未來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廣東在保護包含媽祖與城隍信俗等在內的民間禮俗活動上會取得較好成績,留住青年人做好非遺保護工作,在精準扶貧上彰顯非遺魅力和價值,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促進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建設再上一層樓,屆時,廣東非遺保護工作將走在全國前列,非遺保護工作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作用上也必定走在全國前列。

猜你喜歡
生態活動文化
“六小”活動
少先隊活動(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動隨手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生態養生”娛晚年
保健醫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住進呆萌生態房
學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態之旅
誰遠誰近?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海峽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综合欧美| 欧美影院久久|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欧美成人一区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91av国产在线|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日韩|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国产激情第一页| 国产微拍一区|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国产一级裸网站|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免费| 亚洲天堂自拍|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免费| 欧美精品v| 免费观看三级毛片| 草草线在成年免费视频2|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欧美黄网在线| 日韩av在线直播| 亚洲精品第五页|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成人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 99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国产xxxxx免费视频|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欧洲av毛片| www.91在线播放|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Va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午夜三级在线| 午夜国产理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日韩无码黄色网站|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论坛|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国产啪在线|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久久国产拍爱| 国产迷奸在线看|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久|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