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冬 蓮
(山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太原高速公路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交通運輸行業進步的非常明顯,在交通量不斷增加的過程中,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公路橋梁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損害了橋梁的質量,縮短了橋梁的壽命,增加了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因此,需要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材料,在加固的時候利用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提高橋面鋪裝的平整性,防止出現額外的病害現象,實現理想的加固效果,促進路橋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在鋼纖維混凝土技術中,適用性是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直接影響著技術的使用效果。在分析的過程中,需要結合鋼纖維混凝土特點,對混凝土中的長徑比進行優化,不斷擴張鋼纖維混凝土的應用范圍。另外,由于環境的惡劣,在應用鋼纖維混凝土技術的時候,對其適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面對熱量的吸收具有差異性,能夠使路面之中凍土的熱平衡效果得到保持,最終提升路面的抗凍性能。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全面把握鋼纖維混凝土的強度,保證其符合規定的標準,詳細檢查其抗壓強度,在確認的基礎上,增強鋼纖維混凝土技術的應用效果,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與普通混凝土相比,鋼纖維混凝土中新加了短鋼纖維復合材料,這種材料在保持原有抗壓強度的基礎上,受壓韌性得到明顯增強。這種明顯的特點使混凝土的壓縮強度、抗彎強度等屬性得到明顯提高,在應用于道路橋梁的實際中,路面抗磨損能力、抗壓能力、抗滑能力等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路橋施工中,這種材料能夠發揮出比較好的作用,得到了廣泛使用。
良好的韌性和抗裂性是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另一大特點,將亂向分布的短鋼纖維加入到混凝土中,能夠使混凝土的壓縮與變形現象得到有效控制。在實際中,如果增加鋼纖維混凝土上方運行物體的重量,隨著負荷的增加,壓力從鋼纖維混凝土材料傳遞到鋼纖維,產生具有保護作用的約束力,使混凝土能夠塑性,避免出現再次變形的現象。
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還具有較強的抗沖擊性,由于鋼纖維混凝土自身具備良好的粘性,在發生沖擊現象的時候,會產生一定的反彈,抵御住沖擊力。在路橋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把握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這些特點,按照施工的要求,使材料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最終增強施工效果,提高橋梁的質量。
混凝土: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橋梁加固鋼纖維混凝土材料的選取對象為普通硅酸鹽水泥,一般選用的以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3.1 g為每立方米密度,抗折強度為7.2 MPa,必須對這些參數進行嚴格把控,保證材料的性能最佳。粗骨料:粗骨料直接影響著混凝土的強度,是混凝土材料的主要構成成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裂縫會隨著粗骨料最大粒徑的增加而出現,最終使鋼纖維混凝土強度不斷降低。通常情況下,粗骨料粒徑控制在5 mm~20 mm,2.7 g為每立方米密度。細骨料: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細骨料選擇為天然砂和機制砂,在材料內摻加適量砂粉,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其性能。控制含粉率在15%以內,2.4~3為中砂的細度模數,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避免對施工產生不必要的影響。鋼纖維:以制造工藝為依據,切斷鋼纖維、切削鋼纖維、剪切鋼纖維及熔抽鋼纖維是鋼纖維的四種類型。同時,各種類型的鋼纖維具有各自的混凝土強度,存在相應的差別和影響程度,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鋼纖維類型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
通過數據的對比可以發現,增強效果最佳的是剪切鋼纖維,抗彎強度在標準養護28 d可以達到44%,剪切強度可以提升60%,劈拉強度提升31%。相比剪切鋼纖維,熔抽鋼纖維不具備良好的增強效果,增強效果不佳,粘結性能較小的是平直圓纖維和基材,增強效果無法通過數據反映出來。因此,最佳材料是剪切型鋼纖維。結合施工的具體情況,將鋼纖維直徑控制在0.4 mm~0.7 mm之間,長徑比確定為60,混凝土力學強度與鋼纖維摻量呈現出正比例關系。拌合物坍落度隨著鋼纖維摻加量的增加不斷降低,因此,需要對纖維摻量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
根據設計要求,混凝土設計強度控制在40 MPa左右,抗折強度控制在6.4 MPa左右,試驗保證率控制在95%,鋼纖維摻加量為1.21%,偏差系數為0.15,最終計算出8.48 MPa為其抗折強度。在此基礎上,最終的配合比為泥∶水∶鋼纖維∶砂∶石子=400∶188∶94∶871∶871。
箱裝或袋裝鋼纖維材料是常用的材料,體積較為密實。在分散的時候需要選擇專業的機械設備,保證合理投放到攪拌機中,避免出現成團現象,保證施工步驟的順利進行,提高工程的最終質量。在摻加拌和料的時候,需要對其均勻性進行控制,保證能夠與鋼纖維良好融合,充分發揮出兩者的綜合性能。按照設計配合比的相關要求,對所有材料的用量進行嚴格配置,施工過程需要按照“干拌—濕拌”的順序進行。另外,需要對攪拌機的一次攪拌量進行控制,一般限度為額定攪拌量的80%。
上料選擇干拌法,詳細檢查鋼纖維質量,控制干拌時間在1 min~2 min,當出現成團現象的時候,需要對轉盤投料過程進行控制,適當調整鋼纖維分散程度,連續投放鋼纖維,使材料能夠分散,這個環節需要對投料的時間和方法進行詳細確定,將成團現象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完成干拌施工后,可進行濕拌施工,時間間隔控制在2.5 min,嚴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使鋼纖維混凝土拌和均勻度得到有效提高。
因鋼纖維混凝土坍落度不高,在運輸的時候,一般選擇自卸汽車,不必使用混凝土攪拌車,為了提高施工效率,需要對運輸時間進行嚴格控制,通常情況下為30 min,保證卸料—澆筑時間的科學合理。在運輸的過程中,需要對材料全面控制,避免出現材料離析現象。
在對鋼纖維混凝土進行澆筑時,需要充分重視澆筑部位的情況,避免出現接頭,在倒料的時候,必須進行1 cm~20 cm的重疊,保證鋼纖維混凝土的連續性。伸縮縫澆筑的過程中,在稠度一定的情況下,鋼纖維混凝土含水量較低,必須經過連續性的振搗,增強其和易性,另外,應禁止拌和料出現水分。
1)攤鋪。材料向施工場地運送后,需要避免鋼筋網的損害,需要將材料盡量分散,不在一個地方堆積,使攤鋪能夠均勻平整。另外,采取人工的方式,對混凝土進行拌和,輔以相應的粗平方法,將攤鋪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對鋼筋孔隙進行填充時,可以選擇鐵鍬反扣法,然后對其他地方進行填充,保證能夠平整,防止出現混合料的離析現象。
2)振搗壓實。與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鋼纖維混凝土需要較長的振搗時間,需要進行嚴格控制,避免出現鋼纖維下沉、過振等問題。同時,可以選擇功率相對較大的平板振動器,使上下結構層鋼纖維的均勻性達到規定標準,在出現結團現象的時候,需要將鋼纖維及時分撒,對混凝土堆積或漏料區域及時進行處理,并向混凝土內均勻撒布。另外,可以利用滾筒碾壓、整平,避免鋼纖維等材料凸出,增強其密實度。
3)刮板整平表面。當上述作業完成之后,在精平施工的時候,可以借助于刮板,將被刮起的鋼纖維材料及時壓入,使鋼纖維能夠停留在內部,使表面能夠整平,實現理想的效果。
橋面鋪裝施工,不必設置縱向施工縫,在橫向縫隙施工中,間隔為20 m,將防撞欄夾縫對齊,縫寬為3 mm~5 mm,縫深2.5 cm。需要對當天溫度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同時結合混凝土強度,準確確定出切縫時間,控制強度的范圍在8 MPa~15 MPa以內。完成切縫作業后,在縫隙填補的過程中,需要選取瀝青填縫材料,保證封閉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橋梁抗滑處理的時候,壓槽、拉槽的施工方式存在弊端,會帶出鋼纖維,使抗滑結構深度無法達到規定標準。為此,需要對施工環境進行考察,刻槽法能夠發揮理想的作用。當鋼纖維混凝土強度范圍在8 MPa~15 MPa之間時,選取刻槽機,保持其橫向施工的如期進行,控制槽距在25 mm以內,控制槽寬與槽深為3 mm。
需要對橋梁的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在橋面較厚、面積較大的情況下,因水泥量的使用量較大,會出現干縮裂縫現象,嚴重影響橋梁的美觀性和實用性,因此,必須進行全面性的養護。對鋼纖維混凝土進行澆筑,待其初凝后,設置擋風遮陽設施,封閉交通禁止車輛的通行。加強養護的力度,對混凝土強度進行嚴格控制,在終凝之后,需要對橋面進行灑水,保證表面的濕潤,也可覆蓋塑料薄膜。
在國民經濟不斷增長的過程中,交通建設取得了日新月異的進步,在全面發展的階段,需要重視橋梁建設的作用。當前,在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下,橋梁出現了塌陷、坑洼等不同程度的病害現象,對橋梁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必須結合實際情況,詳細分析水文、氣候、溫度等因素,選擇鋼纖維混凝土作為加固的主要材料,使橋梁工程的承載力得到有效提升,促進橋梁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