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海燕,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
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至今,我國經濟處于經濟轉型過程中,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與動蕩,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上市公司普遍面臨融資成本高的難題,如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尤其是債務成本成為企業管理層重點關注的內容,也成為眾多國內外學者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結合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研究環境不確定與債務成本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的理論和顯示意義。
中國經濟體制的轉型、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動、政府政策的轉變等都不可避免的影響到單個企業的內部管理和外部環境,環境不確定性不僅是公司經營管理過程中必須面對的重大問題,也是企業投資者或者債權人需要關注的投資因素之一。申慧慧采用經行業調整的企業過去5年的銷售收入的標準差來表示企業的環境不確定性E U。表1為2010-2015年深市A股非金融行業上市公司環境不確定性指數的公司數量分布。
由表1可以看出,2010-2015年隨著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其中環境不確定性指標超過1的企業數量也在逐年增加,所占比例在50%左右,可以初步推斷出我國上市公司面臨的環境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從股權性質角度來看,在環境不確定性較大組,非國有企業的絕對數和占比均逐年呈增加態勢,而在環境不確定性小于1的組中,國有企業的企業數量在2010-2013年間均要高于非國有企業,在2014、2015兩年中低于非國有企業數,且非國有企業的占比增加,說明非國有企業的環境適應力有所增加。

表1 2010-2015年環境不確定性指數的公司數量分布
中國的債券市場較股票市場發展緩慢,債券發行規模小,發行種類單一,債權的治理作用受到限制,同時由于我國大部分上市企業是通過國企改制而來,與國有銀行聯系密切,銀行作為債權監督者的作用也未得到較大程度的體現,本文采用利息支出與總負債之間的比值來表示企業債務成本數量,樣本公司在2010-2015六年中每年的債務成本的中值均在0.05左右,因此以0.05為界劃分債務成本較高組和債務成本較低組。
隨著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債務成本較高組的企業數量增加勢頭較猛,且數量超過債務成本較低組,說明2010-2015年間我國上市公司面臨的債務成本逐年增加,債務融資約束較大。在股權性質分組方面,民營企業數量在債務成本較高組中所占比例從2012年就開始超過國有企業,在債務成本較低組民營企業的占比先低于國有企業后來高于國有企業,說明相比與非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債務融資成本較穩定。
企業所處環境的不確定性,會造成企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并作為一個綜合指標體現了企業所面臨的外部風險程度。環境不確定性影響了審計意見,為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提供依據。而企業的外部風險使其生產經營活動出現不可預測因素,從而增加戰略制定的難度,導致企業更加頻繁地制定短期預算,不利于企業長期計劃的實施和持續發展。同時企業管理者無法迅速做出有效舉措以應對較高的外部環境不確定帶來的企業經營的波動,企業面臨更大的經營失敗風險。上述情形均會引發相關利益者對企業經營狀況及發展的擔憂,對企業的風險評估也就隨之上升。通常,債權人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規避風險,會考慮對企業借款進行加息。
同時,環境不確定性會加劇信息的不對稱,外部環境越不確定,企業經營的波動性越大,企業借款時更有可能會掩飾經營的不好的一面,以期獲得更有利的貸款條件,為避免受這種在刻意篩選后的信息的干擾,債權人在信息分析、判斷上耗費了更多的成本。這一點,也會促使其對企業借款增設門檻。
總之,在環境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企業的經營難度和風險加大,信息不對稱加大,審計師給企業出具非標審計意見的概率以及審計收費隨之提高,并且相對于企業環境平穩時,其經營狀況越是動蕩,高等高層越傾向于實施盈余管理,導致了盈余質量受到影響。而盈余質量與相應的銀行借款成本呈顯著負相關關系,因此,債權人會通過提高債務成本的途徑盡可能降低由于環境不確定的增加而帶來的損失。
由于環境不確定對債務成本有負向影響,因此政府方面需要加強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法規建設,積極把握經濟發展動態,緩解環境不確定造成的經濟波動;企業層面提升企業適應環境能力,增強經營戰略柔性,完善上市企業內部治理機制,加強對信息披露質量的控制;投資者層面,時刻關注外部環境信息,減少環境不確定帶來的或有損失。重視會計信息披露,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