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擎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逐步開放了資本市場,特別是加入WTO后。然而,成熟的機構投資者在這個市場中只占很小的比例。Wind數據庫顯示,2002年,機構投資者在中國A股市場的持股比例僅為4.388%。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簡稱QFII制度,是規范外資流入的過渡性安排。它是外國機構投資者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資格認定機制,是中國金融市場自由化開放的一個里程碑。許多新興國家均采用QFII制度,研究表明,QFII在提高股票信息含量,促進股市穩定性等方面具有正向作用(Yang和Wu, 2011;Holmes和Wong, 2001;Yang,2002)。
首先,中國的QFII體系具有更高的市場準入門檻。QFII許可證的申請人必須滿足幾個條件。證監會要求符合條件的候選人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較強的信譽和一定的規模(基金管理公司應具有至少5年的資產管理經驗,并在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管理至少50億美元的證券資產。保險公司應成立至少5年,并在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持有至少50億美元的證券資產。證券公司應當具有30年以上證券經營經驗,實收資本不低于10億美元,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管理證券資產不低于100億美元。商業銀行在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總資產應躋身世界百強,管理的資產不低于100億美元。其他機構投資者(養老基金、信托公司、慈善基金會、捐贈基金會)成立5年以上,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管理或持有的證券資產不低于50億美元);其從業人員必須具備所在國或者地區規定的任職資格;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制度,近三年未受重大處罰;所在國或地區必須擁有健全的法律體系,并與中國證監會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保持著合作關系。為了吸引長期投資者,我們會優先考慮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共同基金、慈善基金會、捐贈基金會和其他符合資格的合格投資者。
第二,QFII制度在中國有嚴格的配額。計劃要求一個潛在的海外投資者不會持有超過在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10%通過QFII(不包括戰略投資,按照“規定海外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和所有海外投資者的股票不得超過在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20%。一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額度從5000萬美元到10億美元不等,是臺灣的10多倍。
第三,中國的QFII制度嚴格規范資本管理。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共同基金、慈善基金會、捐贈基金會和開放式中國基金的鎖定期為3個月,而其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鎖定期為1年。2006年8月之前的限制更加嚴格,資本鎖定期在1年至3年之間。
根據外管局的報告,圖1顯示了2003年至2014年QFIIs配額和總配額的增長趨勢。在2012 - 2014年,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額度增長比以前快很多,總配額2014超過2011年的三倍。因此,我們觀察到QFIIs配額的快速增長。截至2015年8月28日,共有276家外國機構獲準進入中國市場,總額度達767.03億美元。隨著QFII的增加,外國投資者將對中國資本市場產生更大的影響。

圖1 QFII的投資額度
我國的QFII制度實施多年,不少研究表明,QFII的投資對我國股票市場具有正向作用(Han等,2015)。建議以后增加對QFII的準入額度,加強對QFII的良性引導,更大程度上促進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